特辑 的有效机制和常态机制,监督党员干部清清白白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 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署在六盘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想腐的惩防体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同志们!今天的六盘水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必须从市委常委会自身起点上。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推动新跨越 抓起。市委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按本色做人、我们的任务无比艰巨、使命无上光荣。让我们高 按角色办事,做理论清醒、政治坚定的表率,做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 严守纪律、维护权威的表率,做解放思想、开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 创新的表率,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表率,做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 主动担当、全心为民的表率,做秉公用权、廉洁个全面”,弘扬“三线”精神,深化“三变”改革 从政的表率,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全力实现 坚决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坚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 决不做,以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带动全市党员、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干部讲担当、转作风、善作为,确保习近平总书
·11· 特 辑 的有效机制和常态机制,监督党员干部清清白白 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 想腐的惩防体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必须从市委常委会自身 抓起。市委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按本色做人、 按角色办事,做理论清醒、政治坚定的表率,做 严守纪律、维护权威的表率,做解放思想、开拓 创新的表率,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表率,做 主动担当、全心为民的表率,做秉公用权、廉洁 从政的表率,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 坚决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坚 决不做,以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带动全市党员、 干部讲担当、转作风、善作为,确保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 署在六盘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同志们!今天的六盘水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 起点上。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推动新跨越, 我们的任务无比艰巨、使命无上光荣。让我们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 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弘扬“三线”精神,深化“三变”改革, 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全力实现 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 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六盘水年鉴/2017 LIUPANSHUI YEAPBOOK 六盘水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六盘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二O一六年二月十七日) 市人民政府市长周荣 各位代表 十强县行列,钟山区、水城县、六枝特区进入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省经济强县行列 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这是转型发展提速增效的五年。大 意见。 力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6:60.6:33.4调整为9.5:51.1:39.4。围绕 十二五”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百姓富、生态美”推动一产转型,启动实施农 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并完成320.75万亩,粮 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经比从2010年的70:30调整为36:64;一产 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 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助农增收综 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合考核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成功获批第七批 略布局,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 安全三条底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园区26个,其中引领型园区8个。围绕“结构好、 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二五”效益高”推动二产升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获国 圆满收官,进入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重要阶段。家批复,黔桂天能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建成投产 这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坚持以煤矿正常生产矿井机械化程度达到69%,煤炭资 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全市源就地转化率达到70%,煤层气开发利用率达到 生产总值达到120108亿元,年均增长149%;4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8%;建成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280.03亿元,年均增长11个产业园区,其中省级产业园区5个,产业园 4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30.26亿元,年区产值年均增长24%;大数据电子信息、大健康 均增长2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2.72医药、新型建筑建材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围绕“市 亿元,年均增长17.4%;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场活、可持续”推动三产优化,以建设山地健康 额分别达到9768亿元和77974亿元,年均增长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精心精准打造“中国凉都 144%、16.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山地旅游升级版,成功举办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 分别达到23327元、7522元,年均增长11.5%、发展大会,培育冬季滑雪、温泉度假、户外运动 15.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提高到80.8%,年农旅文融合发展等旅游新业态,初步彰显了我市 均提高3.9个百分点;盘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西部山地特色旅游的独特魅力。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 12·
·12· 六盘水年鉴/2017 LIUPANSHUI YEAPBOOK 六盘水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六盘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二○一六年二月十七日) 市人民政府市长 周 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 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 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 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牢牢守住发展、生态、 安全三条底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 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二五” 圆满收官,进入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重要阶段。 ——这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坚持以 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全市 生 产 总 值 达 到 1201.08 亿 元, 年 均 增 长 14.9%;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5280.03 亿元,年均增长 4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 130.26 亿元,年 均增长 2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292.72 亿元,年均增长 17.4%;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 额分别达到 976.8 亿元和 779.74 亿元,年均增长 14.4%、16.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别达到 23327 元、7522 元,年均增长 11.5%、 15.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提高到 80.8%,年 均提高 3.9 个百分点;盘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西部 十强县行列,钟山区、水城县、六枝特区进入全 省经济强县行列。 —— 这 是 转 型 发 展 提 速 增 效 的 五 年。 大 力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从 2010 年 的 6 ∶ 60.6 ∶ 33.4 调整为 9.5 ∶ 51.1 ∶ 39.4。围绕 “百姓富、生态美”推动一产转型,启动实施农 业特色产业“3155 工程”并完成 320.75 万亩,粮 经比从 2010 年的 70 ∶ 30 调整为 36 ∶ 64;一产 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助农增收综 合考核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成功获批第七批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 园区 26 个,其中引领型园区 8 个。围绕“结构好、 效益高”推动二产升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获国 家批复,黔桂天能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建成投产; 煤矿正常生产矿井机械化程度达到 69%,煤炭资 源就地转化率达到 70%,煤层气开发利用率达到 4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68%;建成 11 个产业园区,其中省级产业园区 5 个,产业园 区产值年均增长 24%;大数据电子信息、大健康 医药、新型建筑建材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围绕“市 场活、可持续”推动三产优化,以建设山地健康 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精心精准打造“中国凉都” 山地旅游升级版,成功举办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 发展大会,培育冬季滑雪、温泉度假、户外运动、 农旅文融合发展等旅游新业态,初步彰显了我市 山地特色旅游的独特魅力。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
特辑 总收人年均分别增长35.3%、47.4%,山地旅游成盘水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营造林215.23万亩, 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进银行、保险和证券机构洽理石漠化29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07491平 l1家。钟山区成功进入全省10个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8.5%,比2010年提高 示范区 11.5个百分点。成功获得“三乡五园”八张国家 一这是基础设施突飞猛进的五年。交通建级重要生态名片。钟山区被列为全省主体功能区6 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安六城际铁路、沪昆客专境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发出“美丽凉都拒绝污染” 内段建设加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0公里,强音,狠抓环境污染治理,建成14座污水处理厂 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月等环保设施,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 照机场建成通航,航班通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1.6%和88%。淘汰落后产 11个城市。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双桥、 能45275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78% 鱼洞坝、旧院等5座中型水库和8座小型水库,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任务。深入实施重 水库库容达到3亿立方米;开发利用地下水机井点流域河长制,三岔河流域内考核连续两年排名 400口,累计解决1177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全省第一。启动空气质量AQI监测并定期发布监 题。电网、信息等建设取得新成绩,建成输电线测数据,全市空气质量AP优良率达到994% 路534公里、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5座,主网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 实现双环网供电。推进“宽带六盘水”、农村地利剑行动,严肃查处一批生态环保违法案件。 面数字电视建设,全面实现“乡乡通宽带”“村 这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五年。启动3 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覆盖比例达到100%。批189个市级重点改革专题,完成改革任务128项 市中心城区实现4G全覆盖 创造性地开展“三变”改革,得到中央领导和省 这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全面推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六枝特区 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盘县、水城县进入全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 达到47.5%。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点。资源配置、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社会事业 推进钟山、水城、红桥和市中心城区、六枝、盘司法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县两个“三地同城化”。成功进入全国首批地下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 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六盘水海关获国家批复设立,成功举办生态文明 建成机场高速、内环快线等城市道路,建成贵州贵阳国际论坛六盘水分论坛、第三届川滇黔十市 三线建设博物馆、凉都体育中心、六个城市湿地州合作与发展峰会。荣获2015年“中国十佳投资 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工建设水城河综合治理环境城市”,引进500强企业23家,招商引资实 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市中心城区249个城市山际到位资金累计完成22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 体保护规划和景观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额累计完成10.02亿美元,年均增长6261%。民 大力开展“四创”活动,我市获“全国文明城市”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6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 提名,盘县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和“全国县到5%。国家科技“863”计划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级文明城市”提名,“多彩贵州文明行动”考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完成263亿元,综合科技 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启动建设34个特色小城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41.4%,人才总量达到274 镇,创建省级示范小城镇5个、省级样板镇1个 万人 六枝郎岱等9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盘县妥乐 这是发展成果更加惠民的五年。每年启 古银杏景区保护与治理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动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累计完成投资 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307.5亿元。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实现盘县国家扶 完成投资82.5亿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21贫开发重点县和61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实 个,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施24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累计减少贫困人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的五年。坚口55.99万人,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752户 持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按照“四34712人。加快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城镇新 个最大化”要求,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六增就业累计达到34.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13· 特 辑 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35.3%、47.4%,山地旅游成 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进银行、保险和证券机构 11 家。钟山区成功进入全省 10 个现代服务业发展 示范区。 ——这是基础设施突飞猛进的五年。交通建 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安六城际铁路、沪昆客专境 内段建设加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320 公里, 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月 照机场建成通航,航班通达北京、上海、广州等 11 个城市。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双桥、 鱼洞坝、旧院等 5 座中型水库和 8 座小型水库, 水库库容达到 3 亿立方米;开发利用地下水机井 400 口,累计解决 117.72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 题。电网、信息等建设取得新成绩,建成输电线 路 5334 公里、35 千伏及以上变电站 45 座,主网 实现双环网供电。推进“宽带六盘水”、农村地 面数字电视建设,全面实现“乡乡通宽带”“村 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覆盖比例达到 100%。 市中心城区实现 4G 全覆盖。 ——这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全面推 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达到 47.5%。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 推进钟山、水城、红桥和市中心城区、六枝、盘 县两个“三地同城化”。成功进入全国首批地下 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建成机场高速、内环快线等城市道路,建成贵州 三线建设博物馆、凉都体育中心、六个城市湿地 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工建设水城河综合治理 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市中心城区 249 个城市山 体保护规划和景观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大力开展“四创”活动,我市获“全国文明城市” 提名,盘县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和“全国县 级文明城市”提名,“多彩贵州文明行动”考评 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启动建设 34 个特色小城 镇,创建省级示范小城镇 5 个、省级样板镇 1 个; 六枝郎岱等 9 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盘县妥乐 古银杏景区保护与治理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 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 完成投资 82.5 亿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 21 个,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的五年。坚 持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按照“四 个最大化”要求,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六 盘水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营造林 215.23 万亩, 治理石漠化 299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1074.91 平 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 48.5%,比 2010 年提高 11.5 个百分点。成功获得“三乡五园”八张国家 级重要生态名片。钟山区被列为全省主体功能区 6 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发出“美丽凉都拒绝污染” 强音,狠抓环境污染治理,建成 14 座污水处理厂 等环保设施,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91.6% 和 88%。淘汰落后产 能 452.75 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19.78%, 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任务。深入实施重 点流域河长制,三岔河流域内考核连续两年排名 全省第一。启动空气质量 AQI 监测并定期发布监 测数据,全市空气质量 API 优良率达到 99.4%。开 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 利剑行动,严肃查处一批生态环保违法案件。 ——这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五年。启动 3 批 189 个市级重点改革专题,完成改革任务 128 项。 创造性地开展“三变”改革,得到中央领导和省 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六枝特区、 盘县、水城县进入全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 点。资源配置、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社会事业、 司法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 六盘水海关获国家批复设立,成功举办生态文明 贵阳国际论坛六盘水分论坛、第三届川滇黔十市 州合作与发展峰会。荣获 2015 年“中国十佳投资 环境城市”,引进 500 强企业 23 家,招商引资实 际到位资金累计完成 2285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 额累计完成 10.02 亿美元,年均增长 62.61%。民 营经济完成增加值 661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达 到 55%。国家科技“863”计划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完成 263 亿元,综合科技 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 41.4%,人才总量达到 27.4 万人。 ——这是发展成果更加惠民的五年。每年启 动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累计完成投资 307.5 亿元。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实现盘县国家扶 贫开发重点县和 61 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实 施 241 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累计减少贫困人 口 55.99 万人,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8752 户、 34712 人。加快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城镇新 增就业累计达到 34.2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六盘水年鉴/2017 IUPANSHUI YEAPBOOK 制在42%以内。大力实施“4+2”等教育工程,12%,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9.5%和 从2013年起每年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实施教育11.2%。“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506亿元。 “9+3”计划,启动基本普及15年教育,开工建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 设高中教育城、以朵职教城和六盘水师范学院二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六盘水同步 期、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二期等重点工程。创建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上接天线与下接地 家三级医院,开工建设凉都医院;新型农村合作气相结合,既要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思想 医疗参合率达到99.1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重要精神为指引,又要了解群众心声、回应群众 全覆盖;全面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人口计生实现期待;必须坚持把握大势与发挥优势相结合,与 “三降一升”目标。高标准举办消夏文化节系列时俱进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 活动,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赛获“金牌赛事”称号;署,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必 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成功申报2项须坚持盘活存量与培育增量相结合,既要立足煤 国家级非遗名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取得新进做足煤的文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要不 步。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年均增长16.67%和唯煤、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増长点 2248%。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43150套,改造农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以改革促 村危房159781户。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激 和留守老人精准关爱救助保障。安全生产事故起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活力;必须坚持绿水青山 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实现“双降”。全市群众与金山银山相结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443%,较2010年提高1468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把生态之美化作百 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姓之富;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突出抓好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统筹解决好教 这是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自觉在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重大决策向市人大常委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过去五年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 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 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决落实中央、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省、市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制定和公布市级35个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级干部 行政机关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取消行政审批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 项144项,下放审批权限事项165项,办理时限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 压缩率达到65%。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阳光晒人民团体,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 权”活动,率先在全省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市、人民警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改革发展的各 县网上政务办事大厅站点。“六五”普法通过省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级验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推进民生监督工作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贫困人口多、贫困 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荣获2015年“中国十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改变,城乡差距大,脱贫攻坚 佳诚信政府”称号 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趋紧,传统工业企业生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坚持把保总量、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调结构转方式 保速度、保进位作为首要任务,强化运行调度和任务艰巨;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就业难等 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足 进、进中有忧、忧中有喜的态势。全市生产总值民生保障兜底任务艰巨;少数干部慢作为、不作为 同比增长12.1%,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公共财政预算收个别领域腐败易发多发,政府职能转变任务艰巨。 入增长1.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我们将正视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 别增长10.2%和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以解决。 14
·14· 六盘水年鉴/2017 LIUPANSHUI YEAPBOOK 制在 4.2% 以内。大力实施“4+2”等教育工程, 从 2013 年起每年压缩行政经费 5% 用于实施教育 “9+3”计划,启动基本普及 15 年教育,开工建 设高中教育城、以朵职教城和六盘水师范学院二 期、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二期等重点工程。创建 5 家三级医院,开工建设凉都医院;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参合率达到 99.1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 全覆盖;全面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人口计生实现 “三降一升”目标。高标准举办消夏文化节系列 活动,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赛获“金牌赛事”称号; 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个,成功申报 2 项 国家级非遗名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取得新进 步。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年均增长 16.67% 和 22.48%。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 43150 套,改造农 村危房 159781 户。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和留守老人精准关爱救助保障。安全生产事故起 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实现“双降”。全市群众 安全感满意度达到 94.43%,较 2010 年提高 14.68 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这是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自觉在 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重大决策向市人大常委 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决落实中央、 省、市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制定和公布市级 35 个 行政机关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取消行政审批事 项 144 项,下放审批权限事项 165 项,办理时限 压缩率达到 65%。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阳光晒 权”活动,率先在全省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市、 县网上政务办事大厅站点。“六五”普法通过省 级验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 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推进民生监督工作, 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荣获 2015 年“中国十 佳诚信政府”称号。 刚刚过去的 2015 年,我们坚持把保总量、 保速度、保进位作为首要任务,强化运行调度和 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 进、进中有忧、忧中有喜的态势。全市生产总值 同比增长 12.1%,2000 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9%,公共财政预算收 入增长 1.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 别增长 10.2% 和 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19.5% 和 11.2%。“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 50.6 亿元。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 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六盘水同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上接天线与下接地 气相结合,既要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思想、 重要精神为指引,又要了解群众心声、回应群众 期待;必须坚持把握大势与发挥优势相结合,与 时俱进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 署,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必 须坚持盘活存量与培育增量相结合,既要立足煤、 做足煤的文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要不 唯煤、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以改革促 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激 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活力;必须坚持绿水青山 与金山银山相结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把生态之美化作百 姓之富;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突出抓好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统筹解决好教 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过去五年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 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 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级干部 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 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 人民团体,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 人民警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改革发展的各 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贫困人口多、贫困 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改变,城乡差距大,脱贫攻坚 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趋紧,传统工业企业生 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调结构转方式 任务艰巨;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就业难等 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足, 民生保障兜底任务艰巨;少数干部慢作为、不作为、 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个别领域腐败易发多发,政府职能转变任务艰巨。 我们将正视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 以解决
特辑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务。深入实施“33669”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明确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时间表、制定作战图、打好歼灭战,决战三年 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摆脱贫困,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 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成小康社会。精准落实脱贫措施。坚持脱贫攻坚“八 会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个精准”,认真落实“1+10+6”文件。大力实施 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五个一批”,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实现村村有特色主导产品、乡乡有产业扶贫基地、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县县有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和大型农产品加工龙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守住发展、头企业;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生态、安全三条底线,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 建档立卡贫困户10.7万人;积极争取中央重点生 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突出抓好循环经济、农村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贫困地区25度以上坡耕地和 改革、山地旅游三件大事,突出走好山地特色产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坡耕地实现退耕还林还草 业生态路、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山地特色健康完成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 旅游路、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四条新路,奋力谱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 写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新篇章,确保与全国的学杂费,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设,减少农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实现“两线合 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现减量提标”,织牢民生网底。严格落实脱贫责任。 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全部强化脱贫攻坚六大责任,立下军令状、用好指挥棒 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岀;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层层传导压力抓落实。发挥大连对口帮扶优势, 值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深化“千企帮村、万户结对”活动,统筹好专项 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积极构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城镇、农村居民建大扶贫格局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 (二)坚持以循环经济为旗帜,大力推进工 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业转型升级。围绕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目 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髙到55%以上;新兴产标,高举循环经济旗帜,加快建立绿色循环低碳 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服务业比重提的现代工业体系。抓好全域循环化发展。坚持把 高到45%左右;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循环经济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贯 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穿到一产、二产、三产的各方面,全面推进产业 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通过五年努力,循环、城乡循环、社会循环,加快建设一批循环 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方阵五前列”。 经济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园区、示范行业和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是“十三五”时期示范企业。抓好工业循环化改造。坚持立足煤 的总纲,三大战略行动、三件大事、四条新路是做足煤、不唯煤,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循环化 总路径。我们将坚定总纲、总路径不动摇,培植绿色化改造,推动煤电钢等传统产业向精深加工 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 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煤炭清洁生产,提高煤炭生产安全水平、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集约化水平。加大煤层气、页岩气等新能源开发 (一)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同步全面建利用力度,推进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建设。加快局 成小康社会。深人贯彻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域电网建设,推进电能就地转化利用。到2020年 效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0%以上,建设中国南 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大力实施大方现代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 扶贫战略行动,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坚决基地、贵州非常规天然气示范抽采基地。抓好资 打贏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全力落实脱贫任源循环化利用。大力推进煤矸石、矿渣、建筑废料
·15· 特 辑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 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 会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 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守住发展、 生态、安全三条底线,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 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突出抓好循环经济、农村 改革、山地旅游三件大事,突出走好山地特色产 业生态路、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山地特色健康 旅游路、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四条新路,奋力谱 写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新篇章,确保与全国 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 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 以上;现 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全部 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2000 万元以上工业增加 值年均增长 10%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0%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2%;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6%,城镇、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11% 和 12% 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 35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在 4.2% 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 55% 以上;新兴产 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 20%、服务业比重提 高到 45% 左右;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 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 60% 以上, 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通过五年努力, 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方阵五前列”。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是“十三五”时期 的总纲,三大战略行动、三件大事、四条新路是 总路径。我们将坚定总纲、总路径不动摇,培植 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 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今后五年,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同步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深入贯彻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 效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 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大力实施大 扶贫战略行动,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坚决 打赢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全力落实脱贫任 务。深入实施“33669”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明确 时间表、制定作战图、打好歼灭战,决战三年、 摆脱贫困,确保到 2020 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精准落实脱贫措施。坚持脱贫攻坚“八 个精准”,认真落实“1+10+6”文件。大力实施 “五个一批”,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实现村村有特色主导产品、乡乡有产业扶贫基地、 县县有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和大型农产品加工龙 头企业;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建档立卡贫困户 10.7 万人;积极争取中央重点生 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贫困地区 25 度以上坡耕地和 15 度至 25 度重要水源地坡耕地实现退耕还林还草; 完成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 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 的学杂费,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 设,减少农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实现“两线合一、 减量提标”,织牢民生网底。严格落实脱贫责任。 强化脱贫攻坚六大责任,立下军令状、用好指挥棒, 层层传导压力抓落实。发挥大连对口帮扶优势, 深化“千企帮村、万户结对”活动,统筹好专项 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积极构 建大扶贫格局。 (二)坚持以循环经济为旗帜,大力推进工 业转型升级。围绕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目 标,高举循环经济旗帜,加快建立绿色循环低碳 的现代工业体系。抓好全域循环化发展。坚持把 循环经济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贯 穿到一产、二产、三产的各方面,全面推进产业 循环、城乡循环、社会循环,加快建设一批循环 经济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园区、示范行业和 示范企业。抓好工业循环化改造。坚持立足煤、 做足煤、不唯煤,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循环化、 绿色化改造,推动煤电钢等传统产业向精深加工 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 大力推进煤炭清洁生产,提高煤炭生产安全水平、 集约化水平。加大煤层气、页岩气等新能源开发 利用力度,推进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建设。加快局 域电网建设,推进电能就地转化利用。到 2020 年, 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 80% 以上,建设中国南 方现代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 基地、贵州非常规天然气示范抽采基地。抓好资 源循环化利用。大力推进煤矸石、矿渣、建筑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