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年鉴/2017 IUPANSHUI YEAPBOOK 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生活垃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打通“黔 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实现资源“吃干榨货出山·凉都珍好”和“网货下乡”双向通道。 尽”“变废为宝”。 全力推进大数据招商引智工作。到2020年,大数 (三)坚持以山地特色为主导,全力培植后据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80亿元左右。大力实 发赶超优势。做好山地特色农业文章。围绕打造施大健康战略行动。围绕“医、养、健、管” 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目标,按照强龙头、推进大健康六大产业体系建设。突出“医养”结 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合,加快发展大健康医药医疗产业,积极发展中 设为载体,以“3155工程”为抓手,加强品种品药材及民族药材、中成药及民族药品,打造大健 质品牌联动和市场培育,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康医药和大健康医疗品牌。突出“健养”结合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到2020年,特色农加快发展绿色健康、养身养老、户外运动等产业。 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粮经比调整到20:80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左右。 左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大力发展其他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具有产业基础 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和市场前景的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天然饮用水 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接产业,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左右。建 连 做好山地特色旅游文章。围绕建设山设一批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金融 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 仓储物流等服务业。 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促进农旅、文旅、工旅等 (五)坚持以互联互通为目标,加快完善基 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避暑纳凉、休闲度假、冬季础设施网络。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 滑雪、户外运动等山地旅游新业态,不断丰富“中沪昆客专境内段、安六城际铁路,加快推进毕水 国凉都”品牌内涵。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兴城际铁路水城至盘县段、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 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唯一性和竞争力的重点景区景城际铁路立项工作。建成盘兴、六威高速公路, 点,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纳兴高速、宜六高速赫章至六盘水段建 到2020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设,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线”的主骨架。加快国省道 收入达到260亿元左右。做好山地特色城镇文章。县乡道提等改造步伐,实现90%国道、30%省道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等为二级以上公路,力争全市乡镇实现二级路 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全覆盖,100%行政村通油路、通客车。培育和加 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密月照机场航线,到2020年进出港旅客突破50 全面提高城市工作水平。加强城市设计,优化城万人次;开工建设盘县机场并力争“十三五”建成 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两个“三地同城化”融合推进北盘江航运建设。加快完善水利工程网络。 发展。加强城镇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围绕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目标 取海绵城市试点,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加快完善城镇道路网络,推进市中心城区城市轨用水的骨干水源工程。大力推进盘县英武和水城 道交通立项工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县彭家桥两座大型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 管理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推进城开工建设。加强供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 镇棚户区和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培育一批区域程建设维护管理。实施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加快 性中心村和示范村,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深入实施“宽带六盘水 (四)坚持以大数据、大健康行动为抓手,工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到2020年,力争 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把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宽带”。推进“无线城市”建设 大健康产业“姊妹篇”作为我市弯道取直、后发加快手机免费无线上网工程建设,实现4G、无线 赶超的战略引擎来抓。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局域网城乡全覆盖。加快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引进落地一批大数据优强企业,建成北斗大建成一批高效率的输变电站及大容量输电走廊。 数据、中国网络菜市场等一批产业园,推进“云规划建设煤层气、页岩气、焦炉煤气输送管网工程, 上贵州·安全云”运用中心等大数据项目建设。建设一批LNG工厂和加气站。建成中缅天然气管
·16· 六盘水年鉴/2017 LIUPANSHUI YEAPBOOK 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生活垃 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实现资源“吃干榨 尽”“变废为宝”。 (三)坚持以山地特色为主导,全力培植后 发赶超优势。做好山地特色农业文章。围绕打造 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目标,按照强龙头、 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 设为载体,以“3155 工程”为抓手,加强品种品 质品牌联动和市场培育,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到 2020 年,特色农 业产值达到 100 亿元以上,粮经比调整到 20 ∶ 80 左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 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 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接 二连三”。做好山地特色旅游文章。围绕建设山 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 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促进农旅、文旅、工旅等 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避暑纳凉、休闲度假、冬季 滑雪、户外运动等山地旅游新业态,不断丰富“中 国凉都”品牌内涵。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唯一性和竞争力的重点景区景 点,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到 2020 年,接待游客 2000 万人次以上,旅游总 收入达到 260 亿元左右。做好山地特色城镇文章。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 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全面提高城市工作水平。加强城市设计,优化城 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两个“三地同城化”融合 发展。加强城镇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 取海绵城市试点,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 加快完善城镇道路网络,推进市中心城区城市轨 道交通立项工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 管理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推进城 镇棚户区和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培育一批区域 性中心村和示范村,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坚持以大数据、大健康行动为抓手, 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把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大健康产业“姊妹篇”作为我市弯道取直、后发 赶超的战略引擎来抓。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 加快引进落地一批大数据优强企业,建成北斗大 数据、中国网络菜市场等一批产业园,推进“云 上贵州·安全云”运用中心等大数据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打通“黔 货出山·凉都珍好”和“网货下乡”双向通道。 全力推进大数据招商引智工作。到 2020 年,大数 据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 180 亿元左右。大力实 施大健康战略行动。围绕“医、养、健、管”, 推进大健康六大产业体系建设。突出“医养”结 合,加快发展大健康医药医疗产业,积极发展中 药材及民族药材、中成药及民族药品,打造大健 康医药和大健康医疗品牌。突出“健养”结合, 加快发展绿色健康、养身养老、户外运动等产业。 到 2020 年,大健康产业产值达到 200 亿元左右。 大力发展其他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具有产业基础 和市场前景的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天然饮用水 产业,力争到 2020 年产值达到 100 亿元左右。建 设一批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金融、 仓储物流等服务业。 (五)坚持以互联互通为目标,加快完善基 础设施网络。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 沪昆客专境内段、安六城际铁路,加快推进毕水 兴城际铁路水城至盘县段、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 城际铁路立项工作。建成盘兴、六威高速公路, 加快推进纳兴高速、宜六高速赫章至六盘水段建 设,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线”的主骨架。加快国省道、 县乡道提等改造步伐,实现 90% 国道、30% 省道 提等为二级以上公路,力争全市乡镇实现二级路 全覆盖,100% 行政村通油路、通客车。培育和加 密月照机场航线,到 2020 年进出港旅客突破 50 万人次;开工建设盘县机场并力争“十三五”建成。 推进北盘江航运建设。加快完善水利工程网络。 围绕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目标, 规划建设一批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用水的骨干水源工程。大力推进盘县英武和水城 县彭家桥两座大型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 开工建设。加强供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 程建设维护管理。实施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加快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深入实施“宽带六盘水” 工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到 2020 年,力争 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宽带”。推进“无线城市”建设, 加快手机免费无线上网工程建设,实现 4G、无线 局域网城乡全覆盖。加快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建成一批高效率的输变电站及大容量输电走廊。 规划建设煤层气、页岩气、焦炉煤气输送管网工程, 建设一批 LNG 工厂和加气站。建成中缅天然气管
特辑 道六盘水支线工程。 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建设,推动 (六)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推动生产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建立创业投 活生态绿色化。在“建”上下功夫。大力实施退资引导基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创业创新。提高 耕还林、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强知识产权 确保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在“护”保护。 上出实招。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八)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着力提高公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收集系统、垃圾回收运共服务水平。集中力量实施以脱贫攻坚第一民生 储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水生态保护,建成重点流工程为重点的“1+7”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有更 域沿岸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加强耕地多的获得感。深入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坚持教育 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在优先发展,基本普及15年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 “治”上使狠劲。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清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5所、 能源代替利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0所。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推 里。加强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治理。推进水源地环动高校内涵建设、转型发展,积极发展民族教育 境整治。到2020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AQ优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深入实施健康 良率稳定在85%以上,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凉都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在“管”上求实效。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医疗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能源和水资源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发展“智慧医疗”。 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用好“两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行最严格的全过 把利剑”,强化“两个问责”,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强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铁腕治污、不欠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 新账 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目标,大力实施全民 (七)坚持以“三变”改革为突破,全面推创业行动计划,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创业服 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构建加快发展新体制。深务平台。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就业 化“三变”改革,完成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社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股权交易平台,建立风会保障兜底工程。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进 险基金和农业发展基金,建立股权监管机制、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医疗 权退出机制、合同备案机制、法律顾问机制,激保险、大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 发“三变”改革综合效应。深人推进行政审批、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全面提升自然 国有企业、资源配置、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灾害综合防范和应对能力。深人实施城乡危旧房 扎实推进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和司法、社会治改造工程。加强城市老旧住房隐患排查排除,统 理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的筹推进城镇保障房、易地扶贫搬迁房建设和农村 政策措施,着力保障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到2020危房改造,推动城镇保障房向建制镇、工矿区 年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60%。努力开创对外开放产业园区和教育园区延伸,努力让人民群众住有 新局面。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抓住国家实施“ 所居、住得安全。深入实施公共安全保障工程。 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积极参与筑牢安全生产基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区域分工协作,重点推动与珠三角、长三角、京创新安全生产监督制度,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彻底 津冀及东南亚、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主动融入好转。深化“平安凉都”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 黔中经济区、滇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合治理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营造平 充分发挥六盘水海关大通关、大开放、大物流作用,安和谐稳定环境。深入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把凉都消夏文化节办成开放大平台,不断提高对充分挖掘“三线”文化、夜郎文化、民族文化等 外开放水平。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实施人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区 才引领工程,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 推动协同创新合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产业。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
·17· 特 辑 道六盘水支线工程。 (六)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推动生产生 活生态绿色化。在“建”上下功夫。大力实施退 耕还林、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 确保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 3 个百分点以上。在“护” 上出实招。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收集系统、垃圾回收运 储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水生态保护,建成重点流 域沿岸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加强耕地 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在 “治”上使狠劲。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清洁 能源代替利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 理。加强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治理。推进水源地环 境整治。到 2020 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 AQI 优 良率稳定在 85% 以上,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在“管”上求实效。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能源和水资源 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用好“两 把利剑”,强化“两个问责”,严厉打击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铁腕治污、不欠 新账。 (七)坚持以“三变”改革为突破,全面推 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构建加快发展新体制。深 化“三变”改革,完成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股权交易平台,建立风 险基金和农业发展基金,建立股权监管机制、股 权退出机制、合同备案机制、法律顾问机制,激 发“三变”改革综合效应。深入推进行政审批、 国有企业、资源配置、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 扎实推进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和司法、社会治 理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的 政策措施,着力保障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到 2020 年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 60%。努力开创对外开放 新局面。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抓住国家实施“一 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积极参与 区域分工协作,重点推动与珠三角、长三角、京 津冀及东南亚、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主动融入 黔中经济区、滇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区域发展。 充分发挥六盘水海关大通关、大开放、大物流作用, 把凉都消夏文化节办成开放大平台,不断提高对 外开放水平。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实施人 才引领工程,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 推动协同创新合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 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建设,推动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建立创业投 资引导基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创业创新。提高 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 (八)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着力提高公 共服务水平。集中力量实施以脱贫攻坚第一民生 工程为重点的“1+7”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有更 多的获得感。深入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坚持教育 优先发展,基本普及 15 年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5 所、 省级示范性幼儿园 10 所。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推 动高校内涵建设、转型发展,积极发展民族教育、 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深入实施健康 凉都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 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医疗、 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发展“智慧医疗”。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行最严格的全过 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强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 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目标,大力实施全民 创业行动计划,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创业服 务平台。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就业 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社 会保障兜底工程。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进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医疗 保险、大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 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全面提升自然 灾害综合防范和应对能力。深入实施城乡危旧房 改造工程。加强城市老旧住房隐患排查排除,统 筹推进城镇保障房、易地扶贫搬迁房建设和农村 危房改造,推动城镇保障房向建制镇、工矿区、 产业园区和教育园区延伸,努力让人民群众住有 所居、住得安全。深入实施公共安全保障工程。 筑牢安全生产基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创新安全生产监督制度,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彻底 好转。深化“平安凉都”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营造平 安和谐稳定环境。深入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充分挖掘“三线”文化、夜郎文化、民族文化等 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区 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 产业。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
六盘水年鉴/2017 IUPANSHUI YEAPBOOK 质行动计划,大力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和法院 二)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 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和民族、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面 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科协、人防、档案、认识去产能、调结构大背景下对我市经济发展的 红十字、地方志等工作。 深刻影响,毫不动摇坚定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的 三、2016年的重点工作 工作定力。准确把握盘活存量是稳增长的重大基 今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守底线、础,实施工业“十百千”工程,年内引进4户以 走新路、奔小康的关键之年,是去产能、去库存、上500强企业、实施40户规上企业技术改造、新 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增1200户以上企业市场主体及80户以上规上企 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业。推动煤炭产业化危为机,坚持建设提升一批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完成“六化”矿井建设30对,新增机械化矿井10 产总值增长12%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长7%左右、对以上;坚持重组提升一批,支持优强煤业主体 2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三产增兼并重组;坚持转型提升一批,支持黔桂天能等 加值增长13%左右;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国有和民营大型煤业集团转型发展;坚持融合提 实现六枝特区、水城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7升一批,支持煤电联营和“煤电+下游产业”融 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130个贫困村退出;公合发展。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 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上。积极推进大用户直供电,积极推动发电企业 增长15%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拓展市场,努力提高发电负荷。支持首钢水钢集 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团转型发展,做强钢铁主业、做优非钢产业。严 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和18%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 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λ分别增长等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处置一批“僵 l1%和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尸企业”。深人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强化 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重点行业企业精准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件。准确把握扩大增量是调结构的科学路径,全 (一)大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脱贫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产值占比提高5个百 攻坚实现良好开局。坚决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分点。推进煤炭资源、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完成 一仗。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八个精准”,坚持以煤层气抽采量12.37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42%。 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加强土地和资金需求推动紫森源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产业化取得突破。 保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7万人,确保搬得出、大力发展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引进大数据产业投 稳得住、能致富。统筹推进脱贫攻坚行动。围绕资资金100亿元、企业100家和人才100名;加 产业脱贫,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成4个县级电商运营中 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工程,让贫困户更多心,新建电商服务站(点)150个;全力开发新型 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围绕生态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加快玄武岩提取高强度纤 补偿脱贫,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让维及下游产品项目建设,开工一批新型建材产业 批贫困人口就地转成生态保护人员。围绕教育基地。大力实施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 医疗脱贫,落实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把贫全力实施小微型企业“125”计划,支持各类市场 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围绕社会主体加快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 保障兜底脱贫,稳步推进“两线合一、减量提标”,推进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完成“315工程”种植 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强化100万亩,强化已实施“3155工程”的中后期管 各类扶贫资源整合。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支持 护和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标准和特色产业竞 出台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整合管理办法,提高资争力。大力推广林菜、林药、林草、林禽等林下 金使用效益。用好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结对帮种植养殖模式。加快发展特色养殖和山地畜牧业。 扶力量,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大力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本建成水城 发。建好用好“扶贫云”和“扶贫专线”。 米箩、六枝郎岱、盘县滑石、钟山大河等11个引 18·
·18· 六盘水年鉴/2017 LIUPANSHUI YEAPBOOK 质行动计划,大力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和法院、 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和民族、 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科协、人防、档案、 红十字、地方志等工作。 三、2016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守底线、 走新路、奔小康的关键之年,是去产能、去库存、 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 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 产总值增长 12% 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长 7% 左右、 2000 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 以上、三产增 加值增长 13% 左右;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 万人, 实现六枝特区、水城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 7 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130 个贫困村退出;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5% 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增长 15% 左右;5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 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 以上; 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20% 和 18% 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11% 和 12% 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 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脱贫 攻坚实现良好开局。坚决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 一仗。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八个精准”,坚持以 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加强土地和资金需求 保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2.7 万人,确保搬得出、 稳得住、能致富。统筹推进脱贫攻坚行动。围绕 产业脱贫,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 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工程,让贫困户更多 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围绕生态 补偿脱贫,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让 一批贫困人口就地转成生态保护人员。围绕教育 医疗脱贫,落实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把贫 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围绕社会 保障兜底脱贫,稳步推进“两线合一、减量提标”, 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强化 各类扶贫资源整合。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支持。 出台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整合管理办法,提高资 金使用效益。用好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结对帮 扶力量,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 发。建好用好“扶贫云”和“扶贫专线”。 (二)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 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面 认识去产能、调结构大背景下对我市经济发展的 深刻影响,毫不动摇坚定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的 工作定力。准确把握盘活存量是稳增长的重大基 础,实施工业“十百千”工程,年内引进 4 户以 上 500 强企业、实施 40 户规上企业技术改造、新 增 1200 户以上企业市场主体及 80 户以上规上企 业。推动煤炭产业化危为机,坚持建设提升一批, 完成“六化”矿井建设 30 对,新增机械化矿井 10 对以上;坚持重组提升一批,支持优强煤业主体 兼并重组;坚持转型提升一批,支持黔桂天能等 国有和民营大型煤业集团转型发展;坚持融合提 升一批,支持煤电联营和“煤电 + 下游产业”融 合发展。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以 上。积极推进大用户直供电,积极推动发电企业 拓展市场,努力提高发电负荷。支持首钢水钢集 团转型发展,做强钢铁主业、做优非钢产业。严 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 等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处置一批“僵 尸企业”。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强化 重点行业企业精准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 件。准确把握扩大增量是调结构的科学路径,全 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产值占比提高 5 个百 分点。推进煤炭资源、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完成 煤层气抽采量 12.37 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 42%。 推动紫森源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产业化取得突破。 大力发展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引进大数据产业投 资资金 100 亿元、企业 100 家和人才 100 名;加 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成 4 个县级电商运营中 心,新建电商服务站(点)150 个;全力开发新型 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加快玄武岩提取高强度纤 维及下游产品项目建设,开工一批新型建材产业 基地。大力实施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 全力实施小微型企业“125”计划,支持各类市场 主体加快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 推进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完成“3155 工程”种植 100 万亩,强化已实施“3155 工程”的中后期管 护和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标准和特色产业竞 争力。大力推广林菜、林药、林草、林禽等林下 种植养殖模式。加快发展特色养殖和山地畜牧业。 大力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本建成水城 米箩、六枝郎岱、盘县滑石、钟山大河等 11 个引
特辑 领型示范园区,分别新增省级园区、省级重点园投资67亿元。建成沪昆客运专线境内段,加快推 区2个以上。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经营主体,分进安六城际铁路建设;推进六威高速公路建设 别新增省级、市级龙头企业10家和25家以上 力争建成盘兴高速公路,加快纳兴、六赫高速公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加快农业现代路前期工作;推进“四高两快”沿线综合环境建设; 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全力推进启动国省道改造84公里;农村公路行政村通畅率 以山地特色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深入挖掘达到100%;加快月照机场盲降系统工程和停机坪 山地旅游业态,大力实施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城扩建工程建设。完成观音岩、阿雨、万营水库主 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办好第三届全市旅游文化体工程。开工建设中型水库1座以上、小型水库7 产业发展大会,推进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建成梅座;实施25万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力推 花山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进地方直供电输配系统建设,投运35千伏及以上 旅游龙头企业,推进旅游地产发展,全力打造“中变电站5座、输电线路1336公里。启动实施市中 国凉都”山地特色旅游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100心城区公共免费WIFI项目建设,实现市内4G全 亿元,增长35.5%以上。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覆盖。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强“5个100工程 力争大型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区域性互联网金融内容建设,完成工业投资360亿元、房地产开发 服务平台,推动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投资180亿元;优化投资结构,亿元项目投资增 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六枝村镇长15%以上,产业投资占比保持在45%左右。着 银行。加快推进研发设计、商贸会展、家政服务、力扩大居民消费。围绕扩大住房、汽车、旅游 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发展 养老健康、居民用电等消费,落实好刺激、奖励 三)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打通保障性住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住房之间的政策性通道,有序 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健全“人化解房地产库存。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 地钱”三挂钩机制,城镇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展会和活动,建设18个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4万人以上,全市常住人标准化菜市场和农贸市场,多措并举促进消费 口城镇化率达到49.5%。提升城市实力。严格执行 (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 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多规融合”。加快 态环境质量。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 地同城化”发展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绿色贵州”建设六盘水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 廊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大坪子至董地、乌蒙大道、造林50万亩、石漠化治理56.52平方公里、水土 天湖南路、风凰东路等道路;启动实施棚户区改流失治理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 造78328户;新建一批停车场、便民超市等公共点。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扎实推进环境污染 设施。深人入开展“四创”活动,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治理设施建设和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镇活力。启动10个特工建设10个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污水收集管网 色小城镇建设,实施“1+N”镇村联动工程21个、6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 “8+X”项目20个。举全市之力承办好第五届全处理率分别达到93%和89%,市中心城区空气质 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实施六枝特区“整区推进”量AQ优良率达到85%以上。强化生态环保监管。 工程。展现乡村魅力。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全面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强环境污染第三 划,全年完成投资17亿元以上,创建点覆盖率增方治理。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 长10%以上,力争达到80%以上。做好传统村落违法行为 保护工作。加强村寨规划管理,实施农村环境综 (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有效激发发展动 合整治工程。 力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整市推进“三变” (四)大力推进投资消费,增强经济増长的改革,完成确权登记和清产核资,积极开展“两 拉动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完成500万元以上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行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 固定资产投资1335亿元以上。强化基础设施投资,创造条件建立产权交易中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完成交通投资100亿元、水利投资60亿元、电力加快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
·19· 特 辑 领型示范园区,分别新增省级园区、省级重点园 区 2 个以上。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经营主体,分 别新增省级、市级龙头企业 10 家和 25 家以上,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100 家以上。加快农业现代 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全力推进 以山地特色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深入挖掘 山地旅游业态,大力实施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城 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办好第三届全市旅游文化 产业发展大会,推进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建成梅 花山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 旅游龙头企业,推进旅游地产发展,全力打造“中 国凉都”山地特色旅游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 100 亿元,增长 35.5% 以上。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力争大型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区域性互联网金融 服务平台,推动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 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六枝村镇 银行。加快推进研发设计、商贸会展、家政服务、 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发展。 (三)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 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健全“人 地钱”三挂钩机制,城镇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4 万人以上,全市常住人 口城镇化率达到 49.5%。提升城市实力。严格执行 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多规融合”。加快“三 地同城化”发展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 廊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大坪子至董地、乌蒙大道、 天湖南路、凤凰东路等道路;启动实施棚户区改 造 78328 户;新建一批停车场、便民超市等公共 设施。深入开展“四创”活动,推进城市综合执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镇活力。启动 10 个特 色小城镇建设,实施“1+N”镇村联动工程 21 个、 “8+X”项目 20 个。举全市之力承办好第五届全 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实施六枝特区“整区推进” 工程。展现乡村魅力。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 划,全年完成投资 17 亿元以上,创建点覆盖率增 长 10% 以上,力争达到 80% 以上。做好传统村落 保护工作。加强村寨规划管理,实施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工程。 (四)大力推进投资消费,增强经济增长的 拉动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完成 500 万元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 1335 亿元以上。强化基础设施投资, 完成交通投资 100 亿元、水利投资 60 亿元、电力 投资 6.7 亿元。建成沪昆客运专线境内段,加快推 进安六城际铁路建设;推进六威高速公路建设, 力争建成盘兴高速公路,加快纳兴、六赫高速公 路前期工作;推进“四高两快”沿线综合环境建设; 启动国省道改造 84 公里;农村公路行政村通畅率 达到 100%;加快月照机场盲降系统工程和停机坪 扩建工程建设。完成观音岩、阿雨、万营水库主 体工程。开工建设中型水库 1 座以上、小型水库 7 座;实施 2.5 万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力推 进地方直供电输配系统建设,投运 35 千伏及以上 变电站 5 座、输电线路 1336 公里。启动实施市中 心城区公共免费 WIFI 项目建设,实现市内 4G 全 覆盖。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强“5 个 100 工程” 内容建设,完成工业投资 360 亿元、房地产开发 投资 180 亿元;优化投资结构,亿元项目投资增 长 15% 以上,产业投资占比保持在 45% 左右。着 力扩大居民消费。围绕扩大住房、汽车、旅游、 养老健康、居民用电等消费,落实好刺激、奖励 政策。打通保障性住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住房之间的政策性通道,有序 化解房地产库存。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 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展会和活动,建设 18 个 标准化菜市场和农贸市场,多措并举促进消费。 (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 “绿色贵州”建设六盘水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 造林 50 万亩、石漠化治理 56.52 平方公里、水土 流失治理 48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 3 个百分 点。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扎实推进环境污染 治理设施建设和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 工建设 10 个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污水收集管网 60 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分别达到 93% 和 89%,市中心城区空气质 量 AQI 优良率达到 85% 以上。强化生态环保监管。 全面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强环境污染第三 方治理。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 违法行为。 (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有效激发发展动 力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整市推进“三变” 改革,完成确权登记和清产核资,积极开展“两 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行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 创造条件建立产权交易中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加快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
六盘水年鉴/2017 IUPANSHUI YEAPBOOK 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置校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补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力扩大助标准。(5)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8% 对外开放。加快六盘水海关建设,力争9月底前和10%,提高残疾人补助标准。(6)基本建成水 建成开关。用好酒博会、茶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万户。(7) 加强与国内外和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大新建、改建农村通组路和串户路796公里。新增 连对口帮扶工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开展公共停车位1280个。(8)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 精准招商,完成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髙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沿线移动网络有效信号实现 金1000亿元。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每万人人全覆盖。(9)完成5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10) 才资源数达到980人。 实施26470户“三改三治”及庭院硬化、21个乡 (七)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切实维护社会和镇垃圾收集处理、5个行政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 谐稳定。抓好就业根本民生。大力实施就业创业护,推进166个行政村便民服务设施、161个行政 促进工程,引导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村文体活动广场及设施建设、234个自然村寨污水 复退军人、妇女创业就业,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和治理、5203盏照明设施安装。新建1个县级老年 特殊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37万人以上。抓体育活动中心,新建和改造3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 好教育长远民生。六枝特区、盘县、钟山区基本程,新建5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普及15年教育和盘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过省级验收。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 各位代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覆盖。建成高中教育城。新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 中1所以上。推动六盘水师范学院向应用型本科要求。我们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 院校转型,力争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创建省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不断増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级示范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围绕执政有章,加强法治建设。坚持 抓好医疗健康基本民生。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所有行政行为都 建设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要于法有据,任何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出台《市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重人民政府规章程序办法》。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 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扎实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创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和审批流程。完善和深 建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强化服务和管理,化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政府决策执行 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抓好社会保障普惠民生。巩纠偏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 固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 生活保障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统筹推进城乡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农村“三留守”人员关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 爱救助保障政策。抓好安全稳定重要民生。深入府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监督,充分体现人 推进“2221”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应急应对民意愿。 能力建设,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做 (二)围绕从严从实,加强作风建设。认真 好信访维稳工作,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事件发生,践行“三严三实”,自觉向中央、省委和市委看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齐,坚决维护中央、省委和市委权威。坚持把纪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压缩6%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2万建档立卡农懒政怠政。以行政权力瘦身为市场主体强身,推 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动招商引资代办中心、中央和省属单位公共服务 (2)扶持微型企业1300户,带动就业6500人 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 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500人以内。(3)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切实改进服务方 高中教育城实现招生。建设28所农村幼儿园、32式,实现市县乡政府行政事务“一张网”,畅通 个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80个农村留守儿童之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多跑路”“群 家。(4)基本建成凉都医院。所有农村中小学配众少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20· 六盘水年鉴/2017 LIUPANSHUI YEAPBOOK 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力扩大 对外开放。加快六盘水海关建设,力争 9 月底前 建成开关。用好酒博会、茶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 加强与国内外和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大 连对口帮扶工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开展 精准招商,完成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 金 1000 亿元。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每万人人 才资源数达到 980 人。 (七)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切实维护社会和 谐稳定。抓好就业根本民生。大力实施就业创业 促进工程,引导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 复退军人、妇女创业就业,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和 特殊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 9.37 万人以上。抓 好教育长远民生。六枝特区、盘县、钟山区基本 普及 15 年教育和盘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 过省级验收。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 覆盖。建成高中教育城。新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 中 1 所以上。推动六盘水师范学院向应用型本科 院校转型,力争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创建省 级示范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抓好医疗健康基本民生。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 建设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重 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扎实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创 建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强化服务和管理, 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抓好社会保障普惠民生。巩 固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统筹推进城乡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农村“三留守”人员关 爱救助保障政策。抓好安全稳定重要民生。深入 推进“2221”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应急应对 能力建设,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做 好信访维稳工作,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事件发生,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压缩 6% 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 2 万建档立卡农 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 (2)扶持微型企业 1300 户,带动就业 6500 人。 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6500 人以内。(3) 高中教育城实现招生。建设 28 所农村幼儿园、32 个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 80 个农村留守儿童之 家。(4)基本建成凉都医院。所有农村中小学配 置校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补 助标准。(5)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18% 和 10%,提高残疾人补助标准。(6)基本建成水 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 万户。(7) 新建、改建农村通组路和串户路 796 公里。新增 公共停车位 1280 个。(8)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沿线移动网络有效信号实现 全覆盖。(9)完成 5 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10) 实施 26470 户“三改三治”及庭院硬化、21 个乡 镇垃圾收集处理、5 个行政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 护,推进 166 个行政村便民服务设施、161 个行政 村文体活动广场及设施建设、234 个自然村寨污水 治理、5203 盏照明设施安装。新建 1 个县级老年 体育活动中心,新建和改造 30 个全民健身路径工 程,新建 50 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 要求。我们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 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不断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围绕执政有章,加强法治建设。坚持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所有行政行为都 要于法有据,任何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出台《市 人民政府规章程序办法》。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 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和审批流程。完善和深 化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政府决策执行 纠偏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 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 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 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 府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监督,充分体现人 民意愿。 (二)围绕从严从实,加强作风建设。认真 践行“三严三实”,自觉向中央、省委和市委看 齐,坚决维护中央、省委和市委权威。坚持把纪 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懒政怠政。以行政权力瘦身为市场主体强身,推 动招商引资代办中心、中央和省属单位公共服务 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 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切实改进服务方 式,实现市县乡政府行政事务“一张网”,畅通 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多跑路”“群 众少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