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分子对称性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表分子的偶极矩 分子 /10-0Cm r/10-0m er10 Cm e ufer CO 0.39 1.1283 18.08 0.02 HF 6.37 0.9168 14.69 0.43 HC1 3.50 1.2744 20.42 0.18 HBr 2.64 1.4145 22.66 0.12 HI 1.27 1.6090 25.78 0.05 11
11 分子 CO 0.39 1.1283 18.08 0.02 HF 6.37 0.9168 14.69 0.43 HCl 3.50 1.2744 20.42 0.18 HBr 2.64 1.4145 22.66 0.12 HI 1.27 1.6090 25.78 0.05 表 分子的偶极矩 第四章 分子对称性 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第四章分子对称性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对于多原子分子的偶极矩由分子中全部原 子和键的性质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 若不考虑键相互影响,并认为每个键可以 贡献它自己的偶极矩,分子的偶极矩可近似地 由键的偶极矩(简称键矩)按矢量加和而得。 各种化学键的键矩,可根据实验测定的偶 极矩数值以及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分配推出。 12
12 对于多原子分子的偶极矩由分子中全部原 子和键的性质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 各种化学键的键矩,可根据实验测定的偶 极矩数值以及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分配推出。 若不考虑键相互影响,并认为每个键可以 贡献它自己的偶极矩,分子的偶极矩可近似地 由键的偶极矩(简称键矩)按矢量加和而得。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第四章 分子对称性 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第四章分子对称性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分子的偶极矩与键矩的关系:6 6 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CH3· ci 分子偶极矩=键矩 多原子分子的偶极矩=键矩的矢量和 例如:(SF)=0,键矩互相抵消, (H2O)≠0,键矩未能抵消。 13
13 例如:μ(SF6 ) = 0,键矩互相抵消, μ(H2O)≠0,键矩未能抵消。 分子的偶极矩与键矩的关系: 第四章 分子对称性 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分子偶极矩 = 键矩 多原子分子的偶极矩 = 键矩的矢量和
第四章分子对称性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分子的偶极矩μ(X10-30Cm) 同核双原子分子 分子式 偶极矩 分子式 偶极矩 无偶极矩 H 0 S02 5.33 异核双原子分子 N2 0 H,0 6.17 及多原子分子中有 C02 0 NH; 4.90 些有偶极矩,有些 CS2 0 HCN 9.85 无偶极矩。 CH 0 HF 6.37 其大小反映分子 Co 0.40 HCI 3.57 的极性,两个原子 CHCI 3.50 HBr 2.67 间电负性差异,也 HS 3.67 HI 1.40 反映化学键的性质
14 分子式 偶极矩 分子式 偶极矩 H2 N2 CO2 CS2 CH4 CO CHCl3 H2S 0 0 0 0 0 0.40 3.50 3.67 SO2 H2O NH3 HCN HF HCl HBr HI 5.33 6.17 4.90 9.85 6.37 3.57 2.67 1.40 分子的偶极矩μ(×10-30C·m) 第四章 分子对称性 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同核双原子分子 无偶极矩 异核双原子分子 及多原子分子中有 些有偶极矩,有些 无偶极矩。 其大小反映分子 的极性,两个原子 间电负性差异,也 反映化学键的性质
第四章分子对称性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2分子的诱导偶极矩和极化率: 用于定量地表示分子的变形性大小。分子的变形性大小 指的是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发生位移(由重合变不重合) 影响分子变形性大小的因素: 外因: 外加电场愈强, 分子变形愈厉害; 内因: 分子大小,分子愈大,分 子变形愈厉害
15 用于定量地表示分子的变形性大小。分子的变形性大小 指的是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发生位移(由重合变不重合) 影响分子变形性大小的因素: 外因: 外加电场愈强, 分子变形愈厉害; 2 分子的诱导偶极矩和极化率: 第四章 分子对称性 4.4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关系 内因: 分子大小,分子愈大,分 子变形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