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1.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2.量子数及其意义 3.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4.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5.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性质 6.原子光谱
1 6 .原子光谱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1. 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2 .量子数及其意义 3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4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5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性质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化学是研究? 原子之间的化合与分解的科学, 学习化学规律,从研究原子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入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体系,多电子原子结梅过 Dalton(19世纪初)原子学说: 元素的最终组成者: 原子不能毁灭、原子不能创造、不可再分,在化学 变化中保持不变的质点; 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和性质都相同; 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组成化合物
2 原子之间的化合与分解的科学,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化学是研究 ? 学习化学规律,从研究原子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入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体系,多电子原子结构.asf 元素的最终组成者; 原子不能毁灭、原子不能创造、不可再分,在化学 变化中保持不变的质点; 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和性质都相同; 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组成化合物。 Dalton(19世纪初)原子学说: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J.J.Thomson发现电子(1897): 打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大门; Balmer,Rydberg等研究氢原子光谱,总结以下公式 n2>n1 n1、n2为正整数 Rutherford(1909),提出电子绕核运动的 “行星绕太阳”的模型,太阳系和原子结梅.gf 3
3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J.J. Thomson发现电子(1897): 打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大门; ) n n R H ( 2 2 2 1 1 1 1 = − = n2 > n1 , n1、n2为正整数 Rutherford(1909),提出电子绕核运动的 “行星绕太阳”的模型,太阳系 和 原子结构.gif Balmer, Rydberg 等研究氢原子光谱,总结以下公式
卢瑟福是如何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探明原子内部正电荷是否均匀 地分布在整个球体中,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一粒粒地散布在里面。也 即检验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选择了a粒子 作为“炮弹”来打碎原子,做了a粒子散射实验 他当时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作出预测,认 有的会反弹回来,有的会发生偏转,这是他 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但是实验的现象:当a粒子射向一片极薄的金 a粒子顺利穿过原子,一部分发生了偏转,极少数被弹回来
但是实验的现象:当α粒子射向一片极薄的金属箔时,大多数 a粒子顺利穿过原子,一部分发生了偏转,极少数被弹回来. 卢瑟福是如何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探明原子内部正电荷是否均匀 地分布在整个球体中,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一粒粒地散布在里面。也 即检验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选择了a粒子 作为“炮弹”来打碎原子,做了a粒子散射实验. 他当时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作出预测,认为当a粒子穿过原子时, 有的会反弹回来,有的会发生偏转,这是他经过周密思考提出来的实 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a粒子 金箔 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 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在 核周围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
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 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在 核周围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