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我
认识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1037-1101)四川眉山人。唐 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其词开豪放一派,著有 《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1037—1101)四川眉山人。唐 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其词开豪放一派,著有 《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认识作者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反对新法,请求外调出 京,后屡遭贬官。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 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 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漫游,写 下了赤壁赋。 °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肘赤壁之战 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壁在今湖北省嘉 鱼县的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 借题发挥而已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反对新法,请求外调出 京,后屡遭贬官。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 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 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漫游,写 下了赤壁赋。 • 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 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壁在今湖北省嘉 鱼县的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 借题发挥而已
关于“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 《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阵事物,较多地掺用散 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 发畏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 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 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 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 《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 赋的佳作
关于“赋” •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 《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 “赋”着力于铺阵事物,较多地掺用散 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 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 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 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 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 《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 赋的佳作
串讲课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 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 诗,歌窃窕之章。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 属容:劝客人饮酒。属:倾注,引申为劝酒 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窈窕之章:指《月出》篇中《月出皎兮》一章。 °壬戍年的秋天,七月十六目,苏子与容人在赤壁山下的江面上泛舟游 览。这时清风徐来,水面上风平浪静。主人举起酒杯一边句客人敬酒, 一边朗诵《明月》的诗篇,吟起“窈窕”的篇章
串讲课文 •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 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 诗,歌窈窕之章。 •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 • 属客:劝客人饮酒。属:倾注,引申为劝酒。 • 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 窈窕之章:指《月出》篇中《月出皎兮》一章。 •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苏子与客人在赤壁山下的江面上泛舟游 览。这时清风徐来,水面上风平浪静。主人举起酒杯一边向客人敬酒, 一边朗诵《明月》的诗篇,吟起“窈窕”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