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 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 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 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 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 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 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 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 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 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 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 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 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 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 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 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 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 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 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至第 6 页,第Ⅱ 卷第 7 页至第 8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 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 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选择题(第Ⅰ卷 1~6 题,第Ⅱ卷 15~17 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第Ⅰ卷 7~14,第Ⅱ卷 18~21 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 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 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 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 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 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 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 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 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 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 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 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 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 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 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 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
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 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 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 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 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 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 《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 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 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一现实空间是不 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 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 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 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 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 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 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 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 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 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 《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 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 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 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 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 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 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 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万贞文先生传 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 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 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 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 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又目试之,汗浸千言,饿顷而就。伯 兄大惊,持之而泣,以稿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 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建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烽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 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 而识大者。 康煕戊午,诏征博学鸿儒,则获奖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 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成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 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 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 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 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 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银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 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 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 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 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 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倦 倦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溢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长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 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 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 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市区人身自由者竭 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万贞文先生传 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 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 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 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 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又目试之,汗浸千言,饿顷而就。伯 兄大惊,持之而泣,以稿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 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建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烽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 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 而识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则获奖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 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成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 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 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 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 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 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银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 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 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 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 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 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 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溢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 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长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 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 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 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市区人身自由者竭 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译文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a):这里 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杉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五小题)(5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3)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生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 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 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 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 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 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 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域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 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 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
译文: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琅琊溪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 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答: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 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五小题 ......)(5 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3)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生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8)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三、(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 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 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 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 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 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 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域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 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 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
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 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 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 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 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青岛屋里, 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 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 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 卖给谁。”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 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亳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 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 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 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 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 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一 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青岛屋里, “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 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 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 卖给谁。”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 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 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 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 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