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印后加工技术/PostpressProcessandTechneque课程代码:14134010课程类型:基础/必修总学时数:32学分:2先修课程:《印刷工程概论》开课单位:轻工学院适用专业:印刷工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印后加工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包装工程等相近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印后加工技术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及设备,能够正确选择加工工艺、材料和设备,并且具备一定的产品开发和包装印刷工艺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概述了解印后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理解印后加工的重要性;掌握印后加工的定义与分类。2.覆膜技术了解覆膜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理解覆膜材料及性能的基本要求;掌握覆膜工艺流程、工艺操作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技术、覆膜常用设备的结构和作用。3.上光技术了解常用的上光工艺、上光的目的及意义;理解上光设备的结构原理:掌握上光原理、上光涂料的类型与配方、上光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分析影响上光质量的因素,并能分析上光加工故障,找出排除方法。4.模切与压痕了解模切压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理解模压原理、模切压痕版的制作过程;掌握模切压痕工艺、及加工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5.凹凸压印了解凹凸压印的制作过程;理解凹凸压印工艺;掌握凹凸压印设备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6.烫印技术了解烫印材料的性能及其选用原则:理解烫印工艺过程;掌握烫印设备及烫印技术的最新发展。7.复合技术了解塑料薄膜复合技术的特性及应用范围:理解塑料薄膜复合工艺方法;掌握铝箔复合技术的材料特性、应用范围及复合工艺方法、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8.对裱与糊盒了解对裱卡纸的分类;理解工艺流程及裱薄纸工艺流程;掌握糊盒方式、工艺流程及故障与处理方法
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印后加工技术/ Postpress Process and Techneque 课程代码:14134010 课程类型:基础/必修 总学时数:32 学分:2 先修课程:《印刷工程概论》 开课单位:轻工学院 适用专业:印刷工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印后加工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包 装工程等相近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印后加工技术的 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及设备,能够正确选择加工工艺、材料和设备,并且具备一定的产品开 发和包装印刷工艺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概述 了解印后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理解印后加工的重要性;掌握印后加工的定义与分类。 2.覆膜技术 了解覆膜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理解覆膜材料及性能的基本要求;掌握覆膜工艺流程、工 艺操作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技术、覆膜常用设备的结构和作用。 3.上光技术 了解常用的上光工艺、上光的目的及意义;理解上光设备的结构原理;掌握上光原理、 上光涂料的类型与配方、上光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分析影响上光质量的因素,并能分析上 光加工故障,找出排除方法。 4.模切与压痕 了解模切压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理解模压原理、模切压痕版的制作过程;掌握模切压 痕工艺、及加工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5.凹凸压印 了解凹凸压印的制作过程;理解凹凸压印工艺;掌握凹凸压印设备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6.烫印技术 了解烫印材料的性能及其选用原则;理解烫印工艺过程;掌握烫印设备及烫印技术的最 新发展。 7.复合技术 了解塑料薄膜复合技术的特性及应用范围;理解塑料薄膜复合工艺方法;掌握铝箔复合 技术的材料特性、应用范围及复合工艺方法、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 8.对裱与糊盒 了解对裱卡纸的分类;理解工艺流程及裱薄纸工艺流程;掌握糊盒方式、工艺流程及故 障与处理方法
9.平装书籍装订技术了解书籍装订含义与作用:理解书籍装订的常用术语,掌握平装装订工艺及设备、平装骑马订工艺及设备。10.精装书籍装订技术了解精装书造型加工分类、精装书联动生产线操作过程、操作顺序及其要求;理解精装书籍加工工艺流程:掌握精装书芯及其加工、精装书封壳及其制作、精装书套合加工、精装画册加工和豪华装的加工、工艺过程及其要求。11.其他形式的的装订技术了解数字印刷的装订工艺和我国装订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其他印刷装订形式;掌握异形装订、古线装和活页裱头装的加工工艺。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32,其中授课32学时。序号标题学时1概述124覆膜技术34上光技术43模切与压痕52凹凸压印63烫印技术73复合技术81对裱与糊盒95平装书籍装订技术410精装书籍装订技术211其他形式的装订技术32总计四、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V):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30)%:中期考核()%:期末考核(7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10)%:作业(10)%:其他(10)%五、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钱军浩,《印后加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参考资料:1魏瑞玲,《印后原理及工艺》,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2.金银河,《印后加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9月3.王淮珠,《精、平装工艺及材料》,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9.平装书籍装订技术 了解书籍装订含义与作用;理解书籍装订的常用术语,掌握平装装订工艺及设备、平装 骑马订工艺及设备。 10.精装书籍装订技术 了解精装书造型加工分类、精装书联动生产线操作过程、操作顺序及其要求;理解精装 书籍加工工艺流程;掌握精装书芯及其加工、精装书封壳及其制作、精装书套合加工、精装 画册加工和豪华装的加工、工艺过程及其要求。 11.其他形式的的装订技术 了解数字印刷的装订工艺和我国装订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其他印刷装订形式;掌握异 形装订、古线装和活页裱头装的加工工艺。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数 32,其中授课 32 学时。 序号 标 题 学时 1 概述 1 2 覆膜技术 4 3 上光技术 4 4 模切与压痕 3 5 凹凸压印 2 6 烫印技术 3 7 复合技术 3 8 对裱与糊盒 1 9 平装书籍装订技术 5 10 精装书籍装订技术 4 11 其他形式的装订技术 2 总计 32 四、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30)%;中期考核()%;期末考核(7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10)%;作业(10)%;其他(10)% 五、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钱军浩,《印后加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年 10 月 参考资料: 1.魏瑞玲,《印后原理及工艺》,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 年 6 月 2.金银河,《印后加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年 9 月 3.王淮珠,《精、平装工艺及材料》,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 年 2 月
翁洁,《印后加工机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4.执笔人:李凯审核人:审批人:
4.翁洁,《印后加工机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 3 月 执笔人:李凯 审核人: 审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