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时间20世纪50年代 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成就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 意义 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导航 时间 20 世纪 50 年代 成就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 意义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 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 背 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1982年,我国通过了 表 20世纪 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 80年代 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导航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的新发展 背 景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 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表 现 20 世纪 80 年代 1982 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导航 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 ,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世纪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 0 年代 现 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 至21世 家尊重和 ”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 纪初 加强 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导航 表 现 20 世纪 90 年代 至 21 世 纪初 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 年和 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 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 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 加强 到 2010 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 宪法权威;推进 、 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 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中共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表现 十八大 一体建设;深化,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以来 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导航 表 现 中共 十八大 以来 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 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 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到颁布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立 法工作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大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 表现 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 确定的重大理论 似来 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 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 共同意愿
导航 表 现 中共 十八大 以来 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到颁布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立 法工作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2018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 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 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 共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