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1-5各县(区)月降雨量(2019年) 单位:毫米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雨城区 49.9 231.5 144 名山区 108 43.3 141.3 208 133.6 荥经县 9.1 121.1 113.1 汉源县 0.6 19.2 56.3 63.9 石棉县 63.6 6 100.6 天全县 5.9 27.5 49.1 156 210.2 芦山县 .2 11.5 159.7 宝兴县 34.5 10l4 124.2 1197 单位:毫米 7月 8月 10月 lI 12月 雨城区 4 610.5 183 1698 60.7 3.4 名山区 394.7 662.9 153.5 132.8 51.1 13.5 荥经县 414.1 汉源县 1794 86.4 178 石棉县 300.5 214.3 916 30.1 10.8 天全县 298.7 470.9 224.2 139.5 754 17.1 芦山县 79 27.3 宝兴县 195 361.2 59.2 784 26.3
综 合 - 4 - 1-5 各县(区)月降雨量(2019 年) 单位:毫米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雨城区 6 17 49.9 87.4 231.5 144 名山区 9.6 10.8 43.3 141.3 208 133.6 荥经县 0.6 9.1 31.4 57 121.1 113.1 汉源县 0.1 0.6 19.2 56.3 69.5 63.9 石棉县 0 0 12.7 63.6 89.6 100.6 天全县 15.9 27.5 49.1 115.6 210.2 163.1 芦山县 5.2 7.5 54.8 111.5 159.7 146.2 宝兴县 1.5 2.9 34.5 101.4 124.2 119.7 单位:毫米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雨城区 375.4 610.5 183.2 169.8 60.7 13.4 名山区 394.7 662.9 153.5 132.8 51.1 13.5 荥经县 260.3 414.1 136.8 83 21.6 1.8 汉源县 170.5 179.4 86.4 63.7 17.8 0.2 石棉县 300.5 214.3 91.6 30.1 10.8 0 天全县 298.7 470.9 224.2 139.5 75.4 17.1 芦山县 267.9 499.3 144.2 127.3 34 5 宝兴县 195 361.2 59.2 78.4 26.3 2.4
综合 1-6各县(区)日照时数(2019年) 单位:小时 1月 月 3月 4月 5月 6月 雨城区 279 71.3 名山区 50.4 114 荥经县 21.7 44.8 汉源县 140 124 86.8 石棉县 71.3 137.2 1054 74.4 天全县 21.7 39.2 68.2 芦山县 15.5 33.6 65.1 宝兴县 217 22.4 49.6 80.6 75 单位:小时 8月 9月 l1月 12月 雨城区 58.9 127.1 24.8 27.9 名山区 133.3 372 46.5 荥经县 65.1 39.5 37.2 15 34.1 汉源县 145.7 120.9 石棉县 1395 55.8 天全县 58.9 120.9 372 127.1 芦山县 52.7 17.8 34.1 49.6 宝兴县 1054 37.2
综 合 - 5 - 1-6 各县(区)日照时数(2019 年) 单位:小时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雨城区 27.9 50.4 71.3 123 74.4 78 名山区 31 50.4 71.3 114 68.2 81 荥经县 21.7 44.8 71.3 135 49.6 66 汉源县 96.1 140 124 180 86.8 87 石棉县 71.3 137.2 105.4 171 74.4 63 天全县 21.7 39.2 68.2 126 62 75 芦山县 15.5 33.6 62 105 65.1 72 宝兴县 217 22.4 49.6 96 80.6 75 单位:小时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雨城区 58.9 127.1 45 24.8 12 27.9 名山区 62 133.3 36 37.2 15 46.5 荥经县 65.1 139.5 45 37.2 15 34.1 汉源县 58.9 145.7 81 77.5 39 120.9 石棉县 49.6 139.5 72 55.8 27 62 天全县 58.9 120.9 39 37.2 75 127.1 芦山县 52.7 117.8 33 34.1 12 49.6 宝兴县 58.9 105.4 42 37.2 18 34.1
综合 1-7主要经济指标(2019年) 总量指标 指标 单位 增速(%) 2018年 2019年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 (万人) 153.39 153.04 -0.2 男性 (万人) 78.29 78.09 女性 (万人) 乡村人口 (万人) 85.11 城镇人口 (万人) 67.37 6793 0.8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154 154.1 0.06 城镇化率 46.85 48.37 1.52 劳动力(年末数) 就业人员数 (万人) 10406 第一产业 (万人) 48.54 46.59 第二产业 (万人) 第三产业 (万人) 33.5 34.33 2.5 国民经济核算 地区生产总值 6461049 7237917 8.0 第一产业 (万元) 858323 1280466 第二产业 (万元 3030005 2272048 7.8 2475157 2054896 建筑业 82218 228209 10.7 第三产业 (万元) 2572721 3685403 9.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41985 6984 78 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万元) 1701455 1934038 3.3 农业 (万元) 36955 1282224 5.9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164.31 165.3 0.6 农村用电量 (万千瓦时 76036 78293 造林面积 (千公顷) 18.15 21.21 16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主要财务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1235.13 1271.8 负债合计 (亿元) 866.95 881.8 所有者权益 (亿元) 368.18 38899 5.7 营业收入 (亿元) 533.59 597.99 利润总额 41.84 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万人) 4.5 4.38
综 合 - 6 - 1-7 主要经济指标(2019 年) 指标 单位 总量指标 增速(%) 2018 年 2019 年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 (万人) 153.39 153.04 -0.2 # 男性 (万人) 78.29 78.09 -0.2 女性 (万人) 75.09 74.94 -0.2 # 乡村人口 (万人) 86.02 85.11 -1.1 城镇人口 (万人) 67.37 67.93 0.8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154 154.1 0.06 城镇化率 (%) 46.85 48.37 1.52 劳动力(年末数) 就业人员数 (万人) 104.06 104.06 0 # 第一产业 (万人) 48.54 46.59 -4 第二产业 (万人) 22.02 23.14 5.1 第三产业 (万人) 33.5 34.33 2.5 国民经济核算 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6461049 7237917 8.0 第一产业 (万元) 858323 1280466 3.1 第二产业 (万元) 3030005 2272048 7.8 工业 (万元) 2475157 2054896 7.5 建筑业 (万元) 582218 228209 10.7 第三产业 (万元) 2572721 3685403 9.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41985 46984 7.8 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万元) 1701455 1934038 3.3 # 农业 (万元) 1136955 1282224 5.9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164.31 165.3 0.6 农村用电量 (万千瓦时) 76036 78293 3 造林面积 (千公顷) 18.15 21.21 16.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主要财务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1235.13 1271.8 3 负债合计 (亿元) 866.95 881.8 1.7 所有者权益 (亿元) 368.18 388.99 5.7 营业收入 (亿元) 533.59 597.99 12.1 利润总额 (万元) 32.64 41.84 28.2 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万人) 4.5 4.38 -2.7
综合 1-1续表 指标 单位 总量 量指标 速(%) 2018年 2019年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4643633 国有经济 162663 集体经济 (万元) 个体及私营经济 (万元) 1253892 10.9 房地产完成投资额 85276 住宅 (万元 550930 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2429073 2675982 10.2 对外经济贸易 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10507 65.3 出口总额 (万美元) 4676 进口总额 (万美元) 153 5832 279.7 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额 (万美元) 1028 1008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043 8.8 工资性收入 (元) 17978 19487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元) 19659 2l117 2食品烟酒支出 6643 8.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242 2工资性收入 6838 7493 家庭经营收入 (兀) 4536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ll117 12189 9.6 食品烟酒支出 3887 4223 8.6 教育和文化 专任教师数 普通高等学校 (人) 3199 3249 1.6 普通中学 (人) 5305 5527 小学 6059 在校学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 51388 58765 144 普通中学 69798 小学 (人) 85349 剧场、影剧院数 个 公共图书馆 个 0 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 千册、件 9942
综 合 - 7 - 1-1 续表 指标 单位 总量指标 增速(%) 2018 年 2019 年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万元) 4643633 _ 10.5 # 国有经济 (万元) 1626634 _ -15.7 集体经济 (万元) 6613 _ 12.9 个体及私营经济 (万元) 1253892 _ 10.9 房地产完成投资额 (万元) 852763 _ 3.4 # 住宅 (万元) 550930 _ 17.6 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2429073 2675982 10.2 对外经济贸易 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6356 10507 65.3 出口总额 (万美元) 4820 4676 -3 进口总额 (万美元) 1536 5832 279.7 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额 (万美元) 1028 1008 -1.9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32198 35043 8.8 # 工资性收入 (元) 17978 19487 8.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元) 19659 21117 7.4 # 食品烟酒支出 (元) 6643 7212 8.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3242 14586 10.1 # 工资性收入 (元) 6838 7493 9.6 家庭经营收入 (元) 4536 4900 8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元) 11117 12189 9.6 # 食品烟酒支出 (元) 3887 4223 8.6 教育和文化 专任教师数 普通高等学校 (人) 3199 3249 1.6 普通中学 (人) 5305 5527 4.2 小学 (人) 6059 6232 2.9 在校学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 (人) 51388 58765 14.4 普通中学 (人) 68020 69798 2.6 小学 (人) 88088 85349 -3.1 剧场、影剧院数 个 12 12 0 公共图书馆 个 9 9 0 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 千册、件 969 994.2 2.6
综合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全国分为省 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 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 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 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 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 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 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 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 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 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 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 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森林资源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木指 树木和竹子。森林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与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 气候等的总体。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我国一般以摄氏度(℃)为单位表示。气象观测的温度表是放在离地面约15米处 通风良好的百叶箱里测量的,因此,通常说的气温指的是离地面1.5米处百叶箱中的温度。其统计计算方法 为 月平均气温是将全月各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得 年平均气温是将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后除以12而得 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 深度。其统计计算方法为 月降水量是将全月各日的降水量累加而得。 年降水量是将12个月的月降水量累加而得 日照时数指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其统计方法与降水量相同。 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总和
综 合 - 8 - 主 要 统 计 指 标 解 释 行政区划 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 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 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 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 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 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 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 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 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 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 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 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 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 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 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 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 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森林资源 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木指 树木和竹子。森林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与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 气候等的总体。 气温 指空气的温度,我国一般以摄氏度(℃)为单位表示。气象观测的温度表是放在离地面约1.5米处 通风良好的百叶箱里测量的,因此,通常说的气温指的是离地面1.5米处百叶箱中的温度。其统计计算方法 为: 月平均气温是将全月各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得。 年平均气温是将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后除以12而得。 降水量 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 深度。其统计计算方法为: 月降水量是将全月各日的降水量累加而得。 年降水量是将12个月的月降水量累加而得。 日照时数 指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其统计方法与降水量相同。 人口数 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