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提示 长期以来,在海域滩涂权属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出现了一些不 正常的现象。有些部门擅自将海域滩涂的所有权确定给单位或个人; 有的用海单位直接向乡镇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购买、租用海域;有的 乡镇政府竟然公开“拍卖”海域,而海域滩涂的处置直接关系到渔民 的基本生存权利问题。通过一案例,就政府能否把养殖海域滩涂作为 土地批准岀让,海域滩涂的所有权性质以及政府在确定渔民赖以生存 的海域滩涂使用权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等进行评析
长期以来,在海域滩涂权属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出现了一些不 正常的现象。有些部门擅自将海域滩涂的所有权确定给单位或个人; 有的用海单位直接向乡镇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购买、租用海域;有的 乡镇政府竟然公开“拍卖”海域,而海域滩涂的处置直接关系到渔民 的基本生存权利问题。通过一案例,就政府能否把养殖海域滩涂作为 土地批准出让,海域滩涂的所有权性质以及政府在确定渔民赖以生存 的海域滩涂使用权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等进行评析。 案例提示
本案是因政府批准滩涂使用权转让侵害渔民权益而引起纠纷的较典型 案案例其主要问题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例评析 1海滩涂的所有权属性问题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产、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 涂等属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1984年落实“两濉”政策时, 各地也都明确规定:“海蜮和滩涂属国家所有,集体和社员对两濉只 用权和经营贛理有权,没有所有权。”《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二条和第三条明确忽 定海城滩涂属国家所有。本案中,省人民政府2001年11月26日作出的行政复议决 定书,在撤销市人民政府土地出让批复的同时认定两村的滩涂秘属于国家所有是 正确的。 2改府能否将水产养殖海域滩涂作为土地批复岀让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确认水面、濉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渔业法》第十 一条规定:“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的 使用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
本案是因政府批准滩涂使用权转让侵害渔民权益而引起纠纷的较典型 案例。其主要问题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海域滩涂的所有权属性问题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产、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 涂等属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1984年落实“两滩”政策时, 各地也都明确规定:“海域和滩涂属国家所有,集体和社员对两滩只 有 使 案 例 评 析 用权和经营管理有权,没有所有权。”《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二条和第三条明确规 定海域滩涂属国家所有。本案中,省人民政府2001年11月26日作出的行政复议决 定书,在撤销市人民政府土地出让批复的同时认定两村的滩涂秘属于国家所有是 正确的。 2.政府能否将水产养殖海域滩涂作为土地批复出让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渔业法》第十 一条规定:“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的, 使用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由本级
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许可其使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目前全国干地包 括对内陆水域、滩涂的养殖使用权都是以发放养殖证方式予以确认。而政府将养殖 海城滩涂作为土地,并按照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批复出让,属适用法律错误,导致 行 为违法。 3政府在依法审批“祖宗滩、祖宗海”等海城滩涂时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 为尊重“世代以海城滩涂养殖和捕捞为生”的历史现状,合理规范和管理该处海 城滩涂的养殖生产者,《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施行前, 已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养殖用海,符合海洋功能区 划的,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核准,可以将海域使用权确定绐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 者村民委员会,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用于养殖生产。”同时,为防止 “圈海”现象侵害渔民利益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xx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第二 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沿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据《海域使用 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应当优先承包给本集休经济组织成员 用于养殖生产,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 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也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本案中市人民政府和镇政府没有经 过 村 民
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许可其使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目前全国千地包 括对内陆水域、滩涂的养殖使用权都是以发放养殖证方式予以确认。而政府将养殖 海域滩涂作为土地,并按照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批复出让,属适用法律错误,导致 行 为违法。 3.政府在依法审批“祖宗滩、祖宗海”等海域滩涂时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 为尊重“世代以海域滩涂养殖和捕捞为生”的历史现状,合理规范和管理该处海 域滩涂的养殖生产者,《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施行前, 已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养殖用海,符合海洋功能区 划的,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核准,可以将海域使用权确定给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 者村民委员会,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用于养殖生产。”同时,为防止 “圈海”现象侵害渔民利益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第二 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沿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据《海域使用 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应当优先承包给本集休经济组织成员 用于养殖生产,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 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也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本案中市人民政府和镇政府没有经 过 × × 村 民 会议同意就与台商签订出售转让协议,违反了法定程序
没收渔船行政处罚的法律适用 2004年7月1日15时20分(伏季休渔期间),xx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所属的 渔政船在123°10'E、29°30N海坷巡航时,发现了一艘航行的拖网渔船,通过登 临检查发现,该船有涉嫌非法捕捞行为,经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立案。随 本后,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多方进行调查取证,初步查明:该渔船主张×在 案 情 2004年初至查获期间,在未取得渔业捕捞许可证情况下,擅自到渔场非法从事底 拖网作业,尤其是在伏季休渔期间擅自出海作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对此,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返航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该渔船以眢种理由拖延时 间,拒不回港接受调查处理。8月17日,渔政船在ⅹ×海域巡查时,发现了正在锚泊的该渔 船,但船名号已经被涂改。经查,发现船上载有新鲜的非法渔获物10吨,经请示主管领 导同意后将该船予以暂扣。 根据已查明的违法事实,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认定该渔船的行为已违反了《渔业法》第 十三条、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渔业法》第四十一条、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和 《渔业行政处罚规定》(1998年1月5日农业部第36号令发布)第四条的规定,拟给予没收 渔鱼获物10吨、罚款9万元、没收张xx渔船1艘的行政处罚,按规定将《行政处罚告知书》 送达张x×,并告知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请听证的权利。张xx表示愿意承担没收渔 获物和罚款的后果,但对没收渔船有异议,认为自己是主动回来接受处理的,不属于逃避 检查,并要求听证。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按规定组织听证会,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辨 意见并进行了复核,经集体研究后,维持原来的处罚决定
2004年7月1日15时20分(伏季休渔期间),××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所属的 渔政船在123°10′E、29°30′N海域巡航时,发现了一艘航行的拖网渔船,通过登 临检查发现,该船有涉嫌非法捕捞行为,经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立案。随 后,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多方进行调查取证,初步查明:该渔船船主张××在 2004年初至查获期间,在未取得渔业捕捞许可证情况下,擅自到渔场非法从事底 拖网作业,尤其是在伏季休渔期间擅自出海作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基 本 案 情 对此,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返航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该渔船以各种理由拖延时 间,拒不回港接受调查处理。8月17日,渔政船在××海域巡查时,发现了正在锚泊的该渔 船,但船名号已经被涂改。经查,发现船上载有新鲜的非法渔获物10吨,经请示主管领 导同意后将该船予以暂扣。 根据已查明的违法事实,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认定该渔船的行为已违反了《渔业法》第 二十三条、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渔业法》第四十一条、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和 《渔业行政处罚规定》(1998年1月5日农业部第36号令发布)第四条的规定,拟给予没收 渔获物10吨、罚款9万元、没收张××渔船1艘的行政处罚,按规定将《行政处罚告知书》 送达张××,并告知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请听证的权利。张××表示愿意承担没收渔 获物和罚款的后果,但对没收渔船有异议,认为自己是主动回来接受处理的,不属于逃避 检查,并要求听证。省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按规定组织听证会,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辨 意见并进行了复核,经集体研究后,维持原来的处罚决定
案例提示 没收渔船是一种严厉的渔业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法进行。通过 这一案例,主要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行使没收渔船行政处罚权的法律 依据和应具备或符合的法定条件,及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是否应按规定 将此案移送司法机构追究其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问题作了介绍和分析
没收渔船是一种严厉的渔业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法进行。通过 这一案例,主要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行使没收渔船行政处罚权的法律 依据和应具备或符合的法定条件,及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是否应按规定 将此案移送司法机构追究其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问题作了介绍和分析。 案例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