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归省/省份行辈/一目十行兴高采烈/兴未艾 B.康健慷慨思慕蓦然回首疏疏朗朗/书声琅琅 C.叨唠倗扰闭塞/塞翁失马装模作样/模模糊糊 D.优待/侍卫踊跃/风起云涌愧不敢当/惊心动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怠慢茂腾腾耐人寻味戛然而止 B.讫立宝塔山大彻大悟红旗飘飘 C.眼眶写包票叹为观止人情事故 D.振撼一股劲垂珠联珑汪洋恣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知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平常中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 随方就圆才是大彻大悟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 高的钢丝,表演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我以我心践 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4.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归省./省.份 行.辈/一目十行. 兴.高采烈/方兴.未艾 B.康.健/慷.慨 思慕./蓦.然回首 疏疏朗.朗/书声琅.琅 C.叨.唠/叨.扰 闭塞./塞.翁失马 装模.作样/模.模糊糊 D.优待./侍.卫 踊.跃/风起云涌. 愧.不敢当/惊心动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怠慢 茂腾腾 耐人寻味 戛然而止 B.讫立 宝塔山 大彻大悟 红旗飘飘 C.眼眶 写包票 叹为观止 人情事故 D.振撼 一股劲 垂珠联珑 汪洋恣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虽知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平常中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 随方就圆才是大彻大悟 ....。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 高的钢丝,表演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 ....,让人回味无穷。 C.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 ....左右。我以我心践 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4.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 分)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 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 讨论物价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 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 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改为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 前 C.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每年腊月二十五到次年的元宵,古黑的铜锣架就会在族人聚居的一座古老 而宽大的四合院子里支起来 ②因此,那时的我特别喜欢撞铜锣,能把祖上传下来的几种旋律敲得滚瓜烂 ③浙江老家过年时有撞铜锣的习俗 ④也敲去了我们许多清冷的时光。 ⑤那声声迭起的铜锣声,敲出了节日的气氛
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 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 讨论物价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 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__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 前。 C.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每年腊月二十五到次年的元宵,古黑的铜锣架就会在族人聚居的一座古老 而宽大的四合院子里支起来。 ②因此,那时的我特别喜欢撞铜锣,能把祖上传下来的几种旋律敲得滚瓜烂 熟。 ③浙江老家过年时有撞铜锣的习俗。 ④也敲去了我们许多清冷的时光。 ⑤那声声迭起的铜锣声,敲出了节日的气氛
⑥铜锣由一面一米余高的落地鼓和两大一小的三片铜质锣组成。 A.③⑥①⑤④② B.⑥①④⑤②③ C.③①⑥④⑤② D.⑥⑤④②③① 7.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春节、元宵节、清眀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 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我”少年时期到赵庄看 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 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ˆ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8.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7分) (1)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 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 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 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3分)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 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4分) ①往日牛郎常拭泪 ②山意冲寒欲放梅 ③喜见树前闹杏花 ④开门迎春春满院
⑥铜锣由一面一米余高的落地鼓和两大一小的三片铜质锣组成。 A.③⑥①⑤④② B.⑥①④⑤②③ C.③①⑥④⑤② D.⑥⑤④②③① 7.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 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我”少年时期到赵庄看 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 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8.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7 分) (1)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 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 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 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3 分)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 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4 分) ①往日牛郎常拭泪 ②山意冲寒欲放梅 ③喜见树前闹杏花 ④开门迎春春满院
A.春节 B.清明节 上联 上联:相逢马上纷桃雨 下联:抬头见喜喜事多 下联 C.七夕节 D.冬至节 上联 上联:岸容待腊将舒柳 下联:今宵织女欲过桥 下联 二、阅读探究(41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中。 9.赏析首联中的“辅”字和“望”字。(3分) 10.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怎样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米粽之忆 雷抒雁 ①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岀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 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A.春节 B.清明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相逢马上纷桃雨 下联:抬头见喜喜事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C.七夕节 D.冬至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岸容待腊将舒柳 下联:今宵织女欲过桥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探究(41 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赏析首联中的“辅”字和“望”字。(3 分) 10.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怎样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3 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 分) 米粽之忆 雷抒雁 ①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 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②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前几天,母亲就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 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 动物。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母亲 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 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③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母亲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 阴干在屋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糯米红红白白, 泡在瓷盆里;包粽子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 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 母亲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④端午的头天晩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 清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 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母亲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 哩!”我说:“不睡,我不困么。 ⑤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 开始打架。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 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 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粽子,母亲包的粽子 ⑥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 下五除二,穿衣蹬鞋,要跟父亲“趟露水”去 ⑦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 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麦子已一片
②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前几天,母亲就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 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 动物。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母亲 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 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③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母亲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 阴干在屋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糯米红红白白, 泡在瓷盆里;包粽子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 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 母亲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④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 清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 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母亲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 哩!”我说:“不睡,我不困么。” ⑤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 开始打架。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 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 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粽子,母亲包的粽子。 ⑥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 下五除二,穿衣蹬鞋,要跟父亲“趟露水”去。 ⑦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 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麦子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