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 王乃昌教授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 王乃昌 教授
●帕金森病( Parkison disease,PD)又名 震颤麻痹,是1817年 Parkison首先描述, 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 统变性病,主要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尤 其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 而使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而产生的 系列的临床表现:震颤、肌强直、运动 迟缓症状群,其病理上的主要变化是 在黑质纹状体变性的残留神经元胞浆内 出现特征性的嗜酸性包涵体,即Lewy小 体
⚫ 帕金森病(Parkison disease,PD)又名 震颤麻痹,是1817年Parkison首先描述, 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 统变性病,主要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尤 其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 而使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而产生的一 系列的临床表现:震颤、肌强直、运动 迟缓症状群,其病理上的主要变化是: 在黑质纹状体变性的残留神经元胞浆内 出现特征性的嗜酸性包涵体,即Lewy小 体
临床表现: ●本病目前尚无一种特异性诊断方法,主 要靠临床表现鉴别除外的方法进行诊断。 ●()临床特点: ●1、多为中老年人发病,病因不明,慢性 起病缓慢进展。 2、症状多自一侧上肢→同侧下肢→对侧 上肢→对侧下肢,呈N字型发展。 ●3、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强、运动 减少症状群
⚫ 一、临床表现: ⚫ 本病目前尚无一种特异性诊断方法,主 要靠临床表现鉴别除外的方法进行诊断。 ⚫ ㈠临床特点: ⚫ 1、多为中老年人发病,病因不明,慢性 起病缓慢进展。 ⚫ 2、症状多自一侧上肢→同侧下肢→对侧 上肢→对侧下肢,呈N字型发展。 ⚫ 3、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强、运动 减少症状群
●搓丸状静止性4-6H规律性震颤。 ●四肢呈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强。 随意运动减少,缓慢,凝滞步态,小步 面具脸 ●写字过小征,猿猴姿势,慌张步态等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油脂面,直立性低 血压,顽固性便秘等
⚫ 搓丸状静止性4-6Hz规律性震颤。 ⚫ 四肢呈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强。 ⚫ 随意运动减少,缓慢,凝滞步态,小步, 面具脸。 ⚫ 写字过小征,猿猴姿势,慌张步态等。 ⚫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油脂面,直立性低 血压,顽固性便秘等
●(辅助检查: 1、一般常规及脑水常规检査无异常。 2、颅脑CT、MRI无特征性改变。 ●3、脑水及尿中,多巴胺代谢产物减少。 ●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 SPECT) 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对诊断早 期PD甚有帮助,因其价格昂贵,目前尚 很少用于临床
⚫ ㈡辅助检查: ⚫ 1、一般常规及脑水常规检查无异常。 ⚫ 2、颅脑CT、MRI无特征性改变。 ⚫ 3、脑水及尿中,多巴胺代谢产物减少。 ⚫ 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 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对诊断早 期PD甚有帮助,因其价格昂贵,目前尚 很少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