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不同的典型铜器群·」」 這就是說楚國青铜器與楚國國诈一樣棉長·它跟西周晚 期以來的楚國歴史互爲表熹是當時歴史的見證· 目前可見的楚國青铜器主要有下列各類·包括:食器· 酒器·水器·樂器和兵器及其他類·数量超過一百五十件· 從下面列出的器種分類·更能反映楚國铜器的显富多樣· (1)樂器類:如鐘·辩·给篷 (2)食器類:如鼎、贵鼎·话鼎·斯·豫彝搭鼎·蓝、 薰家·豆 (3)水器類:如盤·浴缶·缶·西·盖孟·金鑑 (4)酒器類:如婷·壺 (5)兵器類:如戈·矛·劍·行戟 (6)其他類:如舟節、車節·量器 楚山 李雾<输東周時期的典型嗣器群>《古文字研究》第十九帽· 4
三楚國青铜器銘文的形體與詞彙 青铜器銘文的研究·過去将重點一直放在銘文字形 的隸定和語詞的泽藏上,這是最基本的工作·當碰到一篇 新材料·學術界首先要做的就是上远工作·然而·除了道 項基礎的工作·青铜器銘文研究遗可以有更贵阁的空間· 這亦是本文希望做到的·本論文研究重心在東周楚國铜器 銘文的「形體」與「詞囊」方面·。筆者主要從「形體」 與「詞彙」的角度對楚銘文的字形與語詞加以研究·探討, 以期由點及面·透過楚國青铜器銘文所反映的特徵作爲例 子,·揭示「形皚」與「铜彙」背後更带普通意養的語言文 字規律。 「形體」研究·顫名思菱自是以文字形體秸構爲主 要研究對象·道也是研究漠字不能迴避的重心所在·然而 對器銘年代所属及地域的分野适個基本的時、空版念,更 是所有銘文研究的基礎·形體結携的差異固然對上逃裸題 北京:中奉膏局·1992年·頁136· ·本文所言的裹周時代·探宽式·即始於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 至暴始皇减六☐·一统天下止(公元前221)·至於春秋殿题年 代的分野·大抵罐<史記六年表>将殿☐年代钉始於公元前 476·
能提供某些积息以作爲参考·但更重要的是器銘内容本身 所提供的訊息。例如銘文中出現的「王名」、「人名」~ 「歴史事件」、「紀年方式」和「器物形制」等·這都是 非常重要的線索,幫助我们将器皿的時空座標判断清楚。 單從文字结證來分析·有時未必能對準間題的癥結·得到 可德信的秸論·本文在撰寫之先·已把各種判别文字年代· 地域標誌的因案加以考意,了解不同因来在判别器物年 代·地域的重要意養·這從另一角度·確保本論文所输述 的楚器材料,足堪信賴·遁部份的成果镉辑成<楚國青铜 器糯年著錄表>(参附錄一)·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每種研 究方法皆有其優點及限制·如何用其菁華而篩其糟糠·道 也是本文希望能坚守的原則· 楚國青铜器銘文已是一套成熟記錄語言,並且行之有 年的符號系統•透通文字形體表層·承能其要傅達的乱息· 李學勤先生會說: 「古文字孕的研究德是從辨明文字的形體著手 的·因此有些學者主張古文字學應以字形的研究 爲主·甚至只限於字形的研究·其實,文字的形· 音、養三者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只研究形而不兼 頤音、菱·會篇我们的工作带來很大的局限性·」 6
5 確實,中園傅統語文學的著重點一直是形音養的互求·從 《說文解字》許慎的撰逃·已可印證此傅統的源遠流長· 這也正說明漢字作爲表意性質的文字,·在創造伊始·已把 「形瞪」與「意養」紧密的秸合在一起。我们今天能探本 湖源,認藏許多雕讖甚或已被遗忘了的古文字,很大程度 是利用了文字「形」「表」相槃的特點·本文在「铜彙」 部分對禽猷、犧牲·宜·孔·用等铜的論逃·正是利用漠 字這種特點而進行的·故此·漢字形音義三者的秸合·是 有效的記錄語言的保證·然而·三者的雨係到底是一種什 麼樣的關係?遣個問題已超出單單研究字形的文字學範 酵,而是要在更廣阁的語言學领域中得到解答·而道亦是 一個頗值得仔細思考的裸題· 語言中最小的、可以覆立運用的表意單位是铜,而 研究青铜器銘文的形體桔博·除了更能了解漢字發展的流 變外·亦希望能正確解開「形體」背後所代表「語詞」的 意義·因爲詞養在屉史的長河中發展·常會出現其内商的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北京:中華膏局,1985年5月·頁8· 7
演燮。譬如:詞養的周延意養,透過「擴大」、「縮小」、 或「引申」·會不断的更替·而變化的方式更不是後代的 模式所能涵羞的。本文在詞棠部分想做的工作,一方面是 考察楚銘文語詞的具體意義,同時亦希望,透過研究具體 的語詞,了解古人如何用形體去記錄語言:以及詞語在歴 史長河中是怎樣演變的?這種變化對文字形瞪有什麼意 義?進而解答漢字形、音、義三者的關係該怎樣理解。上 迹疑問·均爲本文欲解開的醚團·希望提出個人想法·以 就正於方家· ·王率《圳粘學原理》·北京:中国圆僚廣播出版社·1996年·頁3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