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本章要求 (1)熟悉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 (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 (3)掌握不同类型投资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本章重点 (1)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和计算 (2)净现值和净年值的概念和计算 (3)基准收益率的概念和确定 (4)净现值与收益率的关系 (5)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和计算 (6)借款偿还期的概念和计算 (7)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的含义和计算 (8)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 ※本章难点 (1)净现值与收益率的关系(2)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和计算 (3)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
第四章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 本章要求 (1)熟悉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 (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 (3)掌握不同类型投资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 本章重点 (1)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和计算 (2)净现值和净年值的概念和计算 (3)基准收益率的概念和确定 (4)净现值与收益率的关系 (5)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和计算 (6)借款偿还期的概念和计算 (7)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的含义和计算 (8)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 ※ 本章难点 (1)净现值与收益率的关系(2)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和计算 (3)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
第四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1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资收益率 态投资回收期 借款偿还期 静态评价指标 债能力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项目评价指标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 动态评价指标 净现值率 净年值 动态投资回收 期
第四章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1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投资收益率 动态投资回收 期 静态评价指标 项目评价指标 静态投资回收期 内部收益率 动态评价指标 偿债能力 借款偿还期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净现值 净现值率 净年值
第四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静态评价指标 (一)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1.投资回收期(Pt):用项目各年的净收益来回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期限 原理公式: (CI-CO)=O 实用公式 (1)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均相同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项目投入的全部资金;A为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即A=(CI-CO (2)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不相同时,计算公式为: P=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 当年的净现金流量 评价准则:Pt<Pe,可行;反之,不可行 2.投资收益率(E):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值 E ×1009 (1)当K为总投资,NB为正常年份的利润总额,则E称为投资利润率; (2)当K为总投资,NB为正常年份的利税总额,则E称为投资利税率 评价准则:EFc,可行;反之,不可行
第四章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一、静态评价指标 (一)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1. 投资回收期(Pt):用项目各年的净收益来回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期限 原理公式: 实用公式 (1)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均相同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为项目投入的全部资金;A为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即 A= (2)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不相同时,计算公式为: 评价准则:Pt≤Pc,可行;反之,不可行 2. 投资收益率(E):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值 (1)当K为总投资,NB为正常年份的利润总额,则E称为投资利润率; (2)当K为总投资,NB为正常年份的利税总额,则E称为投资利税率。 评价准则:E≥Ec,可行;反之,不可行。 = − = Pt t CI CO 0 ( ) 0 A I Pt = CI CO t ( − ) 当年的净现金流量 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 Pt =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 = 100% K NB E
第四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二)清偿能力分析指标 1.财务状况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建设投资国内借款偿还期(Pd) 原理公式:a R =0 上式中:Id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本金和建设期利息 Rt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包括税后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还款额 在实际工作中,借款偿还期可直接根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或借款偿还计划表推算,其具 体推算公式如下 P=(借款偿还后出现盈余的年份数-D+当年应偿还借款额 当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额 评价准则:满足贷款机构的要求时,可行;反之,不可行
第四章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二)清偿能力分析指标 1. 财务状况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 建设投资国内借款偿还期(Pd) 原理公式: 上式中:Id—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本金和建设期利息 Rt—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包括税后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还款额 在实际工作中,借款偿还期可直接根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或借款偿还计划表推算,其具 体推算公式如下: 评价准则:满足贷款机构的要求时,可行;反之,不可行。 = = Pd t d Rt I 0 当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额 当年应偿还借款额 Pd =(借款偿还后出现盈余的年份数−1)+
第四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3利息备付率 利息备付率也称已获利息倍数,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税息前 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费用的比值。其计算式为: 利息备付率 税息前利润 当期应付利息费用 式中:税息前利润=利润总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 当期应付利息:指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评价准则:利息备付率应当大于2。否则,表示项目的付息能力保障程度不足 4.偿债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 额的比值。其计算式为: 偿债备付率=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 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式中: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包括可用于还款的折旧和摊销,成本中列支的利息费用, 可用于还款的税后利润等; 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包括当期应还贷款本金额及计入成本的利息。 评价准则:正常情况应当大于1,且越高越好。当指标小于1时,表示当年资金来源 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需要通过短期借款偿付已到期债务
第四章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3. 利息备付率 利息备付率也称已获利息倍数,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税息前 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费用的比值。其计算式为: 式中:税息前利润=利润总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 当期应付利息:指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评价准则:利息备付率应当大于2。否则,表示项目的付息能力保障程度不足 4. 偿债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 额的比值。其计算式为: 式中: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包括可用于还款的折旧和摊销,成本中列支的利息费用, 可用于还款的税后利润等; 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包括当期应还贷款本金额及计入成本的利息。 评价准则:正常情况应当大于1,且越高越好。当指标小于1时,表示当年资金来源 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需要通过短期借款偿付已到期债务。 当期应付利息费用 税息前利润 利息备付率 = 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 偿债备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