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学科必修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16学时0.5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16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 身经历,使学生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技术的 设计、制作和评价,以及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着 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 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 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这门课程在大学的开设是为了让有志当中学信 息技术教师的学生,通过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体验与设计,了解 和熟悉中学生综合素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为了让学生学习时真正理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 课程的性质和理念,课程教学时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并掌握各不同学段 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相应的评价设计,掌握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设 计并达到设计实训要求。 三、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基础、中学信息技 术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等相关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学科必修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 考核方式: 考查 总学时、学分: 16 学时 0.5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 16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 身经历,使学生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技术的 设计、制作和评价,以及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着 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 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 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这门课程在大学的开设是为了让有志当中学信 息技术教师的学生,通过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体验与设计,了解 和熟悉中学生综合素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为了让学生学习时真正理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 课程的性质和理念,课程教学时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并掌握各不同学段 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相应的评价设计,掌握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设 计并达到设计实训要求。 三、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基础、中学信息技 术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等相关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理解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理念;熟悉中学 信息技术实践活动,掌握中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的教学特点。 课程难点:熟悉掌握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教学特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程采用基于网络的项目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合作学习并亲自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结果以学生小组 的活动设计展示为学习结果,并要求对活动展示给出互评、自评和教 师评价。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是基于小组合作探 究学习,依托项目任务实践,以过程性和自主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 学模式。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项目介绍(实践1学时) 1.教学内容 (1)项目式教学实训课的要求与案例 (2)学生项目评价介绍(参照模板见附件) 2.重点、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项目式教学实训课的要求:学生项目评价介绍 (2)教学难点:理解项目式教学实训课的要求:如何进行学生项目评价 第二章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内容(实践9学时) 1.教学内容 学生从下表中选择至少三个主题活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于 项目的教学设计,并给出相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案。 初中信息技术设计制作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活动主题 简要说明 1.组装我的计算 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掌握进制与编码,了解计算机的特 点,认识常见的智能终端: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构成、开源软
课程重点:理解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理念;熟悉中学 信息技术实践活动,掌握中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的教学特点。 课程难点:熟悉掌握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教学特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程采用基于网络的项目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合作学习并亲自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结果以学生小组 的活动设计展示为学习结果,并要求对活动展示给出互评、自评和教 师评价。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是基于小组合作探 究学习,依托项目任务实践,以过程性和自主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 学模式。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项目介绍(实践 1 学时) 1.教学内容 (1)项目式教学实训课的要求与案例 (2)学生项目评价介绍(参照模板见附件) 2.重点、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项目式教学实训课的要求;学生项目评价介绍 (2)教学难点:理解项目式教学实训课的要求;如何进行学生项目评价 第二章 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内容(实践 9 学时) 1.教学内容 学生从下表中选择至少三个主题活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于 项目的教学设计,并给出相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案。 初中信息技术设计制作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活动主题 简要说明 1.组装我的计算 机 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掌握进制与编码,了解计算机的特 点,认识常见的智能终端;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构成、开源软
件的发展等。认识计算机这类智能终端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 响,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 2.组建家庭局域 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了解因特网对社 网 会的影响:熟悉IP地址和域名的组成、类型以及发展趋势,理解 P地址、网址和域名三者的对应关系:认识常见的网络类型,熟 悉常用的网络设备,利用无线路由器组建无线局域网。增强健康、 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增强信息意识 与信息社会责任。 3.数据的分析与 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思路和方法,根据主题 处理 开展数据调查,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编辑加工和处理调查 数据,建立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反映的现象和事实,编写数据分 析报告。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计算思维 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 4.我是平面设计 了解数字图形图像的分类和特点,认识图像分辨率与输入、显示、 师 输出分辨率的关系以及图像颜色深度、色彩与图像文件大小的关 系,掌握图像的常用存储格式及其格式转换,图像压缩的必要性 及其主要压缩方法,图层、通道、滤镜、路径、蒙版的综合应用。 形成二维平面设计的能力和意识,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 5.二维三维的任 使用纸模型软件将三维建模软件生成的立体图案,转化成为二维 意变换 的平面打印机可以打印的平面图纸,并且通过折纸粘贴等方式制 作立体模型。了解三维和二维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三维打印和 纸模型粘接这两种构建三维形体的方式,体会不同工艺之间的区 别和联系,并且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工艺。 6.制作我的动画 认识视频和动画文件的格式,了解视频的含义以及动画的基本原 片 理,了解视频和动画的主要应用领域,掌握动画的制作流程,能 根据主题制作简单的视频和动画作品。了解动画的应用及发展前 景,学习简单的动画软件,体验动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 7.走进程序世界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熟悉程序设计语言的用法,掌 握常量、变量、函数等基本概念,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知 道人与计算机解决问题方法的异同,尝试编写、调试程序。激发 编程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计算思维的内涵, 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 8.计算机做科学 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传感器实时采集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记录 实验 在数据库中:对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分析,验证之前的假设,甚至 发现新的规律,初步感受大数据时代的研究方法,提高探究真实 问题、发现新规律的能力。 9.体验物联网 通过常见的开源硬件和电子模块,利用免费的物联网云服务,搭 建各种物联网作品,如校内气象站、小鸡孵化箱等项目,体验物 联网的应用。理解物联网的原理,熟悉常见的传感器编程方法, 掌握物联网信息传输的常见方法,培养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提 升综合素质。 10.开源机器人 通过常见的电子模块,用3D打印或者激光切割等方式自制各种结
件的发展等。认识计算机这类智能终端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 响,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 2.组建家庭局域 网 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了解因特网对社 会的影响;熟悉 IP 地址和域名的组成、类型以及发展趋势,理解 IP 地址、网址和域名三者的对应关系;认识常见的网络类型,熟 悉常用的网络设备,利用无线路由器组建无线局域网。增强健康、 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增强信息意识 与信息社会责任。 3.数据的分析与 处理 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思路和方法,根据主题 开展数据调查,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编辑加工和处理调查 数据,建立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反映的现象和事实,编写数据分 析报告。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计算思维 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 4.我是平面设计 师 了解数字图形图像的分类和特点,认识图像分辨率与输入、显示、 输出分辨率的关系以及图像颜色深度、色彩与图像文件大小的关 系,掌握图像的常用存储格式及其格式转换,图像压缩的必要性 及其主要压缩方法,图层、通道、滤镜、路径、蒙版的综合应用。 形成二维平面设计的能力和意识,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 5.二维三维的任 意变换 使用纸模型软件将三维建模软件生成的立体图案,转化成为二维 的平面打印机可以打印的平面图纸,并且通过折纸粘贴等方式制 作立体模型。了解三维和二维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三维打印和 纸模型粘接这两种构建三维形体的方式,体会不同工艺之间的区 别和联系,并且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工艺。 6.制作我的动画 片 认识视频和动画文件的格式,了解视频的含义以及动画的基本原 理,了解视频和动画的主要应用领域,掌握动画的制作流程,能 根据主题制作简单的视频和动画作品。了解动画的应用及发展前 景,学习简单的动画软件,体验动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 7.走进程序世界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熟悉程序设计语言的用法,掌 握常量、变量、函数等基本概念,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知 道人与计算机解决问题方法的异同,尝试编写、调试程序。激发 编程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计算思维的内涵, 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 8.计算机做科学 实验 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传感器实时采集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记录 在数据库中;对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分析,验证之前的假设,甚至 发现新的规律,初步感受大数据时代的研究方法,提高探究真实 问题、发现新规律的能力。 9.体验物联网 通过常见的开源硬件和电子模块,利用免费的物联网云服务,搭 建各种物联网作品,如校内气象站、小鸡孵化箱等项目,体验物 联网的应用。理解物联网的原理,熟悉常见的传感器编程方法, 掌握物联网信息传输的常见方法,培养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提 升综合素质。 10.开源 机器人 通过常见的电子模块,用 3D 打印或者激光切割等方式自制各种结
初体验 构件,结合开源硬件,设计有行动能力的机器人。初步了解仿生 学,分析生物的过程和结构,并把得到的分析结果用于机器人的 设计,体验跨学科学习。 2.重点、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活动设计 (2)教学难点: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活动设计、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中评价设计 第三章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内容 (实践6学时) 1.教学内容 学生从下表中选择至少两个主题活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于 项目的教学设计,并给出相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设计制作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二维码已经布满生活的各个角落,通过3D打印得到一个立体、 1.3D打印技术应用 真实的二维码。处理学生自己的微信号二维码图片,进行切片分 层、设置参数、打印和后处理工序。 设计方案实地考察家乡的湿地、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对 2.设计家乡生态环境 当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情况进行研究,采访当地居民了解自然生 考察及生态旅游视频 态环境变化,提出保护建议;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设 网站 计开展生态旅游的方案,在一些景点进行生态旅游的导览和讲解 服务,增强热爱家乡、保护家乡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农业基地、科技馆等教育基地, 3. 设计走进社会实 实地考察和收集文献了解教育基地的详细信息,认识和感受古今 践基地活动微视频电 中外人文科技领域文明和成果。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科学 子板报 素养和艺术素养。 语音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语音输 4.语音识别技术在生 入技术较成熟。收集语音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及实现语 活中的应用 音识别的具体产品: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实现语音识别技术产品的 功能,并阐述实现原理:探究一种语音识别技术的优化语言模型。 收集信息了解生涯规划常识,进行相关心理测试,多种途径调查 5.高中生生涯规划交 了解自己的理想职业,进行职业体验,整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流平台 并对其他同学的生涯规划提出建议,提升规划意识,积极为今后 人生发展做好准备。 2.重点、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活动设计 (2)教学难点: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评价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活动设计
初体验 构件,结合开源硬件,设计有行动能力的机器人。初步了解仿生 学,分析生物的过程和结构,并把得到的分析结果用于机器人的 设计,体验跨学科学习。 2.重点、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活动设计 (2)教学难点: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活动设计、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中评价设计 第三章 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内容 (实践 6 学时) 1.教学内容 学生从下表中选择至少两个主题活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于 项目的教学设计,并给出相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设计制作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1.3D 打印技术应用 二维码已经布满生活的各个角落,通过 3D 打印得到一个立体、 真实的二维码。处理学生自己的微信号二维码图片,进行切片分 层、设置参数、打印和后处理工序。 2.设计家乡生态环境 考察及生态旅游视频 网站 设计方案实地考察家乡的湿地、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对 当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情况进行研究,采访当地居民了解自然生 态环境变化,提出保护建议;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设 计开展生态旅游的方案,在一些景点进行生态旅游的导览和讲解 服务,增强热爱家乡、保护家乡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3. 设计走进社会实 践基地活动微视频电 子板报 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农业基地、科技馆等教育基地, 实地考察和收集文献了解教育基地的详细信息,认识和感受古今 中外人文科技领域文明和成果。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科学 素养和艺术素养。 4.语音识别技术在生 活中的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语音输 入技术较成熟。收集语音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及实现语 音识别的具体产品;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实现语音识别技术产品的 功能,并阐述实现原理;探究一种语音识别技术的优化语言模型。 5.高中生生涯规划交 流平台 收集信息了解生涯规划常识,进行相关心理测试,多种途径调查 了解自己的理想职业,进行职业体验,整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并对其他同学的生涯规划提出建议,提升规划意识,积极为今后 人生发展做好准备。 2.重点、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活动设计 (2)教学难点: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评价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活动设计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学时 第一章 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项目介绍 1 第二章 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内容 9 第二章 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内容 6 总计 16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成绩构成 平时学习成绩40%+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60%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参考: [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2017年9月25日以教材(2017)4 号文发布。 [2]《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叶平,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潘洪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2008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学时 第一章 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项目介绍 1 第二章 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内容 9 第二章 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实训内容 6 总计 16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成绩构成 平时学习成绩 40%+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60%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参考: [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 2017 年 9 月 25 日以教材〔2017〕4 号文发布。 [2]《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叶平,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潘洪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2008 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