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松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成绩: 、语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怦怦(peng敏斜(j)黄晕(yun)粗糙(cao) p|B.栖息(x)菡萏(dn)脸颊i)应和(yng) C.着落(zhuo)蜷伏(quan)归泊(bo)枯涸(he) D祷告(do)荫蔽(yin)匿笑(mi)霎时(sh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熬过信服分岐各得其所B、委屈瘫痪诀别喜出忘外 c、央求摒息轮番整妆待发D、匿笑沐浴祷告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4、下面句子中笔画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 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5、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分)
1 古田县松吉中学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3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分) A.怦.怦(pēng) 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 B.栖.息(xī)菡萏.(dàn)脸颊.(jiá)应.和(yīng) C.着.落(zhuó)蜷.伏(quán)归泊.(bó) 枯涸.(hé) D.祷.告(dǎo) 荫.蔽(yìn) 匿.笑(nì) 霎.时(sh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 、熬过 信服 分岐 各得其所 B、委屈 瘫痪 诀别 喜出忘外 C 、央求 摒息 轮番 整妆待发 D、匿笑 沐浴 祷告 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 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4、下面句子中笔画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2 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 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5、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2 分) 考室 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 罩着我。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6、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不亦说乎(愉快)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B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逾矩(越过规矩) C.是知也(知道)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叶(凋谢) D.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7、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12分) (1)冰心,原名,她受(国家)诗人 的影响,创作了诗集《繁 星》 》。2分 (2)《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并 称为“四书”。2分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6)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7)朱自清在散文《春》中用了一组优美的排比句来描写春花的色彩斑斓之美 8、名著园地。(3分)
2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 罩着我。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6、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不亦说.乎( 愉快 ) 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 B.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 逾矩(越 ....过规..矩.). C. 是知.也(知道)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叶(凋谢 ) D.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7、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12 分) (1)冰心,原名 ,她受 (国家)诗人 的影响,创作了诗集《繁 星》《 》。2 分 (2)《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 》《 》并 称为“四书”。2 分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6)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 。 (7)朱自清在散文《春》中用了一组优美的排比句来描写春花的色彩斑斓之美 “ , , ” 8、名著园地。(3 分)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 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请分别说出 下列寓言的寓意 (1)《蚯蚓和狐狸》 (2)《两只口袋 (3)《衔肉的狗》 9、感受自然综合性练习(6分) 寒来署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 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 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 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为这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1分)。 (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2分) (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二)第二环节 (三)第三环节 (四)第四环节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有苏东坡、杜甫、李白等著名 文人的诗词为证。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3分)。 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夏秋冬 3
3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 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请分别说出 下列寓言的寓意。 (1)《蚯蚓和狐狸》: (2)《两只口袋》: (3)《衔肉的狗》: 9、、感受自然综合性练习(6 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 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 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 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1 分)。 (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2 分)。 (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二)第二环节: (三)第三环节: (四)第四环节: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有苏东坡、杜甫、李白等著名 文人的诗词为证。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3 分)。 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夏: 秋: 冬:
文言文阅读(14分)《论语十则》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 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识(zhi):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2分) (1)【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 (3)【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3分)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 所获得的启示。(3分)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10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
4 二、文言文阅读(14 分)《论语十则》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 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 识(zhì):记住。 ② 厌:满足。③ 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 及:赶上,追上。 ⑤ 鄙夫:鄙陋浅薄的人。 ⑥ 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2 分) (1)【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 (3)【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3 分)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 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 分)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 分)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 所获得的启示。(3 分)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10 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
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 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 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盞,微徼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6、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D)(2分) 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B、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好像日本看护妇 实在是太秀气了 17、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 方位的词语。(3分) 18、请对“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育黑,树尖上顶着一喾白花,好像日本看 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句话进行简要赏析。(3分) 19、“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表达作者 怎样的情感?(2分) (二)后母的三巴掌(13分)
5 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 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 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了! 16、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 D )(2 分) A、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B、 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 好像日本看护妇 D、 实在是太秀气了 17、 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 方位的词语。(3 分) 18、 请对“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 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句话进行简要赏析。(3 分) 19、“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表达作者 怎样的情感?(2 分) (二)后母的三巴掌(1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