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古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命卷人:古老传说 (总分:100分其中卷面5分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24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6分)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夏洛总是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上,冬梅好言用《论语》十二章》中 孔子所说的两句话劝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 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巢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与轻风流水应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巢 酝酿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2分)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4分) 《朝花夕拾》是一本集,原名《 》,后更名为《朝花夕拾》。在 》一文中鲁迅针对“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批判,揭 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 4.近日,市文明办、市网宣办联合开展了“文明创建在行动”网络媒体“宣城行” 采访活动。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2)下面是某同学为文明创建活动制作的宣传图片,请你根据图①示例,给图 图②③分别拟一句恰当的话。(2分) 老师您 第1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8 页 古泉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命卷人:古老传说 (总分:100 分 其中卷面 5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24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6分) (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⑵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⑶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⑷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⑸夏洛总是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上,冬梅好言用《论语》十二章》中 孔子所说的两句话劝说:“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8 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 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 kē巢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 kē巢 酝酿. 应和. ,.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2 分)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2 分)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 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4 分)。 《朝花夕拾》是一本 集,原名《 》,后更名为《朝花夕拾》。在 《 》一文中鲁迅针对“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批判,揭 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 4.近日,市文明办、市网宣办联合开展了“文明创建在行动”网络媒体“宣城行” 采访活动。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完成下面的任务。(6 分)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 分) (2) 下面是某同学为文明创建活动制作的宣传图片,请你根据图示例,给图 图分别拟一句恰当的话。(2 分 )
七年级语文 ①见到老师要问好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活动感受。其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我们的城市变美了,在欣赏美丽的风景时,让人们总有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 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乐章:阳光灿烂,是大自然露出的最温馨的微笑:星光 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祝福 、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共13分)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 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 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 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 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 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 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 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 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 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 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 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 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 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 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竞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 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 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自色的花高洁,紫 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 说明理由。(3分) 6、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 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4分) 7、末段划线句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3分) 8、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 结合结尾段中的内容具体说明。(3分) 第2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8 页 见到老师要问好 , .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活动感受。其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 分) 我们的城市变美了,在欣赏美丽的风景时,让人们总有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 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乐章;阳光灿烂,是大自然露出的最温馨的微笑 ;星光 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祝福。 二、阅读理解(41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5-8 题。(共 13 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 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 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 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 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 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 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 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 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 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 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 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 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 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 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 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 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 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 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5、“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 说明理由。(3 分) 6、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 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4 分) 7、末段划线句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3 分) 8、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 结合结尾段中的内容具体说明。(3 分)
七年级语文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3分 父亲 ①“嘭”,又是一声,地上顿时晶灿灿的一片。大大小小的碎玻璃碴子好像无 数只眼睛惊恐地望着面前发生的一切 ②这是摔碎的第几只玻璃杯子,第几次发火,吴亮自己也说不清了。只是觉得 淸胸膛里都是火,那火像一头雄狮拱撞着他,让他坐立不安。 长总是一声不吭,拿起笆斗,蹲在地上,默默地将一地 碎玻璃碴子冖片片地捡起来,放进笆斗里,然后拿岀去倒在院子的墙角里。那里碎 玻璃碴子已经堆积得像个小山。 ④两年了,整整两年了,七百三十多个日日夜夜,每一个都好像是漫长的一个 世纪。吴亮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早晨,就在那个早晨,当他和工友们一起下到井下的 时候,突然“轰”的一声,他只觉得眼睛一热,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醒 来的时候,已经是七天七夜之后的事了。 ⑤这次煤窑瓦斯爆炸事件夺去了整整77条矿工的生命,同村出来打工的伙计只 有他侥幸活了下来,但眼睛却失明了。吴亮拿着矿上补偿的5万块钱回到了老家, 可不出一年,为治眼病便花了个精光。家里一贫如洗,再也没有了换眼角膜的费用 除非能找到免费的角膜,否则,吴亮将从此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一生。 ⑥面对一地的碎玻璃碴,父亲像往常一样,默默地蹲下,弯下那早已变得弯曲 的腰,伸出柴棒一样瘦削的手,五指上全是一道道玻璃划破的伤痕,一片一片, 拾着那些刺眼的碎片,然后拿出去倒在院子的墙角的玻璃堆里。然后,默默地回到 屋里,久久地望着面前这个他越来越不认得的儿子,一句话也说不出。 ⑦ 文次与往常不同的是 久久地站 L之后,突然脸上现出 了笑容,像夜行的人突然发现面前点亮了一盏灯,像饥饿的人得到一块面包。父亲 再次看了一眼吴亮,然后慢慢转过身,坚定地走出屋子。 ⑧天黑了,父亲像蒸发了似的不见了。吴亮跌跌撞撞满村子里找爹,可谁也没 有爹的消息。吴亮恨啊,自己从小没了娘,现在在他最需要爹的时候爹却抛弃他走 了。吴亮不吃不喝地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整日在家以泪洗面,心里焦躁不安。他开 始后悔自己不该当着爹的面摔杯子砸碗,不该对爹大吼大叫,不该……可这一切都 晚了 ⑨吴亮迷迷糊糊地睡着,突然听到有人叫他,是县医院来的大夫让他去做眼科 手术。吴亮不相信天上会有掉馅饼的事。可大夫们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是真的,是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捐献的眼角膜,而且告诉他,等他的眼睛复明了,那个人会 主动来见他 ⑩吴亮当天就做了手术。蒙着纱布的吴亮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早一刻揭开 纱布,第一眼看到捐献眼角膜的那个人。昊亮在心里想象着,那个捐献眼角膜的人 该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人,他要感谢他,他要和他握手,告诉他,自己今后甘愿 辈子为他做牛做马 ①盼望着盼望着,揭开纱布的日子终于到了。吴亮的心里太激动了,当医生告 诉他可以睁开眼了,那一刻他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他慢慢地睁开眼,早早伸出的手 僵在了半空中。因为他清清楚楚地看到、听到,站在面前的那个两眼都缠着厚厚的 纱布的恩人居然喊了一声“儿呀,你能看见东西了吗?” ◎“扑通”一声,吴亮重重地跪倒在地。散发着药水的病房里久久回荡着一个男子 呜呜”的哭泣声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2分) 10、请说说②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第3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8 页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9—12 题。(13 分) 父 亲 ①“嘭”,又是一声,地上顿时晶灿灿的一片。大大小小的碎玻璃碴子好像无 数只眼睛惊恐地望着面前发生的一切。 ②这是摔碎的第几只玻璃杯子,第几次发火,吴亮自己也说不清了。只是觉得 满胸膛里都是火,那火像一头雄狮拱撞着他,让他坐立不安。 ③每次发过火之后,父亲总是一声不吭,拿起笆斗,蹲在地上,默默地将一地 碎玻璃碴子一片片地捡起来,放进笆斗里,然后拿出去倒在院子的墙角里。那里碎 玻璃碴子已经堆积得像个小山。 ④两年了,整整两年了,七百三十多个日日夜夜,每一个都好像是漫长的一个 世纪。吴亮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早晨,就在那个早晨,当他和工友们一起下到井下的 时候,突然“轰”的一声,他只觉得眼睛一热,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醒 来的时候,已经是七天七夜之后的事了。 ⑤这次煤窑瓦斯爆炸事件夺去了整整 77 条矿工的生命,同村出来打工的伙计只 有他侥幸活了下来,但眼睛却失明了。吴亮拿着矿上补偿的 5 万块钱回到了老家, 可不出一年,为治眼病便花了个精光。家里一贫如洗,再也没有了换眼角膜的费用。 除非能找到免费的角膜,否则,吴亮将从此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一生。 ⑥面对一地的碎玻璃碴,父亲像往常一样,默默地蹲下,弯下那早已变得弯曲 的腰,伸出柴棒一样瘦削的手,五指上全是一道道玻璃划破的伤痕,一片一片,捡 拾着那些刺眼的碎片,然后拿出去倒在院子的墙角的玻璃堆里。然后,默默地回到 屋里,久久地望着面前这个他越来越不认得的儿子,一句话也说不出。 ⑦然而,这次与往常不同的是,父亲在久久地站了一会儿之后,突然脸上现出 了笑容,像夜行的人突然发现面前点亮了一盏灯,像饥饿的人得到一块面包。父亲 再次看了一眼吴亮,然后慢慢转过身,坚定地走出屋子。 ⑧天黑了,父亲像蒸发了似的不见了。吴亮跌跌撞撞满村子里找爹,可谁也没 有爹的消息。吴亮恨啊,自己从小没了娘,现在在他最需要爹的时候爹却抛弃他走 了。吴亮不吃不喝地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整日在家以泪洗面,心里焦躁不安。他开 始后悔自己不该当着爹的面摔杯子砸碗,不该对爹大吼大叫,不该……可这一切都 晚了。 ⑨吴亮迷迷糊糊地睡着,突然听到有人叫他,是县医院来的大夫让他去做眼科 手术。吴亮不相信天上会有掉馅饼的事。可大夫们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是真的,是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捐献的眼角膜,而且告诉他,等他的眼睛复明了,那个人会 主动来见他。 ⑩吴亮当天就做了手术。蒙着纱布的吴亮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早一刻揭开 纱布,第一眼看到捐献眼角膜的那个人。昊亮在心里想象着,那个捐献眼角膜的人 该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人,他要感谢他,他要和他握手,告诉他,自己今后甘愿一 辈子为他做牛做马。 ○11 盼望着盼望着,揭开纱布的日子终于到了。吴亮的心里太激动了,当医生告 诉他可以睁开眼了,那一刻他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他慢慢地睁开眼,早早伸出的手 僵在了半空中。因为他清清楚楚地看到、听到,站在面前的那个两眼都缠着厚厚的 纱布的恩人居然喊了一声“儿呀,你能看见东西了吗?” ○12 “扑通”一声,吴亮重重地跪倒在地。散发着药水的病房里久久回荡着一个男子 “呜呜”的哭泣声。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2 分) 10、请说说②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 分)
七年级语文 ①只是觉得满胸膛里都是火,那火像一头雄狮拱撞着他,让他坐立不安。 ②每次发过火之后,父亲总是一声不吭,拿起笆斗,蹲在地上,默默地将一地碎玻 璃碴子一片片地捡起来,放进笆斗里,然后拿出去倒在院子的墙角里。 1l、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12、文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 (三)文言文(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太丘舍去()(2)不亦说乎()(3)传不习乎()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 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 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 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 “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 16、【乙】第一章从 三方面来说。(3分) 17、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 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3分) 三、表达(30分) 题目:这件事我做对(错)了 要求:1.任选一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出现真实班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第4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8 页 ①只是觉得满胸膛里都是火,那火像一头雄狮拱撞着他,让他坐立不安。 ②每次发过火之后,父亲总是一声不吭,拿起笆斗,蹲在地上,默默地将一地碎玻 璃碴子一片片地捡起来,放进笆斗里,然后拿出去倒在院子的墙角里。 1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 分) 12、文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 分) (三)文言文(15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 分) (1)太丘舍去.( ) (2)不亦说.乎( ) (3)传.不习乎( ) 1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 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 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 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 “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 16、【乙】第一章从 、 、 三方面来说。(3 分) 17、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 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3 分) 三、表 达 (30 分) 题目: 这件事我做对(错)了 要求: 1.任选一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出现真实班名、人名,不少于 600 字。 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七年级语文 古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题号 三「鲁面(6分总分 得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4分) 1.默写(6分) (3) (4)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和 (2)文中有个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宛转”的意思 (2分) (4)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3.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填空(4分) 4.(6分)(1)宣传标语 (2分) (2)② (2分) (3)修改 。(2分)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秋天的怀念(13分) 6 (3分) 第5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8 页 古泉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卷面(5 分) 总分 得分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24 分) 1. 默写(6 分) (1) 。 (2) 。 (3) 。 (4) 。 (5)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kē 酿. 和. .. (2)文中有个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宛转”的意思 。(2分) (4)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 分) 3.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填空(4分) , , , 。 4. (6分)(1)宣传标语: 。(2分) (2) , . (2分) (3)修改 。(2分) 二、阅读理解(41 分) (一) 秋天的怀念 (13 分) 5、 , (3 分) 6、 , (4 分) 7、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