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单位与句法一、单位1.单位的意义。(与单位相关的三个概念)(1)段落(截段):相对于整体而言的更小组成部分(说明段落所指的是一个弹性化的对象,这个对象应该相对于整体而言)。(2)句逗:就是用来划分段落的形式标志。可理解为相当于语言文字中的标点符号。(但与之又有不同,文字中的标点符号是有形的,而音乐的句逗是无形的。)①音乐中的句逗在音乐中是复杂而多变的。一般来说,包括六种:[贝多芬:《第十八钢琴奏鸣曲》(Op.32,No.3)第一乐章主部主题]上例最后三小节由“K-V7-I”构成了主调(E大调)上的完全终止,使这8小节与其后的音乐分割开来,相对独立。由于谱面上的句返标志明显,这8小节可以非常容易地划分出“1+1+2+2+2”关系的5个截段。这些标志分别是:第1、2小节内的“休止符”;第4、6小节的“长音”(尤其第6小节的长音被无限延长);除此之外,第1和第2小节之间、第3-4小节和第5-6小节之间的“重复关系”;第1-2小节、第3-6小节和第7-8小节的“材料对比”;“重复关系”和“材料对比”强化了“休止符”和“长音”的划分效果a.休止符。b.长音(尤其是调式体系中的静音[稳定音]所形成的长音和有自由延长的音)。c.和声终止式或非和声性的终止进行。d.重复(分为连续的重复和间隔的重复,间隔的重复即再现)。e.材料或音响的对比。f.某些音乐所具有的特殊句法规律。如:重叠(也称为闯入),相邻两段落,前段落的结束音等于后段落的开始音。[例II-1]后延,有时为使音乐连贯,和声终止后延至下一段落,是消除分离感的一种手法。这种情况不可以与重叠混淆,重叠的情况下,前后段落离开重叠的音则不可独立。而后延的情况下,前段28
落与后延之处不可分离,但它并非后段落的必然成分。交错,常见于复调织体。②由于句逗的不同,带来了不同的句逗效果:a.分割的;b.紧接的;c.重叠的;d.交错的。(3)单位:用来衡量段落大小的标准。它包括一套完整的体系。2.单位的关系。(1)表述符号:各级单位谱面表述符号图式表示符号(乐曲)乐章套曲:Mv.I:组曲:No.1回乐部Ⅱ平行等粗双纵线写在乐部结束小节上方乐段A/平行等粗双斜线写在乐段结束小节上方乐句(分句)aV()相当于换气记号写在两句之间乐节用数字1方括号写在乐曲上方整体框出来乐汇(副乐汇)17方括号写在乐曲上方整体框出来用数字(乐音)(2)各级单位的基准长度:①乐音,不是任何一个音都有单位意义。只有满足了小节的强拍强位音这一条件的“一个乐音”(如“100|”),才有可能具有单位的意义。按照基准长度,这样的一个乐音被升级为“乐汇”。②按照“逢2进1”的基本换算关系,各级单位的基准长度递增。乐汇(1小节)→乐节(2小节)→乐句(4小节)→乐段(8小节)→乐部(16小节)→乐章(32小节)(当作曲家无特殊要求时,会按照这种标准进行写作)。③乐段及其以下的单位,叫做基础性单位(即,仅仅一个这样的单位,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乐段及其以上的单位,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由此,“乐段”在长度单位中成为个枢纽。再大的单位,可依“乐段”垒加,再小的单位,可从“乐段”细分。3.段落的划分。(1)要一分到底。(2)要有意识地借助各级单位的基准长度来实现段落的分割。(3)要在分割的过程中,注意发现有特点的规律性现象,或者是有个性的句法结构。29
《六月·船歌》开始主题【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Op.37b)第6首Andante在这一例中,1-4小节和5-10小节有着明显的“重复关系”,将这一乐段分为两个长度不同的乐句,其中,第一乐句正符合乐句的基准长度:乐句的内部,由于“材料相异”和“长音”、“休止符”等句逗标志,并参照基准长度,可划分出以下各级单位。需引起注意的是:在复合节拍中,可能产生“副乐汇”(在形态上与乐汇相等,但没有包括强拍强节奏音):例中的第1、第5和第9小节均出现了副乐汇;另外,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基准长度虽然是单位划分中的一种有效的参照,但它又不是呆板的模式:这一例的第1、第3和第5个乐节都符合基准长度(2个小节),但内部包含有3个乐汇(副乐汇):第1乐句符合规范长度(4小节)而第2乐句有6小节,包含有3个乐节,在第1个乐句的基础上扩大了规模[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第一乐章主部主题SONATAOp.2 No.3Jossph Haydn gewidmet.贝多芬Allegro conbrio.30
PPlegato31
[作业]:参照单位划分的基准长度划分以下段落。要求:(1)用规范的谱面符号表述出各级单位;(2)指出段落划分的句遵标志1.贝多芬:《第六钢琴奏鸣曲》(Op.10,No.2)第二乐章呈示部主题(曲集:Page.3)2.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组曲(Op.64b)选段(曲集:Page.10)3.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曲集:Page.1)4.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Op.37b)第10首一一《十月·秋之歌》开始主题(曲集:Page.8)5.肖邦:《b小调前奏曲》Op.28,No.6(曲集:Page.15)b小调前奏曲Op.28 No.6肖邦sottomioltocantatounacorda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