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舌尖上的中秋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最重要的节日。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 富,包括拜月、赏月等,天上的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 日美满、喜庆的气氛。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秋节的食俗也是多种多样,各地 的中秋美食令人无限神往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 办各种供品。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月饼与 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月饼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饼,民间还用 种大的团圆饼以祭月。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 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 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祭月的瓜果供品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鲜果,多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后嗣”,还有 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在江苏连云港,讲 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 寓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枣和栗子,以及谓之“螃 蟹爬月”的螃蟹,还有一块特大的“团圆饼”(也称光饼)。供品中不能有梨, 因谐音“离”而不吉利。北京上供的鲜果有苹果、石榴、晚桃、青柿子、葡萄等, 讲究的人家要将柿子和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桃与石榴相对,取 “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之意;枣和鲜栗子可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寓意“早
2016 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 I 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舌尖上的中秋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最重要的节日。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 富,包括拜月、赏月等,天上的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 日美满、喜庆的气氛。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秋节的食俗也是多种多样,各地 的中秋美食令人无限神往。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 办各种供品。民间童谣唱道: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月饼与 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月饼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饼,民间还用一 种大的团圆饼以祭月。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 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 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祭月的瓜果供品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鲜果,多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后嗣”,还有 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在江苏连云港,讲 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 寓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枣和栗子,以及谓之“螃 蟹爬月”的螃蟹,还有一块特大的“团圆饼”(也称光饼)。供品中不能有梨, 因谐音“离”而不吉利。北京上供的鲜果有苹果、石榴、晚桃、青柿子、葡萄等, 讲究的人家要将柿子和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桃与石榴相对,取 “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之意;枣和鲜栗子可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寓意“早
早平安”“利市”。除瓜果、月饼外,在广西崇善,人们要买猪肉、鸡鸭、米粉 以供神;在浙江常州的供品中还有染成红色的鸡蛋。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因其形圆似月,故而得名,也称“团 圆饼”或“月团”。月饼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应节食品,还是 节日馈赠中不可或缺的礼品。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天上的满月,喻意着人间的团圆」 寄托着人们追求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 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 举行家宴,吃团圆饭、喝团圆酒 时北京中秋节的主食一般为烙饼,因烙饼是圆的,形如圆月,象征团圆 菜品随时令和家境而定,富足之家尽享佳肴珍馐,贫苦之家至少也要割几斤肉, 炒几个菜,买两包月饼,打两瓶酒,把这个大节过得像个样子。在山东微山湖地 区,兄弟中有外出未归者,餐桌上也要给他摆置碗筷,以示对游子的思念与祝福 中秋节这天,早餐和午餐一般也要加以改善。在山东济南,早餐吃米饭,中 午吃水饺:胶东地区中午蒸饽饽、包子。江苏地区的人要自做糖饼或烂面烧饼, 当作早晚充饥的食物;广西地区则多吃米粉。“八月十五桂花香”,桂花正当 开放,中秋佳节也便有喝桂花酒的习俗。节日这天,卖桂花酒的店铺生意特别好 太湖之滨的苏州光福镇盛产桂花,当地有一种名为“桂花聚”的小宴会,邀集亲 朋欢饮,席上都是用桂花做成的各式点心,如桂花猪油年糕、桂花酒酿汤圆、桂 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等,芬芳浓郁,沁人心脾。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中秋饮食习俗。在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 夜剥蕉、分柚、掰芋、嚼螺,皆对月剖弃外皮,名为“剥疵癞”,认为可去除 疥癞;在广东始兴,妇女对月剖柚,谓食之目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了 纪念教人们编织草鞋的张古老,人们每年中秋节以田螺拜祭张古老,拜后大家一 同吮食田螺,据说可使眼睛更明亮。四川合川过中秋节,各家多不茹荤,故称之 素节”。在贵州兴仁,小儿女于月光中炊食,谓之“煮月亮饭”。皓月当空 美食在前,举杯祝愿,幸福团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秋节祭祀”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 备办各种供品。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
早平安”“利市”。除瓜果、月饼外,在广西崇善,人们要买猪肉、鸡鸭、米粉 以供神;在浙江常州的供品中还有染成红色的鸡蛋。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因其形圆似月,故而得名,也称“团 圆饼”或“月团”。月饼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应节食品,还是 节日馈赠中不可或缺的礼品。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天上的满月,喻意着人间的团圆, 寄托着人们追求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 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 举行家宴,吃团圆饭、喝团圆酒。 旧时北京中秋节的主食一般为烙饼,因烙饼是圆的,形如圆月,象征团圆; 菜品随时令和家境而定,富足之家尽享佳肴珍馐,贫苦之家至少也要割几斤肉, 炒几个菜,买两包月饼,打两瓶酒,把这个大节过得像个样子。在山东微山湖地 区,兄弟中有外出未归者,餐桌上也要给他摆置碗筷,以示对游子的思念与祝福。 [来源:Zx x k .Com] 中秋节这天,早餐和午餐一般也要加以改善。在山东济南,早餐吃米饭,中 午吃水饺;胶东地区中午蒸饽饽、包子。江苏地区的人要自做糖饼或烂面烧饼, 当作早晚充饥的食物;广西地区则多吃米粉。 “八月十五桂花香”,桂花正当 开放,中秋佳节也便有喝桂花酒的习俗。节日这天,卖桂花酒的店铺生意特别好。 太湖之滨的苏州光福镇盛产桂花,当地有一种名为“桂花聚”的小宴会,邀集亲 朋欢饮,席上都是用桂花做成的各式点心,如桂花猪油年糕、桂花酒酿汤圆、桂 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等,芬芳浓郁,沁人心脾。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中秋饮食习俗。在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 夜剥 蕉、分柚、掰芋、嚼螺,皆对月剖弃外皮,名为“剥疵癞”,认为可去除 疥癞;在广东始兴,妇女对月剖柚,谓食之目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了 纪念教人们编织草鞋的张古老,人们每年中秋节以田螺拜祭张古老,拜后大家一 同吮食田螺,据说可使眼睛更明亮。四川合川过中秋节,各家多不茹荤,故称之 “素节”。在贵州兴仁,小儿女于月光中炊食,谓之“煮月亮饭”。皓月当空, 美食在前,举杯祝愿,幸福团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秋节祭祀”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A.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 备办各种供品。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
B.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 堂,举行家宴,吃团圆饭、喝团圆酒 C.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 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 头、橘柚拜月。 D.除瓜果、月饼外,在广西崇善,人们要买猪肉、鸡鸭、米粉以供神;在 浙江常州的供品中还有染成红色的鸡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秋节时各地根据当地特色,用当地的鲜果来祭月,是普遍现象,但用 于祭月的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月饼。 B.中国人崇尚佳节亲人团圆,月饼以其圆满的外形契合了人们对“团圆” 的追求,寄托着人们追求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 C.祭月的瓜果供品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所以在中秋节时对食物瓜果的选取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梨就不能吃 D.中秋节也有一些特殊的食俗,如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夜剥蕉、 分柚等,都要对月剖弃外皮,认为可去除疥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令人神往的美食,所以说,中国 的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其实正是一个个食节 B.先人在选取供品的时候通常从瓜果食物的形状、名称等来考虑,最大程 度的满足吉祥,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如圆圆的月饼、多子的石榴、与“利 市”谐音的栗子柿子等。 C.每当节日来临,不管是富足之家,还是贫苦百姓都会尽可能将食物备得 更加丰盛,以示对节日的重视 D.中秋节各地拜月、食俗形式有同有异,但不外乎追求团圆美满,祈求平 安幸福,表达美好愿望,消除疾病痛苦等。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B.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 一堂,举行家宴,吃团圆饭、喝团圆 酒。 C.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 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 头、橘柚拜月。 D.除瓜果、月饼外,在广西崇善,人们要买猪肉、鸡鸭、米粉以供神;在 浙江常州的供品中还有染成红色的鸡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中秋节时各地根据当地特色,用当地的鲜果来祭月,是普遍现象,但用 于祭月的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月饼。 B.中国人崇尚佳节亲人团圆,月饼以其圆满的外形契合了人们对“团圆” 的追求,寄托着人们追求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 C.祭月的瓜果供品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所以在中秋节时对食物瓜果的选取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梨就不能吃。 D.中秋节也有一些特殊的食俗,如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夜剥蕉、 分柚等,都要对月剖弃外皮,认为可去除疥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令人神往的美食,所以说,中国 的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其实正是一个个食节。 B.先人在选取供品的时候通常从瓜果食物的形状、名称等来考虑,最大程 度的满足吉祥,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如圆圆的月饼、多子的石榴、与“利 市”谐音的栗子柿子等。 C.每当节日来临,不管是富足之家,还是贫苦百姓都会尽可能将食物备得 更加丰盛,以示对节日的重视。 D.中秋节各地拜月、食俗形式有同有异,但不外乎追求团圆美满,祈求平 安幸福,表达美好愿望,消除疾病痛苦等。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父炳,从邢帅薛怀让,辟为观察支使。沆少好 学,器度宏远,炳尝语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 淳化二年,判吏部铨。尝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 也。”三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四年,以本官罢。未几,丁内艰,起复,遂 出知升州。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 酒,慰劳久之。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不用 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帝 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沆对曰:“佞言似忠,妊 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奷邪是也。”真宗曰:“奸邪之迹,虽 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夕,遺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 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驸马都尉石保吉求为使相,复问沆,沆曰:“赏典 之行,须有所自。保吉因缘戚里,无攻战之劳,台席之拜,恐腾物议。”他日再 三问之,执议如初,遂止。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 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 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 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 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 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 见此,此参政他日之忧也。”沆没后,真宗以洯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贷祠汾大薏 观蒐进典康有暇貝。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 上遇之厚,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当时遂谓之“圣相 节选自《宋史·李沆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肭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B.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C.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父炳,从邢帅薛怀让,辟为观察支使。沆少好 学,器度宏远,炳尝语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 淳化二年,判吏部铨。尝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 也。”三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四年,以本官罢。未几,丁内艰 ...,起复,遂 出知升州。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 酒,慰劳久之。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不用 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帝 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沆对曰:“佞言似忠,奸 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真宗曰:“奸邪之迹,虽 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 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驸马 都尉石保吉求为使相,复问沆,沆曰:“赏典 之行,须有所自。保吉因缘戚里,无攻战之劳,台席之拜,恐腾物议。”他日再 三问之,执议如初,遂止。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 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 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 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 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 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 见此,此参政他日之忧也。”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 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 上遇之厚,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当时遂谓之“圣相”。 节选自《宋史·李沆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B.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C.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D.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内艰,即丁母忧。旧指母丧。“丁忧”指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 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 七个月。即使有国事或朝廷征召也不得中止守丧 B.升储,指升为太子。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随 着朝代的更替,太子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 C.手诏,帝王亲手写的诏书。得到帝王的手诏是无限的恩宠。手诏不同于一般的文书, 意义非凡。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由人代笔,因此出现了御笔手诏之说 D.待罪,官吏供职的谦辞。意谓随时准备因失职而被治罪。与文中“待罪” 之义相同的如“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沆年少时喜欢学习,器量很大,他父亲很看好他。在一次音乐宴会上, 宋太宗也赞赏他风度端庄稳正,确实是显贵的人 B.李沆认为不任用那些浮华浅薄的和好事的人是治国方法的首要之举,并 直言不讳地向宋真宗指出梅询、曾致尧就是那样的人 C.李沆为官不徇私情,不惧皇威。真宗多次想让驸马都尉石保吉任使相, 李沆以执行奖赏制度,须有本人亲身干的成绩,不能凭借亲戚乡里的缘 由反对,最终真宗只好作罢 D.李沆任宰相时,因为西北边地用兵,有时到天黑才吃饭。后来契丹与宋 和亲,李沆便担心边疆的忧患停止后,皇上渐渐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 分) (2)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赠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D.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丁内艰,即丁母忧。旧指母丧。“丁忧”指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 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 七个月。即使有国事或朝廷征召也不得中止守丧。 B.升储,指升为太子。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随 着朝代的更替,太子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 C.手诏,帝王亲手写的诏书。得到帝王的手诏是无限的恩宠。手诏不同于一般的文书, 意义非凡。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由人代笔,因此出现了御笔手诏之说。 D.待罪,官吏供职的谦辞。意谓随时准备因失职而被治罪。与文中“待罪” 之义相同的如“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李沆年少时喜欢学习,器量很大,他父亲很看好他。在一次音乐宴会上, 宋太宗也赞赏他风度端庄稳正,确实是显贵的人。 B.李沆认为不任用那些浮华浅薄的和好事的人是治国方法的首要之举,并 直言不讳地向宋真宗指出梅询、曾致尧就是那样的人。 C.李沆为官不徇私情,不惧皇威。真宗多次想让驸马都尉石保吉任使相, 李沆以执行奖赏制度,须有本人亲身干的成绩,不能凭借亲戚乡里的缘 由反对,最终真宗只好作罢。 D.李沆任宰相时,因为西北边地用兵,有时到天黑才吃饭。后来契丹与宋 和亲,李沆便担心边疆的忧患停止后,皇上渐渐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5 分) (2)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赠婢 唐 ·崔郊[ 来源:学科网]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来源:学科网 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