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Ⅱ目录 第二章法理学的性质与对象 .23 第一节法理学的性质 一、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94 一、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26 三、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四、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东 27 第二节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28 一、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理 28 二、“法理”的语义和意义 29 第三节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法理学的意义 ,37 二、学习法理学的方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43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44 一、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伟大革命 47 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48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进程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三、第三次伟大飞跃 54 第二编法理学基本概念 第四章法、法律· 第一节“法”“法律”的语义分析 66 一、古今汉语中的“法”和“法律”. 二、西文中的“法”和“法律”及相关概念 66 第二节法的本质 67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6 67 二、法的阶级本质. 69 三、法的本质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第三节法的基本特征 72 一、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72
目录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74 第四节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的原理 二、法的作用的分类 77 三、法的局限性 第五节法的定义 一、法学史上的法定义 81 二、马克思主义的法定义 82 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85 第一节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的语义 二、法的渊源的内涵 87 三、法的渊源的类别 四、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89 第二节法的分类 9 一、国内法和国际法 01 二、公法和私法 92 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03 四、实体法和程序法 02 五、根本法和普通法 9 六。一般洪和特别法 92 第三节法的效力 444444444444444044444400.93 法的效力的概念 93 二、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 93 三、法的效力范围 94 四、法的效力冲突及其处理原则 96 第六章法律体系 99 第一节法律体系释义 .100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100 二、法律体系与其他相近概念 .101 第二节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标准 .102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和特点 102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103
目录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04 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二、民法商法 105 三、行政法 .106 四、经济法 107 五、社会法 .107 六、环墙资源法 +.107 七、军事法 108 八、刑法 108 九、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108 第七章法的要素. 111 第一节法的要素概述 112 一、法的要素释义 二、法的要素的分类 112 第二节法律概念 13 ,法律概念释义 113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114 第三节法律规则. 115 一、法律规则释义 115 一。法律规则的分类 .117 第四节法律原则 119 一、法律原则释义 ,119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21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121 四。法建原则的活用 122 第八章权利和义务. 2 第一节历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 ,126 一、西方思想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 126 二、中国思想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 .127 第二节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128 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核心概念 128 二、权利和义务释义. .130 第三节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32 一、根据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形态的分类 .132 二、根据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分类
目录 三、根据权利和义务对人们的效力范围的分类.133 四、根据权利之间、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分类. .133 五、根据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的分类.134 六、根据权利主体的分类 第四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34 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二、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135 三。功能上的百补关系 135 四、价值上的主次关 .136 第九章法律行为 139 第一节法律行为释义 .140 一、行为和法律行为的界定 140 二、法律行为的基本特行 .142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 、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144 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46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分类 147 一、根据行为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的分类 148 二、根据行为的法律性质的分类 三、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相互关系的分类 148 第十章法律关系 ,151 第一节法律关系概述 152 一,法律关系释义 152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444444444444444444.153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 .154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154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156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客体 .157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58 第四节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444444444444444444444114* .159 、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159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160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第一节法律责任概述 .l64
目录 法律责任释义 .164 二。法律声任的构成 .167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169 第一节法律责任的原则 .170 一。法律责任原则的含义.44444. .170 二、法律责任原则的种类 170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172 一、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含义. 172 二、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的原则 *** .173 第四节法律责任的承担 一、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 175 二、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 .177 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十二章法的历史 第一节法的起源 184 一、原始社会的调控机制 184 二、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185 三、法和原始习惯的区别 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 87 一、法的历史类型释义 187 二 奴隶社会法律制度 188 三、封建社会法律制度 189 四、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190 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192 第十三章法律演进, 105 第一节法律演进概述 196 一、法律演进释义 196 二、法律演进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类型 9% 三、法律润进的基本规律 198 第二节法律继承 198 法律继承的概念 198 二、法律继承的原因 199 三、法律继承的内容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