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镰状细胞贫血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镰状 细胞贫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预防 B.该病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酶的合成异常,从而改变生物性状 C,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D.患者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患病 答案B 解析: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 发生了改变,所以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预防,A项正确。 该病形成的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最后改变 了生物性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之一,即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 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项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红细胞中组成血红蛋白分子 的多肽链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C项正确。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原因为基因突变, 但由于红细胞从圆饼状变成了镰刀状,因此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患此病,D项正 确。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B.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都不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 C.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D.基因A可突变为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 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没有发生改变,A项错误。由基因突变引发 的人类遗传病,有的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如镰状细胞贫血,B项错误。碱基对 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 变,C项正确。基因A可突变为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项错 误。 3.TGF-B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B1 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的复合物转移到细 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和转移
第 5 章过关检测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镰状细胞贫血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镰状 细胞贫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预防 B.该病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酶的合成异常,从而改变生物性状 C.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D.患者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患病 答案:B 解析: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 发生了改变,所以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预防,A 项正确。 该病形成的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最后改变 了生物性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之一,即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 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 项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红细胞中组成血红蛋白分子 的多肽链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C 项正确。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原因为基因突变, 但由于红细胞从圆饼状变成了镰刀状,因此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患此病,D 项正 确。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B.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都不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 C.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D.基因 A 可突变为 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 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没有发生改变,A 项错误。由基因突变引发 的人类遗传病,有的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如镰状细胞贫血,B 项错误。碱基对 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 变,C 项正确。基因 A 可突变为 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 项错 误。 3.TGF-β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β1 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的复合物转移到细 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和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调亡 答案D 解析:恶性肿瘤细胞即癌细胞,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 低,易分散和转移,A项正确。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存在的一类调控细胞生长及 周期的基因,能够抑制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增殖抑制肿瘤发生。由题干信息可知, 复合物可诱导靶基因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故该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项正 确。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这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一个过程,实现了细胞质向细 胞核的信息传递,C项正确。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能表达,则靶细胞抑癌信号传递 途径受阻,靶细胞易发生癌变而无限增殖,D项错误。 4.某遗传病是由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某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该 突变基因相应的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该病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D.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项错 误。根据题千信息“该突变基因相应的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可 知,该病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B项错误,C项正确。 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D项错误。 5.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也属于基因重组 C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导致基因重 组,A项正确。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B项错误。肺炎 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项正确。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D项正确。 6.果蝇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会导致() A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减少 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 C.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答案:D 解析:恶性肿瘤细胞即癌细胞,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 低,易分散和转移,A 项正确。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存在的一类调控细胞生长及 周期的基因,能够抑制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增殖,抑制肿瘤发生。由题干信息可知, 复合物可诱导靶基因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故该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 项正 确。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这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一个过程,实现了细胞质向细 胞核的信息传递,C 项正确。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能表达,则靶细胞抑癌信号传递 途径受阻,靶细胞易发生癌变而无限增殖,D 项错误。 4.某遗传病是由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某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该 突变基因相应的 mRNA 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该病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D.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 项错 误。根据题干信息“该突变基因相应的 mRNA 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可 知,该病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B 项错误,C 项正确。 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D 项错误。 5.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也属于基因重组 C.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导致基因重 组,A 项正确。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B 项错误。肺炎 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 项正确。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D 项正确。 6.果蝇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会导致( ) A.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减少 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 C.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
D.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个基因的碱基序列 改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也不会导致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 变,A、D两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基因突变后,其表达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 改变,B项正确。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不会导致碱基配对方 式发生改变,C项错误。 7.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 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依次是( ① ©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题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都是 经过复制而得到的,所以题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分裂Ⅱ 的后期,A与a的不同可能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但亲本的基因型为AA,因此 ③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 8.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 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 答案:C 解析:题图中①④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含有4个染色体组,③⑤含有1个染色体 组。 9.右图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D.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DNA 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个基因的碱基序列 改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也不会导致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 变,A、D 两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基因突变后,其表达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 改变,B 项正确。DNA 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不会导致碱基配对方 式发生改变,C 项错误。 7.下图是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 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依次是( )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题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 与 a 所在的 DNA 分子都是 经过复制而得到的,所以题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分裂Ⅱ 的后期,A 与 a 的不同可能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但亲本的基因型为 AA,因此 ③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 8.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 答案:C 解析:题图中①④含有 2 个染色体组,②含有 4 个染色体组,③⑤含有 1 个染色体 组。 9.右图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
abG巴8 AB CDe, BA Cde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d所在的染色体和原GH所在的染色体之间发 生易位形成的;B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fgh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h基因所在片 段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项所示染色体中D基因应该是原d 基因突变形成的,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基 因A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颠倒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10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子。右图为此 男性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a,色盲基因为b)。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再生一个表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D.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 子,则儿子的基因型应为aaxbY。据题图可知,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而母亲表 型正常,故母亲的基因型应为AaXBX。该男性的基因型为AaXbY,其初级精母细 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B项正确。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再生 一个表型正常男孩(AXBY)的概率是(3/4)×(14)尸3/16,C项错误。该夫妇所生儿 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D项正确。 1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个体的基因型 配子的基因型 异常发生时期 Dd D、D、dd 减数分裂I AaBb AaB、AaB、b、b 减数分裂Ⅱ XaY XaY、XaY 减数分裂I AAXBXD AAXBX、XBXb、a、a 减数分裂Ⅱ 答案C
答案:C 解析:A 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 de 所在的染色体和原 GH 所在的染色体之间发 生易位形成的;B 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 fgh 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 h 基因所在片 段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 项所示染色体中 D 基因应该是原 d 基因突变形成的,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 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基 因 AB 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颠倒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10.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子。右图为此 男性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 a,色盲基因为 b)。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再生一个表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3/8 D.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 子,则儿子的基因型应为 aaXbY。据题图可知,父亲的基因型为 AaXbY,而母亲表 型正常,故母亲的基因型应为 AaXBXb。该男性的基因型为 AaXbY,其初级精母细 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A 项正确。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B 项正确。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AaXBXb ,再生 一个表型正常男孩(A_XBY)的概率是(3/4)×(1/4)=3/16,C 项错误。该夫妇所生儿 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D 项正确。 1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个体的基因型 配子的基因型 异常发生时期 A Dd D、D、dd 减数分裂Ⅰ B AaBb AaB、AaB、b、b 减数分裂Ⅱ C XaY XaY、XaY 减数分裂Ⅰ D AAXBXb AAXBXb、XBXb、a、a 减数分裂Ⅱ 答案:C
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Ⅱ: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的时 期是减数分裂【:D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及减数分裂Ⅱ。 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B.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 C,利用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染色体变异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 答案:C 解析:若某四倍体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为A,则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 AAa,A项错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 突变,故两者的遗传学原理不同,B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项 正确。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基因重组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 法,D项错误。 1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 B.唐氏综合征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进行诊断 C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D.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各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答案B 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特点是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A项错 误。唐氏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进行 诊断B项正确。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族病 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是第二步,C项 错误。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项错误。 14.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病症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 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开展调查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要确定调查的内容 了解有关的要求;第二步是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设计用于记录的表格,确定调查的 地点和要点,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第三步是实施调查,在调 查过程中,要注意随机性,并尽可能获得足够多的调查数据:第四步是汇总、统计 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15.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由体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引起的(目前 尚未发现21号染色体四条的个体),是人类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解析:A 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Ⅱ;B 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的时 期是减数分裂Ⅰ;D 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及减数分裂Ⅱ。 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B.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 C.利用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染色体变异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 答案:C 解析:若某四倍体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为 Aa,则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 AAaa,A 项错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 突变,故两者的遗传学原理不同,B 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 项 正确。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基因重组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 法,D 项错误。 1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 B.唐氏综合征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进行诊断 C.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D.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各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答案:B 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特点是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A 项错 误。唐氏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进行 诊断,B 项正确。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族病 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是第二步,C 项 错误。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 项错误。 14.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病症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 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开展调查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要确定调查的内容, 了解有关的要求;第二步是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设计用于记录的表格,确定调查的 地点和要点,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第三步是实施调查,在调 查过程中,要注意随机性,并尽可能获得足够多的调查数据;第四步是汇总、统计 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15.唐氏综合征(21 三体综合征)是由体细胞中多了一条 21 号染色体引起的(目前 尚未发现 21 号染色体四条的个体),是人类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