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70173 课程名称:犯罪学 英文名称:Criminology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法学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刑法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犯罪学的概念、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国外犯罪学理论、中国犯罪学的形成与发展:犯罪的界定、犯罪的表现与测 量、犯罪的状况与特点:犯罪原因以及犯罪对策:犯罪主体的类型、犯罪行为的类型 以及犯罪的特殊类型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犯罪学的基本情况,初步具备犯罪学 的知识背景,能够运用有关知识进行基本的科研活动或者在实务工作中针对现实问题 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Course Descriptiona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riminology,basic problem,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system,foreign criminology theory of research approach Chinese criminology of the relation with adjoint discipline,research:Definition,behavior and measurement,sta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ime;The cause of criminality and crime countermeasure: Contents such as the type,type of criminal offence and special type of crime of the subject of crime,etc..Aim at helping students to find out abou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riminology,possess the knowledge background of criminology tentatively,can use relevant knowledge to carry on the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y or take the valid counter-measure to the realistic problem in the practice work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70173 课程名称:犯罪学 英文名称:Criminology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法学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刑法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犯罪学的概念、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国外犯罪学理论、中国犯罪学的形成与发展;犯罪的界定、犯罪的表现与测 量、犯罪的状况与特点;犯罪原因以及犯罪对策;犯罪主体的类型、犯罪行为的类型 以及犯罪的特殊类型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犯罪学的基本情况,初步具备犯罪学 的知识背景,能够运用有关知识进行基本的科研活动或者在实务工作中针对现实问题 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riminology, basic problem ,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system , foreign criminology theory of research approach , Chinese criminology of the relation with adjoint discipline , research; Definition , behavior and measurement , sta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ime; The cause of criminality and crime countermeasure; Contents such as the type , type of criminal offence and special type of crime of the subject of crime ,etc.. Aim at helping students to find out abou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riminology, possess the knowledge background of criminology tentatively, can use relevant knowledge to carry on the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y or take the valid counter-measure to the realistic problem in the practice work .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犯罪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具备犯罪学基本知识,能够对 犯罪现象的产生有一定认识,对犯罪原因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形成正确的犯罪对策 思路,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格外重要。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法学专业教学计 划的安排,本课程面向治安专业学生,课程性质为学科基础必修课。 教学目的: (1)积极响应“课程思政”要求,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积极配合国家 提倡的、主导的核心价值观,系统学习犯罪学的基本理论、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和研究方法,掌握犯罪现象的有关概念,了解犯罪的状况与特点: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现实犯罪 问题的基础上 能提出相应的见解: (3)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情况,跟踪当前我国以及国际上犯罪学领域的最 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4)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犯罪学课堂,在传授专业课知识同时建立学生的价值观 念,加强贯通融合思政教有元素,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育人育德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犯罪学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犯非学的概念: 2.了解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了解犯罪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重点) 4.了解犯罪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逻辑: 5.熟悉犯罪学的理论体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犯罪学的概念 1.主要内容:犯罪学一词的来源:国内外学术界对犯罪学的学科性质、研 究领域等问题的争议的主要观点:犯罪学的基本内容、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犯罪学的概念 第二节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主要内容: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与联系: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区别 与联系:犯罪学与刑事侦查学的区别与联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犯罪学与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的关系 第三节犯罪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主要内容:犯罪学主要关注下列问题:犯罪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犯罪? 社会为什么存在犯罪?犯罪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社会如何对付犯罪?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应当从什么方面着手研究个体犯罪的原因 2
2 课程性质: 犯罪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具备犯罪学基本知识,能够对 犯罪现象的产生有一定认识,对犯罪原因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形成正确的犯罪对策 思路,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格外重要。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法学专业教学计 划的安排,本课程面向治安专业学生,课程性质为学科基础必修课。 教学目的: (1)积极响应“课程思政”要求,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积极配合国家 提倡的、主导的核心价值观,系统学习犯罪学的基本理论、 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和研究方法,掌握犯罪现象的有关概念,了解犯罪的状况与特点;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现实犯罪 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见解; (3)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情况,跟踪当前我国以及国际上犯罪学领域的最 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4)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犯罪学课堂,在传授专业课知识同时建立学生的价值观 念,加强贯通融合思政教育元素,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育人育德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犯罪学的概念; 2.了解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了解犯罪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重点) 4.了解犯罪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逻辑; 5.熟悉犯罪学的理论体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 1.主要内容:犯罪学一词的来源;国内外学术界对犯罪学的学科性质、研 究领域等问题的争议的主要观点;犯罪学的基本内容、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犯罪学的概念 第二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主要内容: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与联系;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区别 与联系;犯罪学与刑事侦查学的区别与联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犯罪学与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的关系 第三节 犯罪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主要内容:犯罪学主要关注下列问题:犯罪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犯罪? 社会为什么存在犯罪?犯罪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社会如何对付犯罪?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应当从什么方面着手研究个体犯罪的原因
第四节犯罪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逻辑 1.主要内容:法学是政治性高强的一门社会科学,犯罪学是法学的内容之 一,带领学生关注犯罪学在国家制度下的政治逻辑,引领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思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政治逻辑的概念、思想政治思考 第四节犯罪学的理论体系 1.主要内容:国内外主要犯罪学著作的体系:本书作者自己的犯罪学体系 结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狭义犯罪学的体系结构:广义犯罪学的体系结构: 本书作者所认可的犯罪学体系结构。 (一)思考与实践 思考犯罪学有哪些研究对象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集体讨论 第二章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2.了解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3.掌握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1.主要内容:辩证方法、比较方法、历史方法是犯罪学研究的最基本的 必须遵循的原理、原则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三种方法对犯罪学研究的作用。 第二节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1.主要内容:何为犯罪学的基本观念,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思辩与经验 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的明晰是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思辩与经验。 第三节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 1.主要内容:犯罪学理论建构的程序: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犯罪研究 的基本技术。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犯罪研究的基本技术 (三)思考与实践: 自拟犯罪学研究课题,列出研究方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3
3 第四节 犯罪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逻辑 1.主要内容:法学是政治性高强的一门社会科学,犯罪学是法学的内容之 一,带领学生关注犯罪学在国家制度下的政治逻辑,引领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思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政治逻辑的概念、思想政治思考 第四节 犯罪学的理论体系 1.主要内容:国内外主要犯罪学著作的体系;本书作者自己的犯罪学体系 结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狭义犯罪学的体系结构;广义犯罪学的体系结构; 本书作者所认可的犯罪学体系结构。 (一)思考与实践 思考犯罪学有哪些研究对象。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集体讨论。 第二章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2.了解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3.掌握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1.主要内容:辩证方法、比较方法、历史方法是犯罪学研究的最基本的 必须遵循的原理、原则。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三种方法对犯罪学研究的作用。 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1.主要内容:何为犯罪学的基本观念,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思辩与经验 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的明晰是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思辩与经验。 第三节 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 1.主要内容:犯罪学理论建构的程序;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犯罪研究 的基本技术。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犯罪研究的基本技术 (三)思考与实践: 自拟犯罪学研究课题,列出研究方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集体讨论 第三章国外犯罪学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和熟悉19.20世纪的犯罪学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19世纪的犯罪学理论 1.主要内容:凯特勒的理论观点、犯罪实证学派、塔尔德、迪尔凯姆的 理论观点。(重点)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犯罪实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犯罪模仿论、 社会失范论。(重点) 3.问题与应用:如何评价犯罪模仿论。 第二节20世纪的犯罪学理论 1.主要内容: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化过程理论:冲突理论。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社会解组理论:亚文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 会控制理论:冲突理论。 3.问题与应用:如何评价标签理论、亚文化理论 (三)思考与实践: 简介菲利的观点并加以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案例讨论 第四章中国犯罪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历代思想家关于犯罪问题的思想观点: 2.了解犯罪学在旧中国的传播: 3.了解犯罪学在新中国的创立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历代思想家关于犯罪问题的思想观点 1主要内容:富国养民,抑制犯罪;整体分离,分层管理尊卑有序,维 护秩序:加强教有,德主刑辅:正心修身,自我约束:严刑峻法,威慑犯罪。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尊卑有序、德主刑辅、严刑峻法。 第二节犯罪学在旧中国的传播 1.主要内容:西方犯罪学著作在旧中国的传播:旧中国犯罪学学科的形成。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旧中国犯罪学科的形成 第三节犯罪学在新中国的创立与发展 1.主要内容:新中国犯罪学的创立:新中国犯罪学的发展。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新中国犯罪学的发展
4 课程讲授,集体讨论 第三章 国外犯罪学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和熟悉 19.20 世纪的犯罪学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9 世纪的犯罪学理论 1.主要内容:凯特勒的理论观点、犯罪实证学派、塔尔德、迪尔凯姆的 理论观点。(重点)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犯罪实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犯罪模仿论、 社会失范论。(重点) 3.问题与应用:如何评价犯罪模仿论。 第二节 20 世纪的犯罪学理论 1.主要内容: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化过程理论;冲突理论。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社会解组理论;亚文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 会控制理论;冲突理论。 3.问题与应用:如何评价标签理论、亚文化理论 (三)思考与实践: 简介菲利的观点并加以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案例讨论 第四章 中国犯罪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历代思想家关于犯罪问题的思想观点; 2.了解犯罪学在旧中国的传播; 3.了解犯罪学在新中国的创立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历代思想家关于犯罪问题的思想观点 1.主要内容:富国养民,抑制犯罪;整体分离,分层管理;尊卑有序,维 护秩序;加强教育,德主刑辅;正心修身,自我约束;严刑峻法,威慑犯罪。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尊卑有序、德主刑辅、严刑峻法。 第二节 犯罪学在旧中国的传播 1.主要内容:西方犯罪学著作在旧中国的传播;旧中国犯罪学学科的形成。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旧中国犯罪学科的形成 第三节 犯罪学在新中国的创立与发展 1.主要内容:新中国犯罪学的创立;新中国犯罪学的发展。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新中国犯罪学的发展
(三)思考与实践: 综述中国犯罪学的发展历程 了解犯罪学的法治哲学属性 认识法治政治理论方法、原则、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集体讨论 第五章犯罪的界定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犯罪观的嬗变过程 2.掌握犯罪的形式界定: 3.掌握犯罪的实质界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犯罪观的媗变 1.主要内容: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观:刑事近代学派的犯罪观:刑事现代理论 的犯罪观。(重点)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刑事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刑事近代学派代表人 物及其观点(难点) 第二节犯罪的形式界定 1.主要内容:犯罪界定的基本视角:犯罪的形式界定的基本蕴涵:犯罪形式界 定的三元结构模式;犯罪形式界定的双层结构模式:犯罪界定的平面整合结构模式。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犯罪界定的基本视角:我国对词问题的观点 第三节犯罪的实质界定 1主要内容:犯罪实质界定的基本蕴涵:犯罪实质界定的实然层面:犯罪实质 界定的应然层面:犯罪界定的时空差异性。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犯罪界定的时空差异性: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犯罪实质界定的实然层面和应然层面 (三)思考与实践: 综述犯罪观的增变历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集体讨论 第六章犯罪的表现与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犯罪现象的分类: 2.掌握犯罪现象表现形式与测量方法 (二)教学内容:
5 (三)思考与实践: 综述中国犯罪学的发展历程 了解犯罪学的法治哲学属性 认识法治政治理论方法、原则、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集体讨论 第五章 犯罪的界定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犯罪观的嬗变过程; 2.掌握犯罪的形式界定; 3.掌握犯罪的实质界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观的嬗变 1.主要内容: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观;刑事近代学派的犯罪观;刑事现代理论 的犯罪观。(重点)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刑事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刑事近代学派代表人 物及其观点(难点) 第二节 犯罪的形式界定 1.主要内容:犯罪界定的基本视角;犯罪的形式界定的基本蕴涵;犯罪形式界 定的三元结构模式;犯罪形式界定的双层结构模式;犯罪界定的平面整合结构模式。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犯罪界定的基本视角;我国对词问题的观点 第三节 犯罪的实质界定 1.主要内容:犯罪实质界定的基本蕴涵;犯罪实质界定的实然层面;犯罪实质 界定的应然层面;犯罪界定的时空差异性。 2.基本观念和知识点:犯罪界定的时空差异性;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犯罪实质界定的实然层面和应然层面 (三)思考与实践: 综述犯罪观的嬗变历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集体讨论 第六章 犯罪的表现与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犯罪现象的分类; 2.掌握犯罪现象表现形式与测量方法。 (二)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