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打靶卷)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仓猝/憔悴 摞/落脚点 契合/雕阑玉砌 B.弓弦/船舷坼裂/开小差 强迫/强词夺理 C.怂恿/悚然千涸/和稀泥 秕谷/如丧考妣 D.危殆/怠慢皎洁/广角镜 蒹葭/汗流浃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上海市动物疾控中心对近期打捞上来的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抽检的34份留存 样品进 行了禽流感专项检测,未发现禽流感病毒 B.有些地方的公款吃喝现象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官员们只是变得更加小心,将 阵地” 从社会酒店转移到内部食堂、私人会所。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 科学技 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D.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 《诗经》 《楚辞》不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人口红利”。(不超过50字)(4 分) 当一个国家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时,儿童人口的比例就会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进 程相应加速,老年人口的比例也逐渐升高。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 老年人和少儿抚养负担会比较轻,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就将出现一种劳动力 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这对于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种现象就叫“人口红 利”,“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但经济增长一旦步入快车道,则“人 口红利”势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 4.阅读漫画,完成问题。(5分) (1)给这幅漫画加个标题。(不能用“无题”)(2分) (2)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 们 (3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徐州市 2012~2013 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打靶卷) 语 文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仓猝/憔悴 一摞/落脚点 契合/雕阑玉砌 B.弓弦/船舷 坼裂/开小差 强迫/强词夺理 C.怂恿/悚然 干涸/和稀泥 秕谷/如丧考妣 D.危殆/怠慢 皎洁/广角镜 蒹葭/汗流浃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上海市动物疾控中心对近期打捞上来的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抽检的 34 份留存 样品进 行了禽流感专项检测,未发现禽流感病毒。 B.有些地方的公款吃喝现象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官员们只是变得更加小心,将 “阵地” 从社会酒店转移到内部食堂、私人会所。 C. 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 科学技 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D.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 《诗经》、 《楚辞》不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人口红利”。(不超过 50 字)(4 分) 当一个国家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时,儿童人口的比例就会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进 程相应加速,老年人口的比例也逐渐升高。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 老年人和少儿抚养负担会比较轻,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就将出现一种劳动力 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这对于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种现象就叫“人口红 利”,“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但经济增长一旦步入快车道,则“人 口红利”势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 4.阅读漫画,完成问题。(5 分) (1)给这幅漫画加个标题。(不能用“无题”)(2 分) (2)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 们: 。(3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 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髙第。遇乱,奉德清君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 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 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 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 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 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 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 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 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 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 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而无以夺焉。终秉直以免于 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 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 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土,以校私仇。有击登 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 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 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 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 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 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被濡涂以行无愠容 被:披着 B.人罹兵戎 罹:遭受 C.而无以夺焉 夺:争夺 D.卒中以他事 中:中伤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镇“守正为心”的一组是(3分) ①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 ②议事确直,世 不能容 ③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 ④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 城令 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⑥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 理,至则平反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镇有一次独自骑着驴外出,请求具有仁心的人希望能赠给一些食物,路过山 涧时 洪水突然爆发,幸亏水流冲进大沟中,他才没有遇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 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 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 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 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 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 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 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 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 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 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 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而无以夺焉。终秉直以免于 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 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 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 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 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 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 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 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 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被濡涂以行无愠容 被:披着 B.人罹兵戎 罹:遭受 C.而无以夺焉 夺:争夺 D.卒中以他事 中:中伤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镇“守正为心”的一组是(3 分) ①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 ②议事确直,世 不能容 ③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 ④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 城令 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⑥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 理,至则平反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柳镇有一次独自骑着驴外出,请求具有仁心的人希望能赠给一些食物,路过山 涧时 洪水突然爆发,幸亏水流冲进大沟中,他才没有遇难
B.尚父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准备了礼物来看望延请他,授予他左金吾卫 仓曹参 军的职务,让他担任节度推官,专门掌管书信和奏疏 C.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 非常 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 D.贞元九年,柳镇的儿子柳宗元考中进士,皇上问有关官员说:“该不会是以朝 廷官 员儿子的身份蒙混进来的吧?”有关官员将实际情况汇报给他。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3分) (2)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4分) 3)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3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①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①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与友人柳子玉一同南下,次年二月于金山送别柳子玉。 ②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吹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1)词中“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 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2)本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 经?蒹葭》)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 (4)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陶渊明 《桃花源记》) (6)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周敦颐 《爱莲说》) (7)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 猎》)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苦菜花开 于永军
B.尚父 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准备了礼物来看望延请他,授予他左金吾卫 仓曹参 军的职务,让他担任节度推官,专门掌管书信和奏疏。 C.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 非常 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 D.贞元九年,柳镇的儿子柳宗元考中进士,皇上问有关官员说:“该不会是以朝 廷官 员儿子的身份蒙混进来的吧?”有关官员将实际情况汇报给他。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3 分) (2) 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 争,先君独抗以理。(4 分) (3) 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① 苏轼 谁作桓伊②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①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与友人柳子玉一同南下,次年二月于金山送别柳子玉。 ②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吹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1)词中“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 者什么样的情感?(2 分) (2)本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 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 经?蒹葭》)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3) ,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 (4)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陶渊明 《桃花源记》) (6)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周敦颐 《爱莲说》) (7)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8)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 猎》)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苦菜花开 于永军
①春风拂过,苫菜花开。那一株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绿裙,挺着脖颈,扬 着金黄色的笑脸,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快乐。清査弥漫,那似 苦味的感觉 顿时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淸沟淸坡的苦菜,想起那剜到母亲篓子里的或择洗干 净放在菜板上的叶绿根白的苦菜。那是远远近近的记忆,那是深深浅浅的记忆。 ②我生长在“瓜菜代”的年代,野菜、草根、树皮、树叶、酒糟渣、观音土,凡 是能充饥的东西,都“勇敢”地作过“穿肠过”的实验。至今我依然记得:树皮 类只有榆树皮能吃,甜丝丝、黏糊糊的像地瓜枣;草根类只有茅草根能吃,可“进 口”容易“出口”难,排泄时能憋死人;树叶类只有洋槐叶能吃,但会使人浮肿 那时我们村二百来户人家,一百多人得了浮肿病,我四岁的三弟,脸肿得像个皮 球。那几年天灾加人祸,粮食没甚收成,野菜却疯长,饿极了的人们便扑向了野 菜,什么麦蒿、七七菜、猫耳朵、疯狗草……只要能吃、药不死人,剜到篮里便 是菜。苦菜让我记忆深刻,不只是因为它生命力顽强,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也 不只是因为它的完美奉献,根叶茎都能吃:更可贵的是,别的野菜过了季节就成 了草,它却一枝独秀,过了春茬还有秋茬,鲜嫩时晒干,冬天用水一泡照样能吃。 ③l962年的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五口人吃不起饺子,父母只能用干苦菜插渣(做 菜豆腐,老家方言叫“插渣”)。除夕早上,娘泡上了半锅干苦菜,又泡了半碗 留待来春做种子的黄豆。傍晩,当家家户户响起刀剁案板声,娘剁苦菜、爹磨豆, 做了一锅苦菜渣。那飘着清香的尤物,馋得我们兄弟几个口水直流。大年夜, 家人围坐土炕上,每人盛了一大碗。那渣吃到嘴里,苦中有香,香中稍苦,对长 年肚子里罕见油水的孩子来说,那感觉着实美不可言 ④这样的记忆留存了好些年。1974年秋,人民公社社员仍在温饱线上挣扎 我参军了,就要离开父母了。娘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最想吃苦菜渣。可惜,这 个时候苦菜太少了。无心的一句话,娘却上了心。第二天,晚饭时分,炕上放着 小盆苦菜渣。原来,头天夜里,娘就泡上了黄豆,翌日一大清早便拎着篓子出 了门,满山坡里寻苦菜。弟弟告诉我,为了这顿苦菜渣,娘整整在坡里找了一大 上午,沟沟坎坎寻遍了,两只小裹脚都磨起了泡。那天娘催促我趁热吃、多吃点, 而我,筷子还没有动,泪水便盈满了眼眶 ⑤军旅生涯三十多载,一年两度黄花开。妹妹告诉我,打我参军之后,每当 苫菜花开,娘都要上坡去剜苦菜,泡豆子插渣。年年如此。有好几次,老家有人 到济南,娘还专门央人给我带一瓷钵呢 ⑥有一年三月,又是苦菜花开时,领导特批让我回家看看,我想给娘一个惊 喜,事先没有打电话。不承想,一到村口,大老远看见娘站在那儿张望。我不解 地问娘,您在这儿等谁?娘说,在等你。我说,您怎么知道我今日回来?娘说, 这两天我左眼一直跳,寻思着你该回来了,好几天都上这儿望望,没想到你还真 的回来了,夜来(方言:昨天)还让你嫂子插了苦菜渣呢! ⑦娘活了八十又四岁,找早逝的父亲去了 ⑧苦菜花又开了。娘啊,您在哪甲? 1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苦菜“远远近近、深深浅浅”的记忆。(4分) 12.请简要分析第①段的表达特色。(4分) 13.请分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 4.阅读全文,请探究本文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宽以待人
①春风拂过,苦菜花开。那一株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绿裙,挺着脖颈,扬 着金黄色的笑脸,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快乐。清香弥漫,那似乎带着苦味的感觉 顿时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满沟满坡的苦菜,想起那剜到母亲篓子里的或择洗干 净放在菜板上的叶绿根白的苦菜。那是远远近近的记忆,那是深深浅浅的记忆。 ②我生长在“瓜菜代”的年代,野菜、草根、树皮、树叶、酒糟渣、观音土,凡 是能充饥的东西,都“勇敢”地作过“穿肠过”的实验。至今我依然记得:树皮 类只有榆树皮能吃,甜丝丝、黏糊糊的像地瓜枣;草根类只有茅草根能吃,可“进 口”容易“出口”难,排泄时能憋死人;树叶类只有洋槐叶能吃,但会使人浮肿, 那时我们村二百来户人家,一百多人得了浮肿病,我四岁的三弟,脸肿得像个皮 球。那几年天灾加人祸,粮食没甚收成,野菜却疯长,饿极了的人们便扑向了野 菜,什么麦蒿、七七菜、猫耳朵、疯狗草……只要能吃、药不死人,剜到篮里便 是菜。苦菜让我记忆深刻,不只是因为它生命力顽强,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也 不只是因为它的完美奉献,根叶茎都能吃;更可贵的是,别的野菜过了季节就成 了草,它却一枝独秀,过了春茬还有秋茬,鲜嫩时晒干,冬天用水一泡照样能吃。 ③1962 年的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五口人吃不起饺子,父母只能用干苦菜插渣(做 菜豆腐,老家方言叫“插渣”)。除夕早上,娘泡上了半锅干苦菜,又泡了半碗 留待来春做种子的黄豆。傍晚,当家家户户响起刀剁案板声,娘剁苦菜、爹磨豆, 做了一锅苦菜渣。那飘着清香的尤物,馋得我们兄弟几个口水直流。大年夜,一 家人围坐土炕上,每人盛了一大碗。那渣吃到嘴里,苦中有香,香中稍苦,对长 年肚子里罕见油水的孩子来说,那感觉着实美不可言。 ④这样的记忆留存了好些年。1974 年秋,人民公社社员仍在温饱线上挣扎, 我参军了,就要离开父母了。娘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最想吃苦菜渣。可惜,这 个时候苦菜太少了。无心的一句话,娘却上了心。第二天,晚饭时分,炕上放着 一小盆苦菜渣。原来,头天夜里,娘就泡上了黄豆,翌日一大清早便拎着篓子出 了门,满山坡里寻苦菜。弟弟告诉我,为了这顿苦菜渣,娘整整在坡里找了一大 上午,沟沟坎坎寻遍了,两只小裹脚都磨起了泡。那天娘催促我趁热吃、多吃点, 而我,筷子还没有动,泪水便盈满了眼眶。 ⑤军旅生涯三十多载,一年两度黄花开。妹妹告诉我,打我参军之后,每当 苦菜花开,娘都要上坡去剜苦菜,泡豆子插渣。年年如此。有好几次,老家有人 到济南,娘还专门央人给我带一瓷钵呢。 ⑥有一年三月,又是苦菜花开时,领导特批让我回家看看,我想给娘一个惊 喜,事先没有打电话。不承想,一到村口,大老远看见娘站在那儿张望。我不解 地问娘,您在这儿等谁?娘说,在等你。我说,您怎么知道我今日回来?娘说, 这两天我左眼一直跳,寻思着你该回来了,好几天都上这儿望望,没想到你还真 的回来了,夜来(方言:昨天)还让你嫂子插了苦菜渣呢! ⑦娘活了八十又四岁,找早逝的父亲去了。 ⑧苦菜花又开了。娘啊,您在哪里? 1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苦菜“远远近近、深深浅浅”的记忆。(4 分) 12.请简要分析第①段的表达特色。(4 分) 13.请分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 分) 14.阅读全文,请探究本文的深刻意蕴。(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宽以待人
①有人说:“假如我们都知道别人在背后怎样谈论我们的话,恐怕连一个朋友也 没有了。”这并不是一句否定人与人之间友情的话。 ②要知道,人们背后一时兴之所至,谈到了你的过错或缺点,说了对你不利的话, 这是人之常情。即使他是你的朋友,偶尔一两次顺口说来的话,也并不证明他不 够朋友 ③假如你不知道,这事情就会和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④可是,假如你时常担心别人背后对你的谈论,而要千方百计地去打听的话,传 话的人可能会把事情夸张些或歪曲些。这样一来,本是无意之间的闲谈,就会成 为相当严重的有意的中伤,当然就会影响到朋友之间的感情。 ⑤我认为在这一方面是大可不必过于认真的;假如你喜欢你的朋友,在传话的人 面前,你反而应该替他辩护一下或洗白一下才对。因为这是换得朋友对你的信心 及杜绝闲话的最好办法。 ⑥朋友之间的感情本不是短时间可以建立得起来的,而在漫长的时间中朋友间难 免会出现各种小矛盾。在彼此交往期间,不计较小的恩怨,适当地消除小的误会 原谅对方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等等,都是使友谊巩固和增进的最好办法。许多人 生交不到一个朋友,那就是因为他太斤斤计较了。要知道,世间有几个人没有缺 点和没有粗心大意的时候呢?假如别人也同样的来计较我们的错失的话,我们不 是也会成为孤立可怜的人了吗? ⑦我一向喜欢快乐和气的气氛。不管是家庭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学同事 之间,假如大家见了面都是一团和气,彼此心中没有成见,没有意气用事的地方 嘻嘻哈哈,有说有笑,那该多好!而这种快乐气氛的造成,就是靠着每一个人从 本身做起的一种宽厚、容忍的功夫。 ⑧对人抱持一个“恕”字,欣赏别人的好处,记着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错处, 这就可以获得一种心安理得的快乐。 ⑨常见有人说话方面不饶人,你损我一句,我必定要报复你三句,认为是精神上 莫大的胜利。可是事实上,我们知道,无论所争执的事是大是小,既有争执和意 见,心里就不会舒服,无论自己是胜是败,精神上总难免受相当的损失。为琐屑 小事争强好胜的结果,必定会把无意变为有意,把小事扩大为大事,以后就更难 和平相处了。 ⑩0“恕”并非软弱,一个懂得“恕”字用处的人,“恕”会成为他的无形武器 它消极的可以避免卷入无益争论的漩涡,积极的可以克服对他有所不利的敌人, 而且可以更进一步把敌人化为朋友 15.在第①段中,作者通过引用想表达什么看法?(6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作者提出的“恕”的含义是什么?(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事渐长,慢慢懂得了一点道理,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却是各自 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 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 梁实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①有人说:“假如我们都知道别人在背后怎样谈论我们的话,恐怕连一个朋友也 没有了。”这并不是一句否定人与人之间友情的话。 ②要知道,人们背后一时兴之所至,谈到了你的过错或缺点,说了对你不利的话, 这是人之常情。即使他是你的朋友,偶尔一两次顺口说来的话,也并不证明他不 够朋友。 ③假如你不知道,这事情就会和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④可是,假如你时常担心别人背后对你的谈论,而要千方百计地去打听的话,传 话的人可能会把事情夸张些或歪曲些。这样一来,本是无意之间的闲谈,就会成 为相当严重的有意的中伤,当然就会影响到朋友之间的感情。 ⑤我认为在这一方面是大可不必过于认真的;假如你喜欢你的朋友,在传话的人 面前,你反而应该替他辩护一下或洗白一下才对。因为这是换得朋友对你的信心 及杜绝闲话的最好办法。 ⑥朋友之间的感情本不是短时间可以建立得起来的,而在漫长的时间中朋友间难 免会出现各种小矛盾。在彼此交往期间,不计较小的恩怨,适当地消除小的误会, 原谅对方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等等,都是使友谊巩固和增进的最好办法。许多人一 生交不到一个朋友,那就是因为他太斤斤计较了。要知道,世间有几个人没有缺 点和没有粗心大意的时候呢?假如别人也同样的来计较我们的错失的话,我们不 是也会成为孤立可怜的人了吗? ⑦我一向喜欢快乐和气的气氛。不管是家庭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学同事 之间,假如大家见了面都是一团和气,彼此心中没有成见,没有意气用事的地方, 嘻嘻哈哈,有说有笑,那该多好!而这种快乐气氛的造成,就是靠着每一个人从 本身做起的一种宽厚、容忍的功夫。 ⑧对人抱持一个“恕”字,欣赏别人的好处,记着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错处, 这就可以获得一种心安理得的快乐。 ⑨常见有人说话方面不饶人,你损我一句,我必定要报复你三句,认为是精神上 莫大的胜利。可是事实上,我们知道,无论所争执的事是大是小,既有争执和意 见,心里就不会舒服,无论自己是胜是败,精神上总难免受相当的损失。为琐屑 小事争强好胜的结果,必定会把无意变为有意,把小事扩大为大事,以后就更难 和平相处了。 ⑩“恕”并非软弱,一个懂得“恕”字用处的人,“恕”会成为他的无形武器; 它消极的可以避免卷入无益争论的漩涡,积极的可以克服对他有所不利的敌人, 而且可以更进一步把敌人化为朋友。 15.在第①段中,作者通过引用想表达什么看法?(6 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述层次。(6 分) 17.作者提出的“恕”的含义是什么?(6 分)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年事渐长,慢慢懂得了一点道理,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却是各自 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 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 热。 ——梁实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