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试题40 分,延时3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 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网络上大规模_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_。事实上,现在“蓝 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蓝翔”两个字早已不 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_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 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 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 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 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 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 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 4.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 是(3分) 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简单地说 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 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②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江苏省徐州市 2015 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60 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试题 40 分,延时 30 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 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网络上大规模 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 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蓝翔”两个字早已不 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 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 名声大噪 演绎 B.爆发 名声大噪 演化 C.暴发 声名鹊起 演化 D.暴发 声名鹊起 演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 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 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 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通知:兹定于 6 月 5 日下午 3 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 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 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 临。 4.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 是(3 分) 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简单地说, 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 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②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③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④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⑤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⑥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 A①③⑥②④⑤B.①③②⑥⑤④C.②⑥④①③⑤D.②④③⑥①⑤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欧阳修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 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 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 不然。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 称职。今介未履台门之阈,而已因言事见罢,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 史也。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 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口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口进, 太祖不肯用。他日又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口 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 口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 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 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 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上好恶而高下者也。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 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 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伏惟执事如欲举愚者,则 岂敢复云;若将举贤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故敢布狂言,窃献门下,伏惟幸察 焉 (选自《欧阳修文集》,有删改)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力:致力 B.今介足未履台门之阈阈:门槛 C.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度:衡量 D.然后果而不可易也易:轻视 7.在第三段的方框内填入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 A.为乃而之 B.为以其之 C.以乃其为 D.以为之乃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4分) (2)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4分) 9.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的原因。(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③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④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⑤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⑥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②⑥④①③⑤ D.②④③⑥①⑤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欧阳修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 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 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 不然。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 称职。今介未履台门之阈,而已因言事见罢,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 史也。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 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进, 太祖不肯用。他日又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 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 □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 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 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 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上好恶而高下者也。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 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 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伏惟执事如欲举愚者,则 岂敢复云;若将举贤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故敢布狂言,窃献门下,伏惟幸察 焉。 (选自《欧阳修文集》,有删改)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 力:致力 B.今介足未履台门之阈 阈:门槛 C.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 度:衡量 D.然后果而不可易也 易:轻视 7.在第三段的方框内填入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 分) A.为 乃 而 之 B.为 以 其 之 C.以 乃 其 为 D.以 为 之 乃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4 分) (2)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4 分) 9.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的原因。(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髙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 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 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3分)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4分) (3)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诗经·氓》) (2)_,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3)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 (5)_,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6)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⑦)流丸止于瓯臾,。(荀子《大略》) (8)粗缯大布裹生涯,。(苏轼《和董传留别》)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还乡 路遥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 直,背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 蓬的像一团茅草。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 纹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岀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 草的绿叶上,囚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洭润的,不起一点黄尘。髙加 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 说话,其中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 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 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 髙加林感到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 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 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 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3 分)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4 分) (3)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4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 。(《诗经•氓》) (2) ,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3)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4)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5)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6)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7)流丸止于瓯臾, 。(荀子《大略》) (8)粗缯大布裹生涯, 。(苏轼《和董传留别》)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还 乡 路遥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 直,背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 蓬的像一团茅草。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 纹。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 草的绿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高加 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 说话,其中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 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 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 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 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 外半个村伸在沟口里,他看不见…… 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一一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 向他跑来了。 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 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透着真诚。 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 “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 “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 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 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 会给予不幸的人!高加林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掏出纸烟, 给大家一人散了一根 人们问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 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 他抬头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 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 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岔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 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着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 的一一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 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 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蒙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 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辜负 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指缝里淌出来了……(选自《人生》有 删改) 12.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画线部分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及其寓意。(4分) 13.在还乡的过程中,高加林的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14.小说叙写村里人对高加林的问候和安慰有何作用?(6分) 15.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漫谈“漫画 鲁迅 ①孩子们吵架,有一个用木炭一一上海是大抵用铅笔了一一在墙壁上写道:“小 子可乎之及及也,同同三千三百刀!”这和政治之类是毫不相干的,然而不 能算小品文。画也一样,住家的恨路人到对门来小解,就在墙上画一个乌龟,题 几句话,也不能叫它作“漫画”。为什么呢?就因为这和被画者的形体或精神 是绝无关系的 ②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 ③漫画是 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中国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 题”“漫书”的“漫”。当然也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的,但因为发芽于诚实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 外半个村伸在沟口里,他看不见…… 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 向他跑来了。 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 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透着真诚。 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 “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 “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 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 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 会给予不幸的人!高加林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掏出纸烟, 给大家一人散了一根。 人们问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 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 他抬头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 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 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岔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 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着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 的——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 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 一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蒙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 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辜负 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指缝里淌出来了…… (选自《人生》有 删改) 12.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画线部分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及其寓意。(4 分) 13.在还乡的过程中,高加林的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4 分) 14.小说叙写村里人对高加林的问候和安慰有何作用?(6 分) 15.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漫谈“漫画” 鲁迅 ①孩子们吵架,有一个用木炭——上海是大抵用铅笔了——在墙壁上写道:“小 三子可乎之及及也,同同三千三百刀!” ①这和政治之类是毫不相干的,然而不 能算小品文。画也一样,住家的恨路人到对门来小解,就在墙上画一个乌龟,题 几句话,也不能叫它作“漫画”。为什么呢?就因为这和被画者的形体或精神, 是绝无关系的。 ②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 ③漫画是 Karikatur 的译名,那“漫”,并不是中国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 题”“漫书”的“漫”。当然也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的,但因为发芽于诚实
的心,所以那结果也不会仅是嬉皮笑脸。这一种画,在中国的过去的绘画里很少 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 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或者也就算进去罢,但它又太离开了 人间 ④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无缘 无故的将所攻击或暴露的对象画作一头驴,恰如拍马家将所拍的对象做成一个神 样,是毫没有效果的,假如那对象其实并无驴气息或神气息。然而如果真有些 驴气息,那就糟了,从此之后,越看越像,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记还明白。关 于事件的漫画,也一样的。所以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 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 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⑤“夸张”这两个字也许有些语病,那么,说是“廓大”也可以的。廓大一个事 件或人物的特点固然使漫画容易显出效果来,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 出效果。矮而胖的,瘦而长的,他本身就有漫画相了,再给他秃头,近视眼,画 得再矮而胖些,瘦而长些,总可以使读者发笑。但一位白净苗条的美人,就很不 容易设法,有些漫画家画作一个骷髅或狐狸之类,却不过是在报告自己的低能 有些漫画家却不用这呆法子,他用廓大镜照了她露出的搽粉的臂膊,看出她皮肤 的褶皱,看见了这些褶皱中间的粉和泥的黑白画。这么一来,漫画稿子就成功了, 然而这是真实,倘不信,大家或自己也用廓大镜去照照去。于是她也只好承认这 真实,倘要好,就用肥皂和毛刷去洗一通。 ⑥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但这种漫画,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我记得去年就有 位文学家说过,他最讨厌论人用显微镜 ⑦欧洲先前,也并不两样。漫画虽然是暴露,讥刺,甚而至于是攻击的,但因为 读者多是上等的雅人,所以漫画家的笔锋的所向,往往只在那些无拳无勇的无告 者,用他们的可笑,衬出雅人们的完全和髙尚来,以分得一枝雪茄的牛意。像西 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陀密埃那样的漫画家,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 【注】①“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二句,意思是“小三子可恶之极,戳他三千三 百刀。”②戈雅:西班牙讽剌画家,作品多取材于民间生活:陀密埃:法国画家, 晚年曾参加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漫画”的特点。(6分) 18.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有何含意?(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 除外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一一培根 徐州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加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 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 假咸以自骋骥垦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的心,所以那结果也不会仅是嬉皮笑脸。这一种画,在中国的过去的绘画里很少 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 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或者也就算进去罢,但它又太离开了 人间。 ④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无缘 无故的将所攻击或暴露的对象画作一头驴,恰如拍马家将所拍的对象做成一个神 一样,是毫没有效果的,假如那对象其实并无驴气息或神气息。然而如果真有些 驴气息,那就糟了,从此之后,越看越像,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记还明白。关 于事件的漫画,也一样的。所以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 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 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⑤“夸张”这两个字也许有些语病,那么,说是“廓大”也可以的。廓大一个事 件或人物的特点固然使漫画容易显出效果来,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 出效果。矮而胖的,瘦而长的,他本身就有漫画相了,再给他秃头,近视眼,画 得再矮而胖些,瘦而长些,总可以使读者发笑。但一位白净苗条的美人,就很不 容易设法,有些漫画家画作一个骷髅或狐狸之类,却不过是在报告自己的低能。 有些漫画家却不用这呆法子,他用廓大镜照了她露出的搽粉的臂膊,看出她皮肤 的褶皱,看见了这些褶皱中间的粉和泥的黑白画。这么一来,漫画稿子就成功了, 然而这是真实,倘不信,大家或自己也用廓大镜去照照去。于是她也只好承认这 真实,倘要好,就用肥皂和毛刷去洗一通。 ⑥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但这种漫画,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我记得去年就有 一位文学家说过,他最讨厌论人用显微镜。 ⑦欧洲先前,也并不两样。漫画虽然是暴露,讥刺,甚而至于是攻击的,但因为 读者多是上等的雅人,所以漫画家的笔锋的所向,往往只在那些无拳无勇的无告 者,用他们的可笑,衬出雅人们的完全和高尚来,以分得一枝雪茄的生意。像西 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陀密埃②那样的漫画家,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 【注】①“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二句,意思是“小三子可恶之极,戳他三千三 百刀。”②戈雅:西班牙讽刺画家,作品多取材于民间生活;陀密埃:法国画家, 晚年曾参加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 分) 17.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漫画”的特点。(6 分) 18.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有何含意?(6 分) 七、作文(70 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 除外。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徐州市 2015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 20~23 题。(10 分)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 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 无 所 遗 于 辞无 所 假 咸 以 自 骋 骥 騄 于 千 里仰 齐 足 而 并 驰 以 此 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