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五单元17-19课) 命题人:徐新发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烟霭(ai)谬种(mi)监生(jian)少不更事(geng) B.刀俎(z)碑拓(tuo)徘徊(huai)咀嚼赏鉴(jue) C.忌讳(hui)炮烙(pao)踌躇(chou)惴惴不安(zhui) D.憎恶(吣)莞尔(wan)搭讪(shan)放浪形骸(hai)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寒喧 负疚 滑稽 沸反盈天 B.忙碌 鬼秘 应酬 游目骋怀 C.折罪 诛杀 祭祀 度长絜大 D.简捷 伤疤 搭理 揭杆而起 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①在本次服装节的模特表演赛中,她风光 ,魅力四射 ②据美味思副食品公司总裁 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 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 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 挑 衅 是对台海地区 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十足泄漏大肆更/和B.实足透露大事也/乃至 C.实足泄漏大肆更/和D.十足透露大事也/乃至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B.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C.你这部小说已经很完善了,我要是再作补充,就狗尾续貂了 D.小王当班长的消息公布后,他的好友激动不已,弹冠相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鹰潭市实验中学 2007-2008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五单元 17-19 课) 命题人:徐新发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基础知识(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烟霭.(ǎi) 谬.种(miù) 监.生(jiān) 少不更.事(gēng) B. 刀俎.(zǔ) 碑拓.(tuò) 徘徊.(huái) 咀嚼.赏鉴(jué) C. 忌讳.(huì) 炮.烙(pào) 踌躇.(chóu) 惴惴..不安(zhuì) D. 憎恶.(wù) 莞.尔(wǎn) 搭讪.(shàn) 放浪形骸.(hái)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寒喧 负疚 滑稽 沸反盈天 B. 忙碌 鬼秘 应酬 游目骋怀 C. 折罪 诛杀 祭祀 度长絜大 D. 简捷 伤疤 搭理 揭杆而起 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①在本次服装节的模特表演赛中,她风光________,魅力四射。 ②据美味思副食品公司总裁________,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________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 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 13 亿中国人民的严重 挑 衅, 是对台海地区 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 十足 泄漏 大肆 更/和 B. 实足 透露 大事 也/乃至 C. 实足 泄漏 大肆 更/和 D. 十足 透露 大事 也/乃至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 B. 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C. 你这部小说已经很完善了,我要是再作补充,就狗尾续貂 ....了。 D. 小王当班长的消息公布后,他的好友激动不已,弹冠相庆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 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 级领导的表彰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不论你钻多少层,总归还有更深的一层迷把你兜住,你仍然不知道造成这更深一层 “果”的“因”又是什么? B.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C.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 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生物入侵 任何物种的分布都有其固有的疆域,然而人类的活动却可以轻易地将物种带离其亿万年 囿禁的家园。人们用凤眼莲(水葫芦)饲喂牲畜,用互花米草保滩改土……正当人们自以为 得计的时候,大自然的报复也开始了:凤眼莲霸占并糟蹋了美丽的八百里滇池,互花米草像 疯了似地吞噬着海滩堤岸以及其间的一切生物。于是,人们开始警醒:我们遭遇到了生物入 侵! 造成以上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人们“引狼入室”。因为这些入侵的物种,是人们出于农林 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等目的有意引进的,到最后却无法控制,以致泛滥成 灾。伴随人类活动而进行的生物“偷渡”也是造成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世界不同地区之间 越来越频繁的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全球“旅行”提供了极大 的方便,许多生物伴随着人类活动漂洋过海,到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其中一些物种泛滥成灾 成为“入侵者”。此外,生物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也可能进入异地,成为 “入侵者” 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生长难以控制,造成 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原产于南美洲曾作为花卉引入我国并一 度作为猪饲料推广的凤眼莲现已遍布八百里滇池,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 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有的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 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产中美洲的微甘菊入侵深圳内伶岛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致使岛上4000多亩乔灌木丛林被微甘菊所覆盖,大量树木枯死,猕猴的 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另外,生物入侵还会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近 年来,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逐年增加:飞机草、紫茎 泽兰、空心莲子草等肆意蔓延,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因入侵生物 所造成的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0%-15%,棉花产量的15%—20%,水果蔬菜 的20%-30%。外来入侵物种有时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作为马草料由侵华日军从日本 带入我国的豚草,现已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其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物, 可导致“枯草热”症。 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很难彻底根除,而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防治代价又极 为巨大。如何狙击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7.下列有关生物入侵危害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物入侵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B.生物入侵会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C.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 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D.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 级领导的表彰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不论你钻多少层,总归还有更深的一层迷把你兜住,你仍然不知道造成这更深一层 “果”的“因”又是什么? B.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C.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 D.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 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7-10 题。 生物入侵 任何物种的分布都有其固有的疆域,然而人类的活动却可以轻易地将物种带离其亿万年 囿禁的家园。人们用凤眼莲(水葫芦)饲喂牲畜,用互花米草保滩改土……正当人们自以为 得计的时候,大自然的报复也开始了:凤眼莲霸占并糟蹋了美丽的八百里滇池,互花米草像 疯了似地吞噬着海滩堤岸以及其间的一切生物。于是,人们开始警醒:我们遭遇到了生物入 侵! 造成以上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人们“引狼入室”。因为这些入侵的物种,是人们出于农林 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等目的有意引进的,到最后却无法控制,以致泛滥成 灾。伴随人类活动而进行的生物“偷渡”也是造成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世界不同地区之间 越来越频繁的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全球“旅行”提供了极大 的方便,许多生物伴随着人类活动漂洋过海,到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其中一些物种泛滥成灾, 成为“入侵者”。此外,生物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也可能进入异地,成为 “入侵者”。 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生长难以控制,造成 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原产于南美洲曾作为花卉引入我国并一 度作为猪饲料推广的凤眼莲现已遍布八百里滇池,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 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有的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 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产中美洲的微甘菊入侵深圳内伶岛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致使岛上 4000 多亩乔灌木丛林被微甘菊所覆盖,大量树木枯死,猕猴的 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另外,生物入侵还会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近 年来,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逐年增加;飞机草、紫茎 泽兰、空心莲子草等肆意蔓延,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因入侵生物 所造成的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占粮食产量的 10%—15%,棉花产量的 15%—20%,水果蔬菜 的 20%—30%。外来入侵物种有时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作为马草料由侵华日军从日本 带入我国的豚草,现已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其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物, 可导致“枯草热”症。 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很难彻底根除,而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防治代价又极 为巨大。如何狙击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7.下列有关生物入侵危害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生物入侵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B. 生物入侵会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C.生物入侵会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 D.生物入侵会导致“枯草热”症等疾病的蔓延,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8.依据文意,下列属于人们“引狼入室”的行为所造成的恶果的一项是() ①“植物杀手”豚草疯狂侵袭南昌: ②水葫芦淤塞河道,挤占黄浦江; ③松材线虫侵吞江苏松属植物 ④互花米草肆虐,崇明岛不再是鸟类天堂 ⑤美国白蛾威胁天津大树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9.综观全文,下列对“生物入侵”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生物入侵是指生物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由原生存地进入其他地区并对当地造 成生态灾难或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从自然分布区进入其他地区并对当地 造成生态灾难或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的现象。 C.生物入侵是指生物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由原生存地进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 态环境中的其他物种造成严重威胁的现象 D.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从自然分布区进入新生态环境并导致 新生态环境生态灾害频繁爆发的现象。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来生物既能丰富我们的生物物种,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B.世界不同地区之间越来越频繁的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大大增加了生物入侵的 C.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和危害,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根本问题。 D.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彻底狙击生物入侵 (12分,每小题3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 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 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 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小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 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 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
C. 生物入侵会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 D. 生物入侵会导致“枯草热”症等疾病的蔓延,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8.依据文意,下列属于人们“引狼入室”的行为所造成的恶果的一项是( ) ①“植物杀手” 豚草疯狂侵袭南昌; ②水葫芦淤塞河道,挤占黄浦江; ③松材线虫侵吞江苏松属植物; ④互花米草肆虐,崇明岛不再是鸟类天堂; ⑤美国白蛾威胁天津大树。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9.综观全文,下列对“生物入侵”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入侵是指生物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由原生存地进入其他地区并对当地造 成生态灾难或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现象。 B.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从自然分布区进入其他地区并对当地 造成生态灾难或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的现象。 C.生物入侵是指生物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由原生存地进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 态环境中的其他物种造成严重威胁的现象。 D.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从自然分布区进入新生态环境并导致 新生态环境生态灾害频繁爆发的现象。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来生物既能丰富我们的生物物种,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B. 世界不同地区之间越来越频繁的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大大增加了生物入侵的 机率。 C. 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和危害,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根本问题。 D. 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彻底狙击生物入侵。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 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 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 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小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 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 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注]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 候。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史记·管晏列传》 [注]:有三归:有三姓女子嫁给管仲,当时女子出嫁曰“归”。反坫:周代诸侯宴会时 的一种礼节。坫,音dian,古代设于堂中两楹间的土台,低者供诸侯相会饮酒时置放空杯, 高者用以置放来会诸侯所馈赠的玉圭等物:郑玄注:“反坫,反爵之坫也 酌毕,则各 反爵于坫上。”爵,酒器。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为言 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12.选出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鲍叔知其贤 B.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师不必贤于弟子 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D.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骊山北构而西折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3.下列各句中加线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修:修建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 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 B.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 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C.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 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 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第Ⅱ卷(共108分) 四.(20分)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注]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 候。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史记•管晏列传》) [注]:有三归:有三姓女子嫁给管仲,当时女子出嫁曰“归”。反坫:周代诸侯宴会时 的一种礼节。坫,音 diàn,古代设于堂中两楹间的土台,低者供诸侯相会饮酒时置放空杯, 高者用以置放来会诸侯所馈赠的玉圭等物;郑玄注:“反坫,反爵之坫也。……酌毕,则各 反爵于坫上。”爵,酒器。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为..言 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C.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12.选出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 鲍叔知其.贤 B. 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师不必贤于.弟子 C.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D.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骊山北构而.西折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3.下列各句中加线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 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C.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 D. 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修:修建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 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 B. 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 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C. 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 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D. 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 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第Ⅱ卷(共 108 分) 四.(20 分) 1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6.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 秦论》)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 (《兰亭集序》)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 (《兰亭集序》) 五、(18分)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畏惧美丽 张丽君 我记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因为打从那天起我就开始畏惧美丽 我会站在一朵美艳绝伦的鲜花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动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 热辣辣的感觉。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他看那“艳不可近,纯不可渎”的粉羊蹄甲花时,总是要 看到绝望才肯离去。老先生笔下这惊心动魄的“绝望”二字,真让我共鸣到几乎要掉泪了 美丽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它召唤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轻颤手。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覆了自己
16.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 分,每空 1 分)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 秦论》) (4)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5)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 世。或取 诸怀抱, ; 或因寄所 托, 。(《兰亭集序》)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___ _ 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五、(18 分)现代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 畏惧美丽 张丽君 我记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因为打从那天起我就开始畏惧美丽。 我会站在一朵美艳绝伦的鲜花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动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 热辣辣的感觉。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他看那“艳不可近,纯不可渎”的粉羊蹄甲花时,总是要 看到绝望才肯离去。老先生笔下这惊心动魄的“绝望”二字,真让我共鸣到几乎要掉泪了。 美丽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它召唤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轻颤手。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覆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