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 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专指高考试卷第II卷的语言表达 高考从1992年起正式考查语言表达,从最初的零星试题到与其他内容合成一部分再到 独立成为第六部分,经历了14年。这14年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去细说。这 里只说近年的情况 、命题的基本走势 近四年的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 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对语言表达的总要求是“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这“一定”,是指最基 本也是最重要的表达能力:;这里的表达技能“是从操作层面说明,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操作 能力。所谓语言表达技能,就是《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 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表达技能。这些基本的表达 技能,也是最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是,试题运用的材料多来自现实,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 人处事密切相关,试题材料所表达的话题也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而不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 请看2002年的第23题: 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连贯完整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 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 加 上 这道题在高考语言表达题中是比较容易的一道题,得分率在68%左右,这里姑且不去说 它。就语言材料而言,它来自学校,来自学校“硬件”的现代化建设,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密 切相关:就这段材料所表现出来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来说,也是中学生在表达中经常出现的。 这类毛病出现的原因,是在写作的思维流程中,写作者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关键性的语言 信息,其间缺少必要的填充性词语,形成了跳跃,也就是题干所说的“前后脱节”。用这样 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当然属于实用的表达技能的考查 2.试题的考点呈综合性 考点呈综合性,应该从下列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试题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 分,言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这是所谓综合性的一个方面的含意。 另一方面,一道试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一道题只考一种表达形式的 试题相当少见 请看2000年的第26题
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 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专指高考试卷第 II 卷的语言表达。 高考从 1992 年起正式考查语言表达,从最初的零星试题到与其他内容合成一部分再到 独立成为第六部分,经历了 14 年。这 14 年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去细说。这 里只说近年的情况。 一、命题的基本走势 近四年的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 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对语言表达的总要求是“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这“一定”,是指最基 本也是最重要的表达能力;这里的表达技能“是从操作层面说明,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操作 能力。所谓语言表达技能,就是《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 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表达技能。这些基本的表达 技能,也是最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是,试题运用的材料多来自现实,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 人处事密切相关,试题材料所表达的话题也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而不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 请看 2002 年的第 23 题: 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连贯完整。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 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 加 上 。 这道题在高考语言表达题中是比较容易的一道题,得分率在 68%左右,这里姑且不去说 它。就语言材料而言,它来自学校,来自学校“硬件”的现代化建设,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密 切相关;就这段材料所表现出来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来说,也是中学生在表达中经常出现的。 这类毛病出现的原因,是在写作的思维流程中,写作者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关键性的语言 信息,其间缺少必要的填充性词语,形成了跳跃,也就是题干所说的“前后脱节”。用这样 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当然属于实用的表达技能的考查。 2.试题的考点呈综合性 考点呈综合性,应该从下列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试题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 分,言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这是所谓综合性的一个方面的含意。 另一方面,一道试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一道题只考一种表达形式的 试题相当少见。 请看 2000 年的第 26 题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达,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 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这道题,是一道仿写题,但从表达形式上说,它包含着仿写、类比和修辞的排比(“连 续类比”)这三者;从内容上说,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这三者作用 的认定;从思维上说,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考点呈综合性是很显然的 又如2002年第24题(后文将引出),表面上看只是调整语序,但是它兼及内容和形式 的关联,形式又兼及短语结构、音节和谐等,具有综合性。 3.试题呈开放性,语用的特点更加鲜明 般说来,较多的语言表达题所给的材料,或者提供一种情境,或者提供一种仿拟的样 式,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并按照要求作表达。因而答案更加灵活而 富有弹性。换言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写出各式各样的符合要求的 答案来。譬如2002年第25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 原句字数相同) 海水是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道题的综合性这里姑且不说,单说它的开放性。你仍然可以像试题所给例子一样去 描写自然景物,也可以写自己社会生活的体验,还可以从亲情感受上写“母爱是生命的一首 歌”,甚至可以从建筑物方面来写“窗是屋子的一双眼睛”,等等。不过,如果缺少生活的 积累,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做这样的试题还是很困难的。 试题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隐含着创新精神和广性化的因素,因而语言表达的特 点更明显。 二、应试的基本策略 鉴于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需要建立三个意识。 1.建立话题意识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达,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 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这道题,是一道仿写题,但从表达形式上说,它包含着仿写、类比和修辞的排比(“连 续类比”)这三者;从内容上说,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这三者作用 的认定;从思维上说,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考点呈综合性是很显然的。 又如 2002 年第 24 题(后文将引出),表面上看只是调整语序,但是它兼及内容和形式 的关联,形式又兼及短语结构、音节和谐等,具有综合性。 3.试题呈开放性,语用的特点更加鲜明 一般说来,较多的语言表达题所给的材料,或者提供一种情境,或者提供一种仿拟的样 式,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并按照要求作表达。因而答案更加灵活而 富有弹性。换言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写出各式各样的符合要求的 答案来。譬如 2002 年第 25 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 原句字数相同) 海水是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道题的综合性这里姑且不说,单说它的开放性。你仍然可以像试题所给例子一样去 描写自然景物,也可以写自己社会生活的体验,还可以从亲情感受上写“母爱是生命的一首 歌”,甚至可以从建筑物方面来写“窗是屋子的一双眼睛”,等等。不过,如果缺少生活的 积累,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做这样的试题还是很困难的。 试题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隐含着创新精神和广性化的因素,因而语言表达的特 点更明显。 二、应试的基本策略 鉴于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需要建立三个意识。 1.建立话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话题”,有别于话题作文的话题,用的是它的本义,即“谈话的中心”。 平时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总是有一定目的围绕一定的中心的。高考语言表达题, 也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差别只是有的试题明说了,有的没有明说,需要我们去体会。譬如上 文所举2000年第26题,并未明示话题的中心,但它是存在的,即仿写的文字要表达对“友 谊”、“勇敢”、“信任”的积极作用的评述:又如前举2002年第25题也没有明示中心, 但所给材料中隐含着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 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请看下面一例: 将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16字) 我国冶金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指示精神,今年一 季度,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幅度开始逐月回落,累计产钢2461.6万吨,增长势 头明显趋缓。其中1月份钢产量增长速度比去年12月份降低2个百分点,2月份比1月份 降低了3个百分点,3月份又比2月份降低4.9个百分点。 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试题,怎样压缩?先要看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是“控制钢铁生产总 量”,第1句是中心所在,其他各句叙述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情况,“逐月回落”、“增长 势头”、“趋缓”、“降低”等词语显示出“控制”的初步效果。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我国 钢铁生产总量控制初见成效。如果不是先把握这段文字的中心,就不大可能准确概括“主要 内容”,答题就会出现差错。 2.建立语境意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像植物生 长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 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 是限制作用。请看2003年的第25题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 (2)提示语:(阅读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 这是一道仿写题,“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而“教学 楼内”、“阅览室里”就是一种语境,因此,本题的答案既要符合内容、表达效果的要求 又要符合语境要求。不少考生似乎不明白这一点,第(1)小题有人竞然写出这样的答案 “用耳用眼不用嘴,动心动脑不动手。”这样的答案就意味着在“教学楼内”不能读书,不 能讨论问题,不能写作业、作实验等等。显然是错误的答案。第(2)小题有人写出这样的 答案:“黄金屋不要付钱,颜如玉不要付钱,唯有那纸张要付钱。”这答案自然是从古语“书
这里所说的“话题”,有别于话题作文的话题,用的是它的本义,即“谈话的中心”。 平时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总是有一定目的围绕一定的中心的。高考语言表达题, 也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差别只是有的试题明说了,有的没有明说,需要我们去体会。譬如上 文所举 2000 年第 26 题,并未明示话题的中心,但它是存在的,即仿写的文字要表达对“友 谊”、“勇敢”、“信任”的积极作用的评述;又如前举 2002 年第 25 题也没有明示中心, 但所给材料中隐含着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 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请看下面一例: 将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 16 字) 我国冶金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指示精神,今年一 季度,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幅度开始逐月回落,累计产钢 2461.6 万吨,增长势 头明显趋缓。其中 1 月份钢产量增长速度比去年 12 月份降低 2 个百分点,2 月份比 1 月份 降低了 3 个百分点,3 月份又比 2 月份降低 4.9 个百分点。 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试题,怎样压缩?先要看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是“控制钢铁生产总 量”,第 1 句是中心所在,其他各句叙述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情况,“逐月回落”、“增长 势头”、“趋缓”、“降低”等词语显示出“控制”的初步效果。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我国 钢铁生产总量控制初见成效。如果不是先把握这段文字的中心,就不大可能准确概括“主要 内容”,答题就会出现差错。 2.建立语境意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像植物生 长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 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 是限制作用。请看 2003 年的第 25 题: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读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 为: 这是一道仿写题,“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而“教学 楼内”、“阅览室里”就是一种语境,因此,本题的答案既要符合内容、表达效果的要求, 又要符合语境要求。不少考生似乎不明白这一点,第(1)小题有人竟然写出这样的答案: “用耳用眼不用嘴,动心动脑不动手。”这样的答案就意味着在“教学楼内”不能读书,不 能讨论问题,不能写作业、作实验等等。显然是错误的答案。第(2)小题有人写出这样的 答案:“黄金屋不要付钱,颜如玉不要付钱,唯有那纸张要付钱。”这答案自然是从古语“书
中自有黄金屋”等三句话化用而来,姑且不论这句考生对远古语的理解是否正确,也不论这 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仅从语境的角度来判断,这样的答案与“阅览室里”有什么关系 呢? 3.建立互渗意识 这里的“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作为表达的材料:读写 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 的灵魂。上文所举2002年第25题有考生写出这样一个答案 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 责备是低音 呵护是高音, 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如果这名考生对母爱没有这样真切的体验和认识,或者有这样的体验和认识,在做这 一道题时不把它搜索出来,是写不出这样好的答案来的。 4.建立表达意识 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1.向心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 2.连贯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 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譬如下面 段话的空缺处要填进所给的7个词语,怎样排列才能使之与“上下文协调一致”呢? 世界屋脊上的 以其特殊魅 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②大漠③奔腾的江河④雪岭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⑥草原⑦冰 这段话具有向心性、连贯性、层次性。怎样使其具有协调性呢?所给的7个词语有长 有短,当先从内容上分类合并,然后由短到长排列进去。当你把“冰峰、雪岭、大漠、草原、 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数不清的珍禽异兽”填入原句时,谈起来流畅,听起来侻耳,这 就是有了协调性。如果不这样排列组合,其效果如何?不妨试试 第一部分:选用、变换句式
中自有黄金屋”等三句话化用而来,姑且不论这句考生对远古语的理解是否正确,也不论这 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仅从语境的角度来判断,这样的答案与“阅览室里”有什么关系 呢? 3.建立互渗意识 这里的“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作为表达的材料;读写 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 的灵魂。上文所举 2002 年第 25 题有考生写出这样一个答案: 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 责备是低音, 呵护是高音, 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如果这名考生对母爱没有这样真切的体验和认识,或者有这样的体验和认识,在做这 一道题时不把它搜索出来,是写不出这样好的答案来的。 4.建立表达意识 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1.向心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 中心。 2.连贯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 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譬如下面 一段话的空缺处要填进所给的 7 个词语,怎样排列才能使之与“上下文协调一致”呢? 世界屋脊上的 ,以其特殊魅 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 ②大漠 ③奔腾的江河 ④雪岭 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⑥草原 ⑦冰 峰 这段话具有向心性、连贯性、层次性。怎样使其具有协调性呢?所给的 7 个词语有长 有短,当先从内容上分类合并,然后由短到长排列进去。当你把“冰峰、雪岭、大漠、草原、 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数不清的珍禽异兽”填入原句时,谈起来流畅,听起来悦耳,这 就是有了协调性。如果不这样排列组合,其效果如何?不妨试试。 第一部分:选用、变换句式
【高考要求】本题考查句式变换能力。 【高考分析】 句式变换,不管是短句改写成长句,还是长句改写成短句,只是一种形式的变化。其 实,不管是长句还是短句,始终不能发生改变的就是句子内部所包含的信息。所以,这类 高考语用题目,测试的真正目的,就是让考生会分辨信息和对各种信息进行不同样式的组 【试题1】 2005年广东卷)22.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 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玻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先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 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你新型星际“指南针”。 【参考答案】22.(4分)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1分)这种新 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Ⅰ分)它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 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1分)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1 分) 必须将长定语加以处理。短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句子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试题2】 (2005年江西卷)22将下面句子加横线的部分变换成四个"是"字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保留全 部信息,语意连贯)(2分)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有碧湛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答: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 【参考答案】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山是青郁郁的。 【试题3】 (2005年山东卷)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 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硏是了解真实情况,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 起来,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 才干,从而使决策严格的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一种很好的方法和制度 【参考答案】22.(〔例1)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也是 了解真实情况的好方法。它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既能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广 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还可以使领导决策严格地做 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 〔例2〕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可以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既能倾 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从而 使决策严格地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也是了解真实情况 的好方法 试题4】 (2006年江西卷)20.以“池中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 增减信息)(4分)
【高考要求】本题考查句式变换能力。 【高考分析】 句式变换,不管是短句改写成长句,还是长句改写成短句,只是一种形式的变化。其 实,不管是长句还是短句,始终不能发生改变的就是句子内部所包含的信息。所以,这类 高考语用题目,测试的真正目的,就是让考生会分辨信息和对各种信息进行不同样式的组 合。 【试题 1】 (2005 年广东卷)22.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 4 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 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玻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先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 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你新型星际“指南针”。 【参考答案】22.(4 分)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1 分)这种新 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1 分)它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 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1 分)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1 分) 必须将长定语加以处理。短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句子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试题 2】 (2005 年江西卷)22.将下面句子加横线的部分变换成四个"是"字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保留全 部信息,语意连贯)(2 分)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有碧湛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答: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 。 【参考答案】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山是青郁郁的。 【试题 3】 (2005 年山东卷)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 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 分) 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是了解真实情况,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 起来,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 才干,从而使决策严格的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一种很好的方法和制度。 【参考答案】22.〔例 1〕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也是 了解真实情况的好方法。它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既能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广 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还可以使领导决策严格地做 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 〔例 2〕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可以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既能倾 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从而 使决策严格地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也是了解真实情况 的好方法。 【试题 4】 (2006 年江西卷)20.以“池中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 增减信息)(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