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学期末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在答题卡田字格中,抄写以下内容(3分。书写美观加1分)(说明:根据 书写情况评分。相信你能写出漂亮的字来,而且卷面整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家 2、按照课文填空(5分) ①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④会当凌绝顶, 。《望岳》 ⑤《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 3、口语交际: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 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 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10分,4-8题每题2分) A、啜泣(chuo) 小憩(q)擎天撼地(jng) 4、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B、濯洗(zhuo) 泯灭(ming)骇人听闻(hai) G、唱和(he) 猝然(chu) 莽莽榛榛(zhen) D、竦立(sdng) 静谥(m)踉踉跄跄( q ang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笑容可掬恍然大悟望洋兴叹窸窸窣窣 B、廖廖可数节衣缩食萍水相逢乐以教和 C、心有余悸消声匿迹苦心孤诣愿天尤人 D、名副其实含辛茹苦为富不人俗不可耐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思而不学则殆(迷惑不解)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B、睨之(斜着眼睛看)不见曦月(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C、山岛竦峙(突起突兀)而翁知我(你,你的) D、属引凄异(连缀,连续)世隶耕(奴隶 7、“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段话是从下面文段中抽出来的,将它 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 A〕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007 年上学期末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0 分) 1、在答题卡田字格中,抄写以下内容(3 分。书写美观加 1 分)(说明:根据 书写情况评分。相信你能写出漂亮的字来,而且卷面整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家。 2、按照课文填空(5 分) ①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③ ,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④会当凌绝顶, 。《望岳》 ⑤《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 是 , 。 3、口语交际: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 分) 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 好遇见一位 60 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 。” 二 语言积累和运用(10 分,4-8 题每题 2 分) 4、 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 分) ( ) A、啜.泣(chuò) 小憩.(qì) 擎.天撼地(jīng) B、濯.洗(zhuó) 泯.灭(mǐng) 骇.人听闻(hài) C、唱和.(hè) 猝.然(chù) 莽莽榛.榛(zhēn) D、竦.立(sǒng) 静谥.(mì) 踉踉跄.跄(qiàng)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笑容可掬 恍然大悟 望洋兴叹 窸窸窣窣 B、廖廖可数 节衣缩食 萍水相逢 乐以教和 C、心有余悸 消声匿迹 苦心孤诣 愿天尤人 D、名副其实 含辛茹苦 为富不人 俗不可耐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思而不学则殆.(迷惑不解)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B、睨.之(斜着眼睛看) 不见曦.月(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C、山岛竦.峙(突起 突兀) 而.翁知我(你,你的) D、属.引凄异(连缀,连续) 世隶.耕(奴隶) 7、“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段话是从下面文段中抽出来的,将它 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 ( ) (A)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 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0)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 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阅读理解(40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无命急寬,有时朝发自帝,蓑到江陵,基间壬 二真果,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水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将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2分)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沿溯阻绝溯 (2)良多趣味 良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12、文中划线的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3、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 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用文中语 句回答)(2分)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 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 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 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 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 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将第一段中横线上缺少的语句补充完整?(2分)
(B)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 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 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8.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三、阅读理解(40 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 ,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水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将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2 分) , 。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1)沿溯.阻绝 溯: (2)良.多趣味 良: 11、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原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12、文中划线的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3、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 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用文中语 句回答)(2 分) (二)“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 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 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 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 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 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将第一段中横线上缺少的语句补充完整?(2 分)
15、第一段画波浪线语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6、第一段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春风?(2分) 17、第一段中的“卖弄”一词用的好吗?为什么?(2分) 18、第二段中“稀稀疏疏”和本段中的“ 词相照应。(2分) (三)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 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 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 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 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晩,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 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 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 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 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 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 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 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 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 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 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 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 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9、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2分) 20、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 得耐心又耐心”?(2分) 21、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分) 22、纵观全文,(1)写出第一段中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 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 初”?(4分) (1)答 (2)答:
15、第一段画波浪线语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2 分) 16、第一段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春风?(2 分) 17、第一段中的“卖弄”一词用的好吗?为什么?(2 分) 18、第二段中“稀稀疏疏”和本段中的“ ”一词相照应。(2 分) (三)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 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 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 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 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 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 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 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 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 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 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 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 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 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 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 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 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9、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2 分) 20、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 得耐心又耐心”?(2 分) 21、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 分) 22、纵观全文,(1)写出第一段中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 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 初”?(4 分) (1)答: (2)答:
(四)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溥(张溥,明朝文学家〕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通“抄),钞已朗诵一过, 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jn,皮 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日沃(浇)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2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幼嗜学(喜欢,爱好 B、门外戏(玩耍,嬉戏) 即焚之(烧) C、相委而去(舍弃,丢下 右手握管处(笔杆) D、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称) 2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下车引之 死而后已 人皆贺之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如是者六七始已 与朋友交而不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5、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6、读了第二则文言文后,你有什么启发?(3分) 四作文(40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 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 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充完整作文题。然后作文。 2体裁不限。字数500字以上。 3不得抄袭 2007七年级期末测试答案 1.略2.①天涯若比邻_。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 一、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 溥(张溥,明朝文学家)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通“抄),钞已朗诵一过, 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jūn,皮 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日沃(浇)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2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幼嗜.学(喜欢,爱好) B、门外戏.(玩耍,嬉戏) 即焚.之(烧) C、相委.而去(舍弃,丢下) 右手握管.处(笔杆) D、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称) 2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下车引之. A B 死而后已. 人皆贺之.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如是.者六七始已 C D 与朋友交而不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5、翻译下列句子(3 分)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6、读了第二则文言文后,你有什么启发?(3 分) 四 作文 (40 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 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 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 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补充完整作文题。然后作文。 2 体裁不限。字数 500 字以上。 3.不得抄袭。 2007 七年级期末测试 答案 1 . 略 2. ① 天涯若比邻 。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一览众山小。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略 4---8. DABBC (一)9、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10、①逆流而上②确实、实在 1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这么快呀。 12、侧面描写,烘托岀三峡夏季水势之大和流速之快。 13、“素湍绿谭,回清倒影。”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二)14、“吹面不寒杨柳风” 15、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轻柔。 16、触觉、视觉、嗅觉、听觉。 17、好,贬义词褒用,写出了鸟儿迎接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点点 (三)19、(1)宁静平和(幽美)(能答出“宁静”即可)(2)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 点;衬托人物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 20、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大意对即 可) 21、(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 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本题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大意对或言之成 理即可。若答“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则只给1分。) 22、(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四)23.D24 25、你中午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6、从勤岀成果,天才出自勤奋,注重学习方法等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 可
③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 一览众山小。 ⑤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略 4---8. DABBC (一)9、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10、①逆流而上②确实、实在。 1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这么快呀。 12、侧面描写,烘托出三峡夏季水势之大和流速之快。 13、“素湍绿谭,回清倒影。”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二)14、“吹面不寒杨柳风”。 15、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轻柔。 16、触觉、视觉、嗅觉、听觉。 17、好,贬义词褒用,写出了鸟儿迎接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18、“一点点” (三)19 、(1)宁静平和(幽美)(能答出“宁静”即可)(2)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 点;衬托人物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 20 、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大意对即 可) 21、(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 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本题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大意对或言之成 理即可。若答“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则只给 1 分。) 22 、(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四)23. D 24.B 25、你中午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6、从勤出成果,天才出自勤奋,注重学习方法等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