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经济发展 4.中国梦是()相统一的梦 A.国家情怀 B.民族情怀 C.人民情怀 D.个人情怀 5,实现中国梦必须( A.走中国道路 B.业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传播中国文化 6.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 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路得到全面落实, 的局面基本 形成。(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7.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 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重视的社会风尚基本养成()。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8.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国土开发格局形成( )。 A.生产空间安全高效 B.生活空间舒适宜居 C.生态空间山青水碧 D.生存空间协调合理 9.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包括我国将拥有高度的 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成为叶 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中国精神 B.中国模式 C.中国价值 D.中国力量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实现途径。 2.简述“两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1.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A5.D6.C7.A8.D9.D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D 3.ABC 4.ABC 5.ABC 6.ABCD 7.ABCD 8.ABC 9.ACD 三、简答题 1.答: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包括 坚持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7 3.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经济发展 4.中国梦是( )相统一的梦 A.国家情怀 B.民族情怀 C.人民情怀 D.个人情怀 5.实现中国梦必须( )。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传播中国文化 6.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 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____的局面基本 形成。(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7.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 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重视____的社会风尚基本养成(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8.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____的国土开发格局形成( )。 A.生产空间安全高效 B.生活空间舒适宜居 C.生态空间山青水碧 D.生存空间协调合理 9.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包括我国将拥有高度的 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____成为中 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A.中国精神 B.中国模式 C.中国价值 D.中国力量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实现途径。 2.简述“两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1.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A 5.D 6.C 7.A 8.D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D 3.ABC 4.ABC 5.ABC 6.ABCD 7.ABCD 8.ABC 9.ACD 三、简答题 1.答: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包括 坚持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答: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 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论述题 1.答: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阶段的目标要求是:一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二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 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 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 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四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 民将普崩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充满活力而又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 成为普遍常态,开侧人与自然和诺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市场经济体制 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一上提出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D.十二届三中全会 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8 2.答: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 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论述题 1.答: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阶段的目标要求是:一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二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 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 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 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四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 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充满活力而又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 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A.市场经济体制 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 上提出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4.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新经济体制的建议是在() L.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5。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木框架是在党的() A.十四大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6.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 A.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B.适当削弱宏观调控 C.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宏观调控 D,取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 制度,它是由(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8.提出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 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是在党的( A.十三大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9.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 了的新发展理念。()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0.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制既不 姓“社”,也不姓“资”,由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 A公有制性质B.国有性质 C.共有性质D.混有性质 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为主 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9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4.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新经济体制的建议是在( )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5.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党的( )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6.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 ) A.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B.适当削弱宏观调控 C.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宏观调控 D.取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 制度,它是由( )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8.提出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 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是在党的( )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9.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 了 的新发展理念。( )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B.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0.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制既不 姓“社”,也不姓“资”,由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 ) A 公有制性质 B.国有性质 C.共有性质 D.混有性质 11.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 为主 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A.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 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C.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D.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1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 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B.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资产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 D.产权制度的管理制度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D.公有制经济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 经济,这是由()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决定的 C,微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决定的 D,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的 1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16.按劳分配是( A.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贝 B.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C.生产资料分配的基本原则 D.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 17.按劳分配是( A,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 C.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D.个体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18.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 D.股份合作制企业成员的收入 19.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10 C.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D.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1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 ) 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B.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资产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 D.产权制度的管理制度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公有制经济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 经济,这是由( )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决定的 C.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决定的 D.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的 1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16.按劳分配是( ) A.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C.生产资料分配的基本原则 D.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 17.按劳分配是( ) A.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 C.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D.个体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18.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A.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 D.股份合作制企业成员的收入 19.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初级阶段的国情 2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人属于() A按资分配收入 B.按劳分配收入 C.劳动收入 D.风险收入 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愿的决定》,提 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科技和教育现代化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农业和工业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 A,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B.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松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 想。其中.“三个补充”是指( A.所有制结构B个体经营 C自由生产 D.自由市场 3.下列表述中,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有(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股份制是(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1
11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初级阶段的国情 2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人属于( ) A.按资分配收入 B.按劳分配收入 C.劳动收入 D.风险收入 2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 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科技和教育现代化 D.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农业和工业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 ) A.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B.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松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 想。其中.“三个补充”是指( ) A.所有制结构 B 个体经营 C.自由生产 D.自由市场 3.下列表述中,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有( )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股份制是( )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