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宏观经济学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 课程代码 043033A1 课程性质 回必修口选修 开课学院 商学院 课程负责人 卢仁祥 课程团队 杨志波、万宁、潘飞虎、石治 授课学期 第3学期 学分学时 348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实训(含上机) 课内学时 48 实习 其他 面向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 授课语言 中文 ☑线下课程 口全英语课程 口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授课模式 (网站: ) 口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网站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微积分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具体应用 对先修的要求及先 熟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工具及 修课程 其在现实经济问题中的解释与应用。先修课程包括微积分B()、微 积分B(2、微观经济学。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熟练掌握宏 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政策主张及其经济实践,着力培养学 对后续的支撑及后 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知识辨析、理解和预测经济运行的问题、调节措 续课程 施和发展趋势的实际应用能力。后续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金 融、国际经济学。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和拓展 微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 GDP与中华民族 案例教学与课 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伟大复兴 堂讨论 课程思政设计 和社会责任等 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和拓展 微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 国际政治经济形 案例教学与课 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势与中国的双循 堂讨论 环战略。 和社会责任等
24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宏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代码 043033A1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学院 商学院 课程负责人 卢仁祥 课程团队 杨志波、万宁、潘飞虎、石冶 授课学期 第 3 学期 学分/学时 3/48 课内学时 48 理论学时 48 实验学时 实训(含上机) 实习 其他 面向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 授课语言 中文 授课模式 线下课程 □全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网站: ) □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网站: ) 对先修的要求及先 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微积分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具体应用, 熟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工具及 其在现实经济问题中的解释与应用。先修课程包括微积分 B(1)、微 积分 B(2)、微观经济学。 对后续的支撑及后 续课程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熟练掌握宏 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政策主张及其经济实践,着力培养学 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知识辨析、理解和预测经济运行的问题、调节措 施和发展趋势的实际应用能力。后续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金 融、国际经济学。 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和拓展 微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 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和社会责任等 GDP 与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案例教学与课 堂讨论 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和拓展 微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 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和社会责任等 国际政治经济形 势与中国的双循 环战略。 案例教学与课 堂讨论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和拓展 疹情背景下中国 微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 案例教学与课 想信念、 价值取向、 政治信仰 的藏业形势与政 堂讨论 和社会责任等 策 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和拓展 微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 中国经济增长方 案例教学与课 相信令 ,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式转变的重要性 和社会责任等 及其路径。 堂讨论 二、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包括经济、金融、财政、管理及其相关财经类)专业必修课, 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科生开设。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在不同程度 上构成了许多经济学科如国际留易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理论基础。该课程 是一门以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作为经济类专业 二年级本科生的基 础课程,为学生进 步学习经济学知识奠定扎实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宏观经济 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还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 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而获得提升: 知识层面:学生将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木内容,了解其最新发展。 能力层面: 学 生能够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具备分析、理解和判断宏 观经济运行的现实问题和经济政策实践的能力。 素质层面: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了解宏观经济学原理对经济 运行实践的指导,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和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其实践,提升自主学 习能力。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目标及支撑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熟练掌握和理解宏观经济总量度量指标:理解总需求总供 给模型的推导与结构:掌握宏观经济失衡的度量、类型和成因:掌 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类型、政策目标:理解需求管理政策中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原理、政策工具、政策效应及其局限性:理 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调节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目标4,挖据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玫元素 用中国案例解读 修正 和拓展宏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毕业要求2 和社会责任等。 学科知识 目标2:理解均衡、均衡产出与均衡收入的含义及其原理:堂探两 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相关乘数及其作 用于经济的原理:理解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及其相互作用及 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政策。 目标4:挖掘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元素,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 和拓展宏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25 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和拓展 微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 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和社会责任等 疫情背景下中国 的就业形势与政 策。 案例教学与课 堂讨论 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和拓展 微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 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和社会责任等 中国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的重要性 及其路径。 案例教学与课 堂讨论 二、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包括经济、金融、财政、管理及其相关财经类)专业必修课, 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科生开设。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在不同程度 上构成了许多经济学科如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理论基础。 该课程 是一门以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作为经济类专业二年级本科生的基 础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知识奠定扎实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宏观经济 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还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 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获得提升: 知识层面:学生将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了解其最新发展。 能力层面:学生能够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具备分析、理解和判断宏 观经济运行的现实问题和经济政策实践的能力。 素质层面: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了解宏观经济学原理对经济 运行实践的指导,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和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其实践,提升自主学 习能力。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目标及支撑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目标 1:熟练掌握和理解宏观经济总量度量指标;理解总需求-总供 给模型的推导与结构;掌握宏观经济失衡的度量、类型和成因;掌 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类型、政策目标;理解需求管理政策中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原理、政策工具、政策效应及其局限性;理 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调节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目标 4:挖掘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元素,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 和拓展宏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和社会责任等。 毕业要求 2: 学科知识 2 目标 2:理解均衡、均衡产出与均衡收入的含义及其原理;掌握两 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相关乘数及其作 用于经济的原理;理解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及其相互作用及总 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政策。 目标 4:挖掘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元素,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 和拓展宏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和社会责任等。 目标3:熟练草握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对相关产品市场的影响,尤共 是不同财政工具变量的应用对相关产品市场的影响:了解产业政 策、收入限制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对商品市场及其发展的影 毕业题求4 3 目标4:挖据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元素 用中国案例解读 修正 应用能力 和拓展宏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和社会责任等。 四、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进度安排 授课方武 学生学习古撞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及学时 预期成果 程目标 模块一:宏观经济度量指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 内容 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国民 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公 GDP和实际GD 课堂教学 深刻认识 敏学难点: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国民8课时、 和理解和 目标1 收入核算的基本公式。 案例教学 一国GDP的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与课党讨 内涵和意 目标4 乃特占、国内生产总估及其核算方法、国民收论1课时义 入的其他隆最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公 名义GDP和实际GDP、失业和物价水平的 衡量。 课程思政融合点:GDP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檬块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檬型的基本要求和基 木内突 教学重点:均衡 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国 能够熟纷 运用国民 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理论、投资的决定与S 收入的相 曲线、利的决定与1从曲线、TS-1M辑型、AD 课堂教学 关协定横 曲线与AS曲线、AD-AS模型的结构与应用。 15课时、 型认识、分 教学难点: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理论、IS-LM -AS模型的结构与应用 案例教 析并预测 目标2 目标 教学内容:均衡产出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国 与课堂 宏忍 论1课时 经济变 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理论、投资的决定与IS 变化村社 曲线、利率的决定与LM曲线、IS-M模型、A 会经济发 曲线与AS曲线、AD-AS模型的结构与应用。 课程思政融合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中国 展的影响 双循环战略。 模块三:经济波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能够深刻 目标1 数学重点:失业的表现、成因及其影响、货9课时、 认识和理 目标2
26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和社会责任等。 3 目标 3:熟练掌握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对相关产品市场的影响,尤其 是不同财政工具变量的应用对相关产品市场的影响;了解产业政 策、收入限制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对商品市场及其发展的影 响。 目标 4:挖掘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元素,用中国案例解读、修正 和拓展宏观经济理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 和社会责任等。 毕业要求 4: 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进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 及学时 学生学习 预期成果 支撑课 程目标 1 模块一:宏观经济度量指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 内容 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国民 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公 式、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教学难点: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国民 收入核算的基本公式。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及特点、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国民收 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公 式、名义 GDP 和实际 GDP、失业和物价水平的 衡量。 课程思政融合点:GDP 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堂教学 8 课时、 案例教学 与课堂讨 论 1 课时 深刻认识 和理解和 一国 GDP 的 内涵和意 义 目标 1 目标 4 2 模块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的基本要求和基 本内容 教学重点:均衡产出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国 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理论、投资的决定与 IS 曲线、利率的决定与 LM 曲线、IS-LM 模型、AD 曲线与 AS 曲线、AD-AS 模型的结构与应用。 教学难点: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理论、IS-LM 模型、AD-AS 模型的结构与应用。 教学内容:均衡产出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国 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理论、投资的决定与 IS 曲线、利率的决定与 LM 曲线、IS-LM 模型、AD 曲线与 AS 曲线、AD-AS 模型的结构与应用。 课程思政融合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中国的 双循环战略。 课堂教学 15 课时、 案例教学 与课堂讨 论 1 课时 能够熟练 运用国民 收入的相 关决定模 型认识、分 析并预测 某一宏观 经济变量 变化对社 会经济发 展的影响 目标 2 目标 4 3 模块三:经济波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失业的表现、成因及其影响、通货 课堂教学 9 课时、 能够深刻 认识和理 目标 1 目标 2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学生学习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 支撑课 及学时 预期成里 程目标 膨胀的度量、成因及其成本、失业与通货膨胀 案例教号 解宏观 目标4 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与课堂讨 济波动的 散学难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 论1课时 主要表观 曲线。 度量标准 乃相石关 成因及其成本、失业与通货膨胀 系,并应用 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于现实经 课程思政融合点:疫情背景下中国的就业形势 济波动的 与政管。 分析 模块四: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 和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 熟悉相关 宏观经济 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经济增长 政策的调 的决定因素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课堂教学 节原理,并 目标 数学难点:财政政箭、货币政箭及其效果 2课时、 教学以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景 案例教 目标2 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两种政筑 课堂讨 观经济政 目标: 策调节实 目标4 的混合运用及关于总需求管理改策的争论、经 论1课时 济增长的描述、事实及其波动、经济增长的决 践予以指 导、分析和 定因素及促讲经济增长的政策。 澡程思政融合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 预测 要性及其路径。 五、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序号 课程目标 作业 课堂表现 期末考核 成绩比例(%) 20% 20% 60% 19 目标1 5% 5% 20% 30% 2 目标2 5% 5% 209% 30% 3目标3 10% 5% 20% 35% 4 目标4 5% 5% 合计 20% 20% 60% 100% 期末考核形式 ☑闭卷笔试口开卷笔试口小论文口报告口作品 口上机口技能操作口其他(请注明)
27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 及学时 学生学习 预期成果 支撑课 程目标 膨胀的度量、成因及其成本、失业与通货膨胀 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难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 曲线。 教学内容:失业的表现、成因及其影响、通货 膨胀的度量、成因及其成本、失业与通货膨胀 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课程思政融合点:疫情背景下中国的就业形势 与政策。 案例教学 与课堂讨 论 1 课时 解宏观经 济波动的 主要表现、 度量标准 及相互关 系,并应用 于现实经 济波动的 分析 目标 4 4 模块四: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 和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 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经济增长 的决定因素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 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效果、两种政策 的混合运用及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经 济增长的描述、事实及其波动、经济增长的决 定因素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课程思政融合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 要性及其路径。 课堂教学 12 课时、 案例教学 与课堂讨 论 1 课时 熟悉相关 宏观经济 政策的调 节原理,并 能够对宏 观经济政 策调节实 践予以指 导、分析和 预测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五、课程考核 序号 课程目标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作业 成绩比例(%) 20% 课堂表现 20% 期末考核 60% 1 目标 1 5% 5% 20% 30% 2 目标 2 5% 5% 20% 30% 3 目标 3 10% 5% 20% 35% 4 目标 4 — 5% — 5% 合计 20% 20% 60% 100% 期末考核形式 闭卷笔试 开卷笔试 小论文 报告 作品 上机 技能操作 其他(请注明)。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课程教村 1.《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颜鹏飞、刘凤良、吴汉洪,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9年。 上海电机学院商裳院 (二)参考教材及网站 .2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 《经济学原理 第 去观经济学分册》 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 3.《宏观经济学》,叶德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4.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15854566.html. 编写人:卢仁祥 审核人: 朱寒 审批人: 王玉芳 审北
28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课程教材 1.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颜鹏飞、刘凤良、吴汉洪,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9 年。 (二)参考教材及网站 1.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年。 2. 《经济学原理第 7 版:宏观经济学分册》,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 《宏观经济学》,叶德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4.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15854566.html。 编写人: 卢仁祥 审核人: 朱霖 审批人: 王玉芳 审批日期: 2022 年 6 月 28 日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