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上结论表明, 总的说三种人 的血糖水平有差别,但并不能说明任何两 种人的血糖值均有差别。只能说可能至少 有两组人的血糖值有差别,可能有的组间 没有差别。要了解那些组均数间有差别 那些组均数间没有差别 需要进一步做透 两较 当k=2时,对同一资料,单因素方差分 析等价于成组设计的t检验,且F=t2
注意:以上结论表明,总的说三种人 的血糖水平有差别,但并不能说明任何两 种人的血糖值均有差别。只能说可能至少 有两组人的血糖值有差别,可能有的组间 没有差别。要了解那些组均数间有差别, 那些组均数间没有差别,需要进一步做两 两比较。 当k=2时,对同一资料,单因素方差分 析等价于成组设计的t检验,且F= t2
第二节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多 个样本均数比较的两因素方差分析。两因 素是指主要的研究因素和配伍组(区组) 因素,研究因素有k个水平,共有个区组: 例9.2为探索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30只 纯种新西兰实验用大白兔,按窝别相同、体重相近划分为 10个区组。每个区组间3只大白兔随机采用A、B、C三种 处理方案即在松止血带前分别给予丹参2ml/kg、1ml/kg 生理盐水2l/kg在松止血带前及松后1小时分别测定血中 白蛋白含量(g/八),算出白蛋白减少量如下表9-7,问A、 B两方案分别与C方案的处理效果是否不同?
第二节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多 个样本均数比较的两因素方差分析。两因 素是指主要的研究因素和配伍组(区组) 因素,研究因素有k个水平,共有n个区组。 例9.2 为探索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30只 纯种新西兰实验用大白兔,按窝别相同、体重相近划分为 10个区组。每个区组间3只大白兔随机采用A、B、C三种 处理方案即在松止血带前分别给予丹参2ml/kg、 1ml/kg、 生理盐水2ml/kg在松止血带前及松后1小时分别测定血中 白蛋白含量(g/L),算出白蛋白减少量如下表9-7,问A、 B两方案分别与C方案的处理效果是否不同?
表9-7A.B.C三种方案处理后大白兔血中白蛋白减少量(g/儿) 区组号 A方案 B方案 C方案 X 1 2.21 2.91 4.25 3.1233 2 2.32 2.64 4.56 3.1733 3 3.15 3.67 4.33 3.7167 4 1.86 3.29 3.89 3.0133 X可 5 2.56 2.45 3.78 2.9300 6 1.98 2.74 4.62 3.1133 7 2.37 3.15 4.71 3.4100 8 2.88 3.44 3.56 3.2933 9 3.05 2.61 3.77 3.1433 10 3.42 2.86 4.23 3.5033 ni 10 10 10 30 N X 2.5800 2.9760 4.1700 3.2420 () S. 0.2743 0.1581 0.1605 0.6565 (S2)
表9-7 A.B.C三种方案处理后大白兔血中白蛋白减少量(g/L)) 区组号 A方案 B方案 C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2.21 2.32 3.15 1.86 2.56 1.98 2.37 2.88 3.05 3.42 2.91 2.64 3.67 3.29 2.45 2.74 3.15 3.44 2.61 2.86 4.25 4.56 4.33 3.89 3.78 4.62 4.71 3.56 3.77 4.23 3.1233 3.1733 3.7167 3.0133 2.9300 3.1133 3.4100 3.2933 3.1433 3.5033 10 2.5800 0.2743 10 2.9760 0.1581 10 4.1700 0.1605 30 (N) 3.2420 0.6565 (S2 ) X j ni Si
一、离均差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 从表9-7中可以看出,测定结果的变异除了总变 异、不同处理方案(处理组)的变异和随机误差 变异外,还存在区组间变异,这是由于大白兔遗 传特征所致。其大小可用各区组的均数,与总均数 的离均差平方和表示,即: SSg照用Σn,(区,-X少 V区组=b-1 SSg组▣=33.1233-3.2420}+33.1733-3.2420}2+33.5033-3.2420) 1.5577 =1.5577 MS区组 =0.1733
一、离均差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 从表9-7中可以看出,测定结果的变异除了总变 异、不同处理方案(处理组)的变异和随机误差 变异外,还存在区组间变异,这是由于大白兔遗 传特征所致。其大小可用各区组的均数 的离均差平方和表示,即: X j与总均数X ( ) ( ) ( ) ( ) 0.1733 9 1.5577 1.5577 3 3.1233 3.2420 3 3.1733 3.2420 ...........3 3.5033 3.2420 1 2 2 2 2 = = = = 区 组 区组间 区组间 区组间 MS SS SS n X j X b j j = = − + − + − − −
总变异和处理组变异的计算同于完全随机 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即: SSa=$a(N-1=0.6565×(30-1=19.00385 SS处理组间 Σn,-月 V处理向=k-1 处理组间 =10(2.5800-3.2420+10(2.9760-3.2420+10(4.1700-3.2420 13.7018 =13.7018 MS 理组 =6.8509 2 数理统计证明: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 析中,总变异分为三部分,即 SS点=SS处理组间十SS区组间十 SS误差 SS误差=SS台一SS处理组间 S 区组间 V误差=V总一1 处理组间 V区组间 =N-1-(k-1-(b-1) 进一步计算出处理和区组的F值
总变异和处理组变异的计算同于完全随机 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即: 数理统计证明: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 析中,总变异分为三部分,即: 进一步计算出处理和区组的F值。 。 ( ) ( ) ( ) ( ) ( ) ( ) 6.8509 2 13.7018 13.7018 10 2.5800 3.2420 10 2.9760 3.2420 10 4.1700 3.2420 1 S N 1 0.6565 30 1 19.00385 2 2 2 2 2 = = = = = - = - = 处理组 处理组间 处理组间 处理间 总 总 MS SS SS n X X k SS i i i = = − + − + − − − N 1 ( 1)− ( −1) + + k b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 -- - = - - = - - = 误差 总 处理组间 区组间 误差 总 处理组间 区组间 总 处理组间 区组间 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