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主要完成人悄况 姓名周常河性别男排名1 国籍中国 对该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人是该项目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学术思想、研究思路、研 究方案及创新点的主要提出者,也是该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成果的首要贡献者,是八 篇代表性论文的通信作者,对应发现点1,2,3。 姓名余俊杰性别男排名2 国籍中国 对该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人是该项目三维达曼光栅理论和实验研究创新点的合作 提出者,也是该项目三维达曼光栅主要科学发现成果的首要贡献者,是代表性论文 7的第一作者,对应发现点1。 姓名贾伟 性别男排名3 国籍|中国 对该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人是是该项目达曼光栅实验研究的学术思想、研究思路、 研究方案的重要贡献者,是第六、七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对应发现点3 姓名曹红超性别男排名4 国籍中国 对该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人是该项目达曼光栅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学术思想、研究 思路、研究方案的重要贡献者,是第六、七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对应发现点2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 名 周常河 性别 男 排 名 1 国 籍 中国 对该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人是该项目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学术思想、研究思路、研 究方案及创新点的主要提出者,也是该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成果的首要贡献者,是八 篇代表性论文的通信作者,对应发现点 1,2,3。 姓 名 余俊杰 性别 男 排 名 2 国 籍 中国 对该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人是该项目三维达曼光栅理论和实验研究创新点的合作 提出者,也是该项目三维达曼光栅主要科学发现成果的首要贡献者,是代表性论文 7 的第一作者,对应发现点 1。 姓 名 贾伟 性别 男 排 名 3 国 籍 中国 对该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人是是该项目达曼光栅实验研究的学术思想、研究思路、 研究方案的重要贡献者,是第六、七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对应发现点 3。 姓 名 曹红超 性别 男 排 名 4 国 籍 中国 对该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人是该项目达曼光栅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学术思想、研究 思路、研究方案的重要贡献者,是第六、七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对应发现点 2
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周常河是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俊杰、贾伟、曹红超曾是周常 河指导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周常河课题组工作至今。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 余俊杰博士、贾伟博士、曹红超博士参与了周常河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中科 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大尺寸衍射光学元件直写仪器设备”(Y2201239, 2012.11.01~2014.10.30),在该项目期间,项目完成人之间展开深入合作,取 得了5项共同授权专利。列举其一:周常河,余俊杰,贾伟,麻建勇,王少卿, 曹红超,“三维达曼阵列产生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388316。作为 项目主要参与人员,贾伟博士、余俊杰博士、曹红超博士参与了周常河研究员作 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装备项目“多路并行激光直写光栅装置” (61127013,2012.01.01~2015.12.30)。在该项目期间,项目完成人之间展开 深入合作,取得了6项共同授权专利和12项共同作者研究论文。列举其一:周 常河,余俊杰,贾伟,麻建勇,曹武刚,王少卿,“延长焦深的并行激光直写装 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187540.1。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贾伟博 士、余俊杰博士、曹红超博士参与了周常河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基金面 上项目“深刻蚀光栅的归一化设计方法”(61078050,2011.01.01~2013.12.30) 在该项目期间,项目完成人之间展开深入合作,取得了5项共同发明及12项共 同作者研究论文。列举其一:贾伟,周常河,“基于深刻蚀透射式石英光栅的啁 啾控制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298062.1
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周常河是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俊杰、贾伟、曹红超曾是周常 河指导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周常河课题组工作至今。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 余俊杰博士、贾伟博士、曹红超博士参与了周常河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中科 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大尺寸衍射光学元件直写仪器设备”(Y2201239, 2012.11.01~2014.10.30),在该项目期间,项目完成人之间展开深入合作,取 得了 5 项共同授权专利。列举其一:周常河,余俊杰,贾伟,麻建勇,王少卿, 曹红超,“三维达曼阵列产生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388316。作为 项目主要参与人员,贾伟博士、余俊杰博士、曹红超博士参与了周常河研究员作 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装备项目“多路并行激光直写光栅装置” (61127013,2012.01.01~2015.12.30)。在该项目期间,项目完成人之间展开 深入合作,取得了 6 项共同授权专利和 12 项共同作者研究论文。列举其一:周 常河,余俊杰,贾伟,麻建勇,曹武刚,王少卿,“延长焦深的并行激光直写装 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187540.1。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贾伟博 士、余俊杰博士、曹红超博士参与了周常河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基金面 上项目“深刻蚀光栅的归一化设计方法”(61078050,2011.01.01~2013.12.30); 在该项目期间,项目完成人之间展开深入合作,取得了 5 项共同发明及 12 项共 同作者研究论文。列举其一:贾伟,周常河,“基于深刻蚀透射式石英光栅的啁 啾控制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110298062.1
九:知情同意证明 知情同意证明 同意项目完成人使用该论文专著报奖,并已知晓“获奖项目所用论文专著 不得再次用于申报国家科技奖、未获奖项目所用论文专著不得连续两年使用” 等有关规定 王顺权 75x 卫7 日期: 知情同意证明 同意项目完成人使用该论文专著报奖,并已知晓“获奖项目所用论文专著 不得再次用于申报国家科技奖、未获奖项目所用论文专著不得连续两年使用” 等有关规定 王博 日期:2017.11.29
九:知情同意证明
知情同意证明 司意项目完成人使用该论文专著报奖,并已知晓“获奖项目所用论文专著 不得再次用于申报国家科技奖,未获奖项目所用论文专著不得连续两年使用 等有关规定 起将军 日期:2o17/1/30 知情同意证明 同意项日完成人使用该论文专著报奖,并已知晓“获奖项目所用论文专著 不得再次用于中报国家科技奖、未获奖项目所用论文专著不得连续两年使用 等有关规定。 方 日期:201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及其重大安全监测应用 项目名称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及其重大安全监测应用 二:提名者 中国科学院 三:提名意见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在国家核心区域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领域 有着迫切的应用需求,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发明了基于相 位解调相敏光时域反射计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突破和集成多项核心关键 创新技术,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其中基于相位解调的振动信号定量化探测技术及其实际安防应用技术居国 际领先地位,并成功实施产业化,产品已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安防中获得重要 应用,近三年共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23亿人民币,此外还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项目成果近年来已应用到多项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上,包括高速铁路 中石油西气东输油气管线、国网海底电缆等。尤其重要的是,项目成果成功应用 于我国最高安全防范要求的核心区域安防工程中,为国家核心区域的安全保卫提 供了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意义重大。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10项,制 定国家标准1项、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76篇,作特邀报告13 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各1部。项目获得2016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及 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该项目实现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分 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及其安防应用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特提名该项目申报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及其重大安全监测应用 一:项目名称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及其重大安全监测应用 二:提名者 中国科学院 三:提名意见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在国家核心区域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领域 有着迫切的应用需求,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发明了基于相 位解调相敏光时域反射计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突破和集成多项核心关键 创新技术,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其中基于相位解调的振动信号定量化探测技术及其实际安防应用技术居国 际领先地位,并成功实施产业化,产品已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安防中获得重要 应用,近三年共取得直接经济效益 1.23 亿人民币,此外还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项目成果近年来已应用到多项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上,包括高速铁路、 中石油西气东输油气管线、国网海底电缆等。尤其重要的是,项目成果成功应用 于我国最高安全防范要求的核心区域安防工程中,为国家核心区域的安全保卫提 供了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意义重大。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 26 项,实用新型专利 21 项,软件著作权 10 项,制 定国家标准 1 项、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76 篇,作特邀报告 13 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各 1 部。项目获得 2016 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及 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该项目实现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分 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及其安防应用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特提名该项目申报 2018 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