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传播专业英语课程编码JC506English for Journalism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CommunicationStudies口公共必修课学分1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口专业选修课总学时16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口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课程特点4实验学时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新闻与传播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专业硕士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层面,学生应当具备阅读和理解本领域学术前沿英语文献的能力。在科研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应当具备用英语阐述领域热点议题、设计研究项目的实践能力。在创新能力方面,课程将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探索研究兴趣,增加国际化的学术理论储备。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25
25 《新闻传播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新闻传播专业英语 课程编码 JC506 英文名称 English for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tudies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1 总学时 16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4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新闻与传播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专业硕士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层面,学生应当具备阅读和理解 本领域学术前沿英语文献的能力。在科研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应当具备用英语阐述领域热点 议题、设计研究项目的实践能力。在创新能力方面,课程将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探索研究 兴趣,增加国际化的学术理论储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第一章传播学议题(一):传播理掌握传播学相关理论的英语表达;论基础阅读并理解国外学界对传播理论框架建构T1.1传播理论框架建构的研究成果,能够按照框架去为每个传播1.2外国学界对传播理论的讨论理论进行理论分类和定位。第二章传播学议题(二):传播理以议程设置等理论为代表,阅读并理解西论前沿方传播学理论范式发展脉络;22.1传播学理论发展脉络3阅读理论发展的前沿文献,理解数字化时2.2数字时代传播学理论的革新代中的传播学理论新动向,并于自己的研究兴趣相结合进行研究设计和思考。第三章新闻学议题:互联网与新掌握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生产相关英语表闻生产达;333.1新闻专业主义与公众信任了解并能够解读国内外新闻内容生产的热3.2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点议题,能够用英文进行观点表述。第四章媒介技术变革掌握媒体融合与数字技术的相关专业英语4.1融合媒介的技术与未来表达方法;44.2AI、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批判3了解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相关的行业和学界中的热点议题,批判地思考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力,能够用英文进行观点表述。实验部分必开/实验学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时选开类型1.实验内容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在教师指导下选择新闻传播学热点问题课题,进行独立研究必开综合1英语研究实践2.实验要求学生须独立搜索外文文献和研究材料,撰写英语研究报告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理论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式,教师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文献导读、课堂互动等方式,为学生讲授新闻传播学前沿议题与英语表达的相关知识,学生进行学习之后在实践环节独立进行相关题目的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和外语运用能力。四、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学习英语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掌握国际新闻传播学研究前沿知识,推动新闻传播26
26 1 第一章 传播学议题(一):传播理 论基础 1.1 传播理论框架建构 1.2 外国学界对传播理论的讨论 掌握传播学相关理论的英语表达; 阅读并理解国外学界对传播理论框架建构 的研究成果,能够按照框架去为每个传播 理论进行理论分类和定位。 3 2 第二章 传播学议题(二):传播理 论前沿 2.1 传播学理论发展脉络 2.2 数字时代传播学理论的革新 以议程设置等理论为代表,阅读并理解西 方传播学理论范式发展脉络; 阅读理论发展的前沿文献,理解数字化时 代中的传播学理论新动向,并于自己的研 究兴趣相结合进行研究设计和思考。 3 3 第三章 新闻学议题:互联网与新 闻生产 3.1 新闻专业主义与公众信任 3.2 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 掌握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生产相关英语表 达; 了解并能够解读国内外新闻内容生产的热 点议题,能够用英文进行观点表述。 3 4 第四章 媒介技术变革 4.1 融合媒介的技术与未来 4.2 AI、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批判 掌握媒体融合与数字技术的相关专业英语 表达方法; 了解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相关的行业和学 界中的热点议题,批判地思考媒介技术的 社会影响力,能够用英文进行观点表述。 3 实验部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1 新闻传播学热点问题 英语研究实践 4 1.实验内容 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在教师指导下选择 课题,进行独立研究 2.实验要求 学生须独立搜索外文文献和研究材料, 撰写英语研究报告 必开 综合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理论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式,教师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文献导读、 课堂互动等方式,为学生讲授新闻传播学前沿议题与英语表达的相关知识,学生进行学习之 后在实践环节独立进行相关题目的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和外语运用能力。 四、课程思政内容 通过学习英语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掌握国际新闻传播学研究前沿知识,推动新闻传播
学理论本土化创新。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科研活动中主动关照中国现实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研究经验,为推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1.知识获得:深度理解英语文献及其观点,掌握国外新闻学、传播学前沿理论与热点议题的英语表达方式和专业词汇等。通过知识点讲授和分析达成;达成情况通过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价;2.科研实践能力提升:能够综合运用课堂文献和理论知识分析热点议题。通过学生课堂讨论、课堂展示达成;达成情况体现在实践成绩中,通过发言质量进行评价。3.创新能力提升:通过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自主搜集外文研究文献与资料,撰写详细的英文研究计划。通过学生个人独立研究达成;达成情况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评价。六、课程成绩评定本课程期末考核拟采用考察方式,学生须结合课上所学文献和自己的研究兴趣,用英语撰写一个研究提案。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5%(出勤、课堂纪律等)(2)实验成绩占总成绩30%(课堂讨论、演讲等)(3)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英文版:EveretteEDennis,JohnCalhounMerrill,MediaDebates:GreatIssuesfor the Digital Age (4Edition),Cengage Learning,2006中文版:【美】丹尼斯,梅里尔:《媒介论争:数字时代的20个争议话题: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参考书:[i] James WCarey,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RevisedEdition:Essays on mediaand society,TaylorandFrancis,2009.[2]Klaus Bruhn Jensen, Media Convergence:The ThreeDegrees ofNetwork, Mass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aylor and Francis, 2010[3] James Lull,Media,Communication,Culture:AGlobal Approach,PolityPress,2010.27
27 学理论本土化创新。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科研活动中主动 关照中国现实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研究经验,为推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 自己的贡献。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1.知识获得:深度理解英语文献及其观点,掌握国外新闻学、传播学前沿理论与热点议 题的英语表达方式和专业词汇等。通过知识点讲授和分析达成;达成情况通过平时课堂表现 情况进行评价; 2.科研实践能力提升:能够综合运用课堂文献和理论知识分析热点议题。通过学生课堂 讨论、课堂展示达成;达成情况体现在实践成绩中,通过发言质量进行评价。 3.创新能力提升:通过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自主搜集外文研究文献与资料,撰写详细的 英文研究计划。通过学生个人独立研究达成;达成情况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评价。 六、课程成绩评定 本课程期末考核拟采用考察方式,学生须结合课上所学文献和自己的研究兴趣,用英 语撰写一个研究提案。 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 15%(出勤、课堂纪律等) (2)实验成绩占总成绩 30%(课堂讨论、演讲等) (3)期末成绩占总成绩 40%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英文版:Everette E Dennis, John Calhoun Merrill, Media Debates : Great Issues for the Digital Age (4 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2006. 中文版:[美]丹尼斯,梅里尔:《媒介论争:数字时代的 20 个争议话题:第 4 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 参考书: [1] James W Carey,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Revised Edition: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Taylor and Francis, 2009. [2] Klaus Bruhn Jensen, Media Convergence: The Three Degrees of Network, Mass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aylor and Francis, 2010. [3] James Lull,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 Polity Press, 2010
八、编制与审核负责人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孙彦然编制(任课教师)2024.6审核(学科、专业负杨孔雨2024.6责人)批准(主管院长)丁宁2024.628
28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孙彦然 2024.6 审核(学科、专业负 责人) 杨孔雨 2024.6 批准(主管院长) 丁宁 2024.6
《数字媒介文化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编码JC507数字媒介文化研究Digital Media Cultural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Studies口公共必修课学分2口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乙专业选修课32总学时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口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0课程特点实验学时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传播学理论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新闻与传播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1.理解数字媒介文化:了解数字媒介文化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与传统媒介文化的区别和联系。2.分析数字媒介对社会、文化和个体的影响:能够分析数字媒介对社会结构、文化认同、个人行为和观念形成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中的机制和逻辑。3.掌握数字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掌握数字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分析、社会调查、文化批评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研究项目中。4.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数字媒介文化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激发创新思维,探索数字媒介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5.开展独立研究项目:独立设计和开展数字媒介文化研究项目,包括选题、调研、数据29
29 《数字媒介文化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数字媒介文化研究 课程编码 JC507 英文名称 Digital Media Cultural Studies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传播学理论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新闻与传播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字媒介文化:了解数字媒介文化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与传统媒介文化的区别 和联系。 2.分析数字媒介对社会、文化和个体的影响:能够分析数字媒介对社会结构、文化认同、 个人行为和观念形成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中的机制和逻辑。 3.掌握数字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掌握数字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但不限 于文本分析、社会调查、文化批评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研究项目中。 4.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数字媒介文化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 维能力,同时激发创新思维,探索数字媒介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 5.开展独立研究项目:独立设计和开展数字媒介文化研究项目,包括选题、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