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入门(4)千墨法干墨法不像泼墨法那样用水很多,而是笔中含水量极少,完全用干笔作画(见图6)。清代的程邃,现代的张仃,他们的焦墨山水画都是用干墨画的,(5)蘸墨法就是笔尖饱含淡墨,蘸浓墨后速画。有边淡中浓或半淡半浓的滋润和立体感效果(见图6)。是写意花鸟和山水画常常采用的技法。图5泼墨图6千墨(左)蘸墨(右)reetAnpleDataCeler
图5 泼墨 (4)干墨法 干墨法不像泼墨法那样用水很多,而是笔中含水量极少,完全用干笔作画 (见图6)。清代的程邃,现代的张仃,他们的焦墨山水画都是用干墨画的。 (5)蘸墨法 就是笔尖饱含淡墨,蘸浓墨后速画。有边淡中浓或半淡半浓的滋润和立体 感效果(见图6)。是写意花鸟和山水画常常采用的技法。 图 6 干 墨(左)、蘸 墨(右) · 7 ·
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入门(三)颜料的性能和设色法1.中国画颜料的性能中国画颜料,在古代均为画家购买或采集原料自行加工,用乳钵研磨、漂选等方法,比较麻烦。后来有专门生产国画颜料厂,把原料制成片状或粉状,用时以开水泡开,必要时还加胶,调匀后使用。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锡管装国画颜料,色彩齐全,使用方便,画家乐于使用。国画色(颜料)因原料不同而特性不一。植物性颜色,也叫草色。如花青、酰青、藤黄、胭脂等,色彩透明,渗透性强,淡彩画用最好。矿物性颜色,也叫石色。如赭石、石青、石绿、石黄、朱砂、朱、铅粉(锌白)等,是不透明色,遮盖力强,在画中能起反作用。如在淡彩画中起深暗的作用,在重彩墨画中起浅亮的作用。作画时,须掌握性能,根据画面需要适当使用。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墨、色协调,融合自然,以达到墨与色相互辉映的艺术效果。2.中国画设色特点(1)中国画设色依附于笔墨造型中国画大都是在笔墨造型基本完成之后施加色彩的。古人云:“画之贵于用笔,不在夫丹青朱黄铅粉之工”“笔力未道,空善附彩,谓非妙也”,“墨韵既足,设色可,不设色亦可”,“设色必于墨本求工,墨不佳从而设之是涂附”。这些说法,都强调了笔墨造型的根本作用。虽然画有重彩淡彩之分,但墨线作为确立形象的基础,始终占重要地位。同时,还明确要求学画先打好笔墨基础,然后再学着色。中国画以墨线和墨色造型,线条的节奏感和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具有一种多样的统一的形式美。因此,许多画家用单一的水墨作画,给人以高雅、清静、明快、雄浑的艺术享受。(2)以固有色为主,固有色是物象色彩的客观存在,也是人们经常接触客观物象,从而形成的视觉记忆,逐渐养成的欣赏习惯所决定的。谢赫在“六法”中提出要“随类赋彩”,就是要随着不同物象的固有色来“赋彩”。因此,画论中讲到“峰峦多绿,沙石皆猪”,论水色有“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论大色有“着晃、夏、秋净、冬籍”。这都是古人作对不同物象固有色的描绘。以固有色为主,并不排斥物体在光的照射下色彩所产生的各种变化,但并非自然主义的募仿。(3)设色要有主调大自然是方紫十红、五彩缤纷的世界,创作一幅画,不可能用很多色彩来表现。因此,必须根据主题思想和画面需要,选用一种色为主调,其他色为辅,并与其相协调。如果使用色彩过多,显得花哨,不易协调,会使人眼花练乱,产生烦躁。(4)以“意”赋彩画家在创作时,可根据主题需要,用色彩来抒发自已的感情,大胆夸张,大胆改变物象的固有色。这种用色,不仅能使作品达到“浑化”的艺术境界,而且还能突出主题思想,感染力强,能给人以美的享受。(5)应具有装饰性中国画在色彩处理上具有鲜明的装饰特点。特别是工笔重彩画和山水画中的金碧、大青绿,艳丽醒目,具有中国画中装饰意味很强的艺术风格。这种色彩的装饰性在我国民族艺术的各个领域,如戏曲、年画、民间版画、工艺美术等,被广泛地运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3.中国画设色方法中国画设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8.GreetlAnpleDataCeler
(三)颜料的性能和设色法 1.中国画颜料的性 能 中国画颜料,在古代均为画家购买或采集原料自行加工,用乳钵研磨、漂选等方法,比较麻 烦。后来有专门生产国画颜料厂,把原料制成片状或粉状,用时以开水泡开,必要时还加胶,调 匀后使用。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锡管装国画颜料,色彩齐全,使用方便,画家乐于使用。 国画色(颜料)因原料不同而特性不一。植物性颜色,也叫草色。如花青、酞青、藤黄、胭脂 等,色彩透明,渗透性强,淡彩画用最好。矿物性颜色,也叫石色。如赭石、石青、石绿、石黄、朱 砂、朱磦、铅粉(锌白)等,是不透明色,遮盖力强,在画中能起反作用。如在淡彩画中起深暗的作 用,在重彩墨画中起浅亮的作用。作画时,须掌握性能,根据画面需要适当使用。做到墨不碍色, 色不碍墨,墨、色协调,融合自然,以达到墨与色相互辉映的艺术效果。 2.中国画设色特点 ( 1 ) 中 国 画 设 色 依 附 于 笔 墨 造 型 中 国 画 大 都 是 在 笔 墨 造 型基 本 完 成 之 后 施 加 色 彩 的。古人 云:“画 之贵 于 用笔,不在夫 丹青 朱黄 铅粉 之工”,“笔 力未遒,空 善附 彩,谓非 妙也”,“墨 韵既足,设色可,不设色亦可”,“设色必于墨本求工,墨不佳从而设之是涂附”。这些说法,都强 调了笔墨造型的根本作用。虽然画有重彩淡彩之分,但墨线作为确立形象的基础,始终占重要 地位。同时,还明确要求学画先打好笔墨基础,然后再学着色。中国画以墨线和墨色造型,线条 的节奏感和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具有一种多样的统一的形式美。因此,许多画家用单一的水 墨作画,给人以高雅、清静、明快、雄浑的艺术享受。 (2)以固有色为主 固有色是物象色彩的客观存在,也是人们经常接触客观物象,从而 形成的视觉记忆,逐渐养成的欣赏习惯所决定的。谢赫在“六法”中提出要“随类赋彩”,就是要 随着 不同 物象的 固有色来“赋彩”。因此,画论 中讲到“峰峦多绿,沙石皆 赭”,论水 色有“春 绿、夏 碧、秋青、冬黑”,论天色有“春晃、夏苍、秋净、冬黯”。这都是古人作画对不同物象固有色的描 绘。以固有色为主,并不排斥物体在光的照射下色彩所产生的各种变化,但并非自然主义的摹 仿。 (3)设色要有主调 大自然是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世界,创作一幅画,不可能用很多 色彩来表现。因此,必须根据主题思想和画面需要,选用一种色为主调,其他色为辅,并与其相 协调。如果使用色彩过多,显得花哨,不易协调,会使人眼花缭乱,产生烦躁。 (4)以“意”赋彩 画家在创作时,可根据主题需要,用色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大胆夸 张,大胆改变物象的固有色。这种用色,不仅能使作品达到“浑化”的艺术境界,而且还能突出主 题思想,感染力强,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5 )应具有装饰性 中国画在色彩处 理上具有鲜明的装饰特 点。特别是工笔重彩 画和 山水画中的金碧、大青绿,艳丽醒目,具有中国画中装饰意味很强的艺术风格。这种色彩的装饰 性在我国民族艺术的各个领域,如戏曲、年画、民间版画、工艺美术等,被广泛地运用,有极高的 艺 术价 值。 3.中国画设色方法 中国画设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8 ·
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入门(1)填色是先勾好墨线,然后在墨线内填色(见图7)。如工笔花鸟画的花、叶、树干、树枝,大青绿山水画的山石,夹叶树的叶等均属填色法。图7填色(2)点写不用先勾线,直接用颜色往纸上画(见图8)。毛笔含水量适当,蘸上色,笔落下去有浓有淡。有时笔先蘸上色,再用笔尖髓上墨,落笔就有色有墨。有时笔先蘸一色再蘸另一色,然后再蘸墨,落笔就有几种颜色。写意花卉用此法较多。图8点写
图7 填色 (2)点写 不用先勾线,直接用颜色往纸上画(见图8)。毛笔含水量适当,蘸上色,笔落 下去有浓有淡。有时笔先蘸上色,再用笔尖蘸上墨,落笔就有色有墨。有时笔先蘸一色再蘸另 一色,然后再蘸墨,落笔就有几种颜色。写意花卉用此法较多。 图8 点写 · 9 · (1)填色 是先勾好墨线,然后在墨线内填色(见图7)。如工笔花鸟画的花、叶、树干、树 枝,大青绿山水画的山石,夹叶树的叶等均属填色法
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入门(3)托色就是要衬托出浅色和白色的形象。其方法是在物象轮廓周围,用很淡的墨色和颜色,均匀地烘染托色(见图9)。常用于烘染天空、云水、月亮、雪景以及浅色或白色花鸟等。还有反衬,在纸的背面,物象轮廓线外烘染,以避免在正面掩盖墨线。图9托色(4)罩色是在画面先有一层底色的基础上,在需色的地方再加罩色彩(见图10)。加罩之后,使两种颜色配合一起,产生丰富、厚重的色彩效果。四图10罩色(上为底色,下加罩色)10GreenAppleDataCemler
(4)罩色 是在画面先有一层底色的基础上,在需色的地方再加罩色彩(见图10)。加罩 之后,使两种颜色配合一起,产生丰富、厚重的色彩效果。 图9 托色 (3)托色 就是要衬托出浅色和白色的形象。其方法是在物象轮廓周围,用很淡的墨色 和颜色,均匀地烘染托色(见图9)。常用于烘染天空、云水、月亮、雪景以及浅色或白色花鸟等。 还有反衬,在纸的背面,物象轮廓线外烘染,以避免在正面掩盖墨线。 图10 罩色(上为底色,下加罩色) · 10 ·
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入门(5)染色是在画面的水墨底色中勾勒皴擦的基础上进行的(见图11)。“染”本身不能塑造形象,只能染气氛和加强立体感、整体感。图11染色(左为水墨底色,右为染色)(四)纸的性能和使用中国画主要使用宣纸,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洁白稠密,能够适当地吸水和扩散墨液,还具有耐搓折,抗老化,少出虫蛀,不变色等优点。不仅用于书画,而且也是外交照会、历史档案的绝好用纸。被誉为“纸中之王”“千年用纸”。安徽宣州泾县一带多产宣纸,历史悠久,质量最好。除安徽宣纸外,还有四川夹江宣,云南宣,河北迁安宣等。宣纸的种类很多。按原料配方分,有皮料、棉料、黄料三种。按功能分,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按纸幅分,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按厚度分,有单宣、夹宣、二尺贡三层贡等。生宣吸水和散墨好,适宜于写意花鸟画、山水画、水墨画、彩墨画。特别是大笔泼墨、泼彩时,能表达水墨(彩)淋漓的风韵。熟宣是在制造中加胶矾或其他配料而成的。它吸水少,能反复渣染,适宜工笔重彩画。半生半熟宣,有玉版宜、虎皮宣等,纸面光滑,吸水渗墨较差,作画不宜使用。另外,还有北方产的高丽纸、川贵皮纸、北京皮纸、白麻纸等,都具有生宣性质,笔墨效果不亚于宣纸,售价较低,初学者可选用。GeeAnpeDaadlr
(四)纸的性能和使用 图11 染色(左为水墨底色,右为染色) 中国画主要使用宣纸,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洁白稠密,能够适当地吸水和扩散墨液, 还具有耐搓折,抗老化,少出虫蛀,不变色等优点。不仅用于书画,而且也是外交照会、历史档案 的 绝 好 用 纸。被 誉 为“纸 中 之 王”、“千 年 用 纸”。 安徽宣州泾县一带多产宣纸,历史悠久,质量最好。除安徽宣纸外,还有四川夹江宣,云南 宣,河北迁安宣等。 宣纸的种类很多。按原料配方分,有皮料、棉料、黄料三种。按功能分,有生宣、熟宣、半生 半 熟 宣。按 纸 幅 分 ,有 四 尺、五 尺、六 尺、八 尺、丈 二、丈 六。按 厚 度 分,有 单 宣、夹 宣、二 尺 贡、三 层贡等。 生宣吸水和散墨好,适宜于写意花鸟画、山水画、水墨画、彩墨画。特别是大笔泼墨、泼彩 时,能表 达 水墨(彩)淋漓 的风 韵。 熟宣是在制造中加胶矾或其他配料而成的。它吸水少,能反复渲染,适宜工笔重彩画。 半生半熟宣,有玉版宣、虎皮宣等,纸面光滑,吸水渗墨较差,作画不宜使用。 另外,还有北方产的高丽纸、川贵皮纸、北京皮纸、白麻纸等,都具有生宣性质,笔墨效果不 亚于宣纸,售价较低,初学者可选用。 · 11 · (5)染色 是在画面的水墨底色中勾勒皴擦的基础上进行的(见图11)。“染”本身不能 塑造形象,只能渲染气氛和加强立体感、整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