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道作业时人的生理变化特点,熟悉人 体的生理学参数(耗氧量、摄氧量、需氧 量、氧债、最大心输出量)的定义和计算 方法; 2、知道疲劳概念、分类、机理、症状; 3、掌握疲劳的测量方法、疲劳的影响因素、 疲劳的改善与消除。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教学目标 • 1、知道作业时人的生理变化特点,熟悉人 体的生理学参数(耗氧量、摄氧量、需氧 量、氧债、最大心输出量)的定义和计算 方法; • 2、知道疲劳概念、分类、机理、症状; • 3、掌握疲劳的测量方法、疲劳的影响因素、 疲劳的改善与消除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氧债、疲劳的机理、 测量方 法、疲劳的影响因素、疲劳的改善与消除 ·2、教学难点:疲劳的测量方法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教学的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氧债、疲劳的机理、测量方 法、疲劳的影响因素、疲劳的改善与消除 • 2、教学难点:疲劳的测量方法
本章目录 第一节作业时的生理变化 作业 第二节作业疲劳和恢复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本 章 目 录 第一节 作业时的生理变化 作业 第二节 作业疲劳和恢复
一节作业时生理变化的测定 活动时,人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进 而导致心率、耗氧量、肌电图、脑电图 、 频闪值等一系列生理指标发生改变。通过 测定人的生理学参数,可以科学地推断人 从事某种活动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并据此 合理安排劳动定额和节奏,从而提高工效 和安全。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第一节 作业时生理变化的测定 • 活动时,人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进 而导致心率、耗氧量、肌电图、脑电图、 频闪值等一系列生理指标发生改变。通过 测定人的生理学参数,可以科学地推断人 从事某种活动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并据此 合理安排劳动定额和节奏,从而提高工效 和安全
1耗氧量1)概念比较 需氧量 体内单位时间所需要的氧气量叫需氧量; 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约为0.2-0.3L/min。 摄氧量 总需氧量一劳动及劳动结束后恢复期所 需氧量之和:Vo2=Vo2+Vo2h一V2t+t) 耗氧量 式中V2z一劳动时的总需氧量, mL/min Vo2一作业期摄氧量,mL/min;Vo2h一恢 复期摄氧量,mL/min;V2,一安静时平均 需氧量,一般为25OmL/min;t1一作业 时间,min;t一恢复时间,min。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1 耗氧量 1)概念比较 • 需氧量 • 摄氧量 • 耗氧量 体内单位时间所需要的氧气量叫需氧量; 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约为0.2-0.3L/min。 总需氧量—劳动及劳动结束后恢复期所 需氧量之和:Vo2z=Vo2l+Vo2h一Vo2j(t1+th ) 式中Vo2z—劳动时的总需氧量,mL/min ; Vo2l—作业期摄氧量,mL/min;Vo2h—恢 复期摄氧量,mL/min;Vo2j—安静时平均 需氧量,一般为2 5 OmL /min;t1—作业 时间,min;th—恢复时间,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