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感知的改变(特定的视、听、运动觉等):多与 大脑脊髓中枢功能损害有关。 (7)自理能力缺陷:多与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8)社交障碍:多与心理、肢体障碍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多与长期卧床或乘轮 椅致皮肤长期受压有关。 (10)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多与肢体功能障碍不活 动有关
(6)感知的改变(特定的视、听、运动觉等):多与 大脑脊髓中枢功能损害有关。 (7)自理能力缺陷:多与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8)社交障碍:多与心理、肢体障碍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多与长期卧床或乘轮 椅致皮肤长期受压有关。 (10)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多与肢体功能障碍不活 动有关
3.护理目标 (1)改善身心功能、职业功能, 使残疾人能在某种 意义上像正常人一样积极地生活。 (2)训练、鼓励残疾人生活自理,多活动,避免肌 肉萎缩、关节活动范围缩小或有继发性残障形成。 (3)指导训练残疾人正确使用辅助器具装备。 (4)对残疾严重者,在不能达到上述目标的情况下, 增进残疾人自理程度,保持现有的功能或延缓功能衰 退,提高生活质量
3.护理目标 (1)改善身心功能、职业功能,使残疾人能在某种 意义上像正常人一样积极地生活。 (2)训练、鼓励残疾人生活自理,多活动,避免肌 肉萎缩、关节活动范围缩小或有继发性残障形成。 (3)指导训练残疾人正确使用辅助器具装备。 (4)对残疾严重者,在不能达到上述目标的情况下, 增进残疾人自理程度,保持现有的功能或延缓功能衰 退,提高生活质量
4、护理措施 (1)改善居住和社会环境,为残疾人提供安全、舒 适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以保证残疾人的安全。 (2)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协调社区有关部门及 家庭成员在心理及经济上给予关心和照顾。 (3)指导残疾人恢复或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职业能 力的再训练
4、护理措施 (1)改善居住和社会环境,为残疾人提供安全、舒 适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以保证残疾人的安全。 (2)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协调社区有关部门及 家庭成员在心理及经济上给予关心和照顾。 (3)指导残疾人恢复或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职业能 力的再训练
(4)提供并指导残疾者使用假肢、轮椅等辅助器具装 备,以补偿功能的不足。 (5)给予心理支持、疏导,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鼓 励其积极参与家庭及社会活动。 (6)对残疾者家属以及社区人群进行康复知识的宣传 教育。 (7)对残疾者、家属及社区人群进行残疾预防的宣传 教育,如预防接种、优生优育、合理营养、合理用药、 防止意外事故等宣传,以降低残疾的发生率
(4)提供并指导残疾者使用假肢、轮椅等辅助器具装 备,以补偿功能的不足。 (5)给予心理支持、疏导,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鼓 励其积极参与家庭及社会活动。 (6)对残疾者家属以及社区人群进行康复知识的宣传 教育。 (7)对残疾者、家属及社区人群进行残疾预防的宣传 教育,如预防接种、优生优育、合理营养、合理用药、 防止意外事故等宣传,以降低残疾的发生率
5.评价 评价为重新评估的过程。评价残疾人的功能改善 情况,有无继发性残疾,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康复护 理目标是否达到。分析未达到目标的原因,重新修订 计划,使康复护理日益完善
5.评价 评价为重新评估的过程。评价残疾人的功能改善 情况,有无继发性残疾,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康复护 理目标是否达到。分析未达到目标的原因,重新修订 计划,使康复护理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