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2分) A煞(sh)气 诓( kuang)骗拮(je)据 重蹈复辙(f) B骈(pian)文遏(e)制 襁( qiang)褓 根深蒂(di)固 C鄙(bi)夷 讹(白)诈 堕(duo)落 无与纶(lan)比 悬(xuon)虚 亵(x渎 栈(zhan道 抔(pou)黄土 解析:综合考查学生辨识汉字读音与书写的能力。辨识汉字读音和书写要注意多 音字、同音字和形似字,重在平时细心辨识,多积累记忆。A项中“煞”为多音 字,在“煞气”中应读“sha”;“复”为别字,正确写法应为“重蹈覆辙”。B项中 “襁”正确读音是“qing”,读起来像阳平声,是因为两个上声字在一起时,第 个字的读音变调为阳平。C项中“纶”属于别字,正确写法是“覆”。D项为正确 选项,但要注意“抔”的读音与书写,读音上常常误读为“bei”,书写上误为“杯”。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2分) A.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 (继往开来:继续往前走,不断开辟未来的道路。) B.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 与酒后驾车有关。这些触目惊醒的数字告诉我们,酒后驾车严重危害交通安全, 害人害己害社会。 (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C.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模糊战略”,看上去似乎很精明,结果是弄巧 成拙 (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D.爸爸惦记女儿,女儿心疼爸爸,爷俩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那份秘而不宜的 爱 (秘而不宣: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解析:考查成语的运用。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其含义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 意义的整体性。答题时要注意成语固有的意义,以及它的感情色彩、适用范围等。 例如选项A属于错误项,正确解释应该为“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继往”理解上有偏差。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中心内容。(2分) 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报告》统计,世界自
陕西省 2013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全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 6 小题,计 17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D )(2 分) A.煞. (shà)气 诓.(kuāng)骗 拮.(jié)据 重蹈复.辙(fù) B.骈.(pián)文 遏.(è)制 襁.(qiáng)褓 根深蒂.(dì)固 C.鄙. (bǐ)夷 讹.(é)诈 堕.(duò)落 无与纶.(lún)比 D.悬. (xuán)虚 亵.(xiè)渎 栈.(zhàn)道 一抔.(póu)黄土 解析:综合考查学生辨识汉字读音与书写的能力。辨识汉字读音和书写要注意多 音字、同音字和形似字,重在平时细心辨识,多积累记忆。A 项中“煞”为多音 字,在“煞气”中应读“shā”;“复”为别字,正确写法应为“重蹈覆辙”。B 项中 “襁”正确读音是“qiǎng”,读起来像阳平声,是因为两个上声字在一起时,第一 个字的读音变调为阳平。C 项中“纶”属于别字,正确写法是“覆”。D 项为正确 选项,但要注意“抔”的读音与书写,读音上常常误读为“bēi”,书写上误为“杯”。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2 分) A.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 ....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 (继往开来:继续往前走,不断开辟未来的道路。) B.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 15 倍,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 59% 与酒后驾车有关。这些触目惊醒 ....的数字告诉我们,酒后驾车严重危害交通安全, 害人害己害社会。 (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C.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模糊战略”,看上去似乎很精明,结果是弄巧.. 成拙..。 (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D.爸爸惦记女儿,女儿心疼爸爸,爷俩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那份秘而不宣 ....的 爱。 (秘而不宣: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解析:考查成语的运用。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其含义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 意义的整体性。答题时要注意成语固有的意义,以及它的感情色彩、适用范围等。 例如选项 A 属于错误项,正确解释应该为“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继往”理解上有偏差。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中心内容。(2 分) 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报告》统计,世界自
然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中,超过一半已经入侵中国。给我国 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高达每年1198.76亿元。 解析:概括题重在语感。听说读写中无论句子长短,字数多少,都是围绕一个中 心意思来表达的。上文的中心意思就是“全球恶性外来物种超一半入侵中国”。要 正确迅速解答这类试题,一方面需要平时多读、多练,培养自己的语感,不断提 高“听话”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压缩句子技巧,学会取其精华,剔除 多余成分的方法。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6分) A组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2)无可奈何花落去,_似曾相识燕归来_。(晏殊《浣溪沙》) (3)《天净沙·秋思》的结尾句是: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 (4)曹操的《龟虽兽》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之意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烈十暮年,壮心不已 (5)_醉翁之意不在酒_,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醉翁亭记》) (6)“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组 (1)不畏浮云遮望眼_,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人比黄花瘦_。(李清照《醉花阴》 (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陆游《游山西村》中寓含晢理的诗句是: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 (5)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_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解析:经典诗文背诵、积累永远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全国各省市中 考语文试题常设考查内容,大多以默写填空的方式出现。陕西考题提供了两组试 题供选择,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考试权利的尊重,但答题时一定注意不要全答, 而要选择最有把握的一组来答。若两组均有最有把握的小题,以最有把握回答的 小题数目为多的一组来回答,这样既避免浪费时间,又减少意外失分的可能性。 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照要求完成后边的题目。(3分) 关中人在种地方面的细心和在生活方面的粗心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来到关 中,站在秦岭北麓,居高而望,可见秦川大地,沃野无边,平坦如镜。条条道路, 条条田埂,将良田划割得(b)(a井然有序b井井有条c有条不紊)这当 然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造化有关,但是与关中人世世代代,精心修整是分不开 的。关中地区的农活一般只忙夏秋两季,整个冬天人们都清闲。关中人又不善外
然保护联盟公布的 100 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中,超过一半已经入侵中国。给我国 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高达每年 1198.76 亿元。 解析:概括题重在语感。听说读写中无论句子长短,字数多少,都是围绕一个中 心意思来表达的。上文的中心意思就是“全球恶性外来物种超一半入侵中国”。要 正确迅速解答这类试题,一方面需要平时多读、多练,培养自己的语感,不断提 高“听话”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压缩句子技巧,学会取其精华,剔除 多余成分的方法。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 A 组为准)(6 分) A 组 ⑴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⑵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⑶《天净沙·秋思》的结尾句是: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 沙 秋思》) ⑷曹操的《龟虽兽》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之意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⑸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⑹“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组 ⑴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⑵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⑶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⑷陆游《游山西村》中寓含哲理的诗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 村。 ⑸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⑹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 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解析:经典诗文背诵、积累永远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全国各省市中 考语文试题常设考查内容,大多以默写填空的方式出现。陕西考题提供了两组试 题供选择,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考试权利的尊重,但答题时一定注意不要全答, 而要选择最有把握的一组来答。若两组均有最有把握的小题,以最有把握回答的 小题数目为多的一组来回答,这样既避免浪费时间,又减少意外失分的可能性。 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照要求完成后边的题目。(3 分) 关中人在种地方面的细心和在生活方面的粗心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来到关 中,站在秦岭北麓,居高而望,可见秦川大地,沃野无边,平坦如镜。条条道路, 条条田埂,将良田划割得( b )(a 井然有序 b 井井有条 c 有条不紊)。这当 然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造化有关,但是与关中人世世代代,精心修整是分不开 的。关中地区的农活一般只忙夏秋两季,整个冬天人们都清闲。关中人又不善外
出做事,也不善做生意,而几妥把部精力和心思都倾漫在了农田果平整土 地时,他们精雕细琢,翻地时,他们甚至不用犁,觉得那样犁得不精细,因而用 铁锨-锨—锨地翻耕,翻完之后,施上底肥,再用绳子将田埂打得端端正正,像 花坛一样,非常适合作物生长。种子播进去后,他们对庄稼的生长管理也十分认 真,不管是浇水,施肥,还是打苗嫁接,样样都一丝不苟。久而久之,他们不仅 对每一寸土地都(C)(a心知肚明b如数家珍c了如指掌),而且几乎对每-一 棵长出的庄稼都能心中有数。 (1)从意义、语气、感情色彩等方面考虑,给语段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找出来加以修改 (3)从语段中找出两个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例句。 解析:以语段为载体综合考査了词语辨析、病句修改、修辞知识等内容。遣词造 句不仅要考虑它的意义,而且要注意它的语言环境,语气上,感情色彩上也必须 与上下文贴切搭配。如“井井有条”与上文“条条道路,条条田埂”语气连贯 意思相接,其余两个词通俗味略显不足。第(2)题中“倾泻”用在这里不恰当,应 改为“倾注”,赞美的感情色彩更浓。第(3题比喻的例句有“平坦如镜”“像花坛 一样”。 6名著阅读(2分) 根据《水浒传》章回题目中的绰号(黑体字),分别写出四个人名 第十二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杨志)(索超) 第三十七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戴宗)(张顺) 解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四 学段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 阅读两三部名著,目的是推动学生扩大学习资源,增多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为以后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为了更好体现课标要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 课外阅读,自2004年始,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大都设置了名著阅读题。时至今日, 名著阅读题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形式上看有选择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 题,从考査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这 些试题为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这道题比较简 单,而《水浒传》又家喻户晓,阅读过,或看过影视剧的同学应该轻松拣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陕西是文化旅游大省,为了更好的唱响陕西旅游,打造精品,促进经济大发展, 《陕西日报》《华商报》特举办“魅力陕西”评选活动,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为了体现公正、公平、科学的评选原则,请你设计两个评选办法。(2 分)
出做事,也不善做生意,因而几乎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倾泻在了农田里。平整土 地时,他们精雕细琢,翻地时,他们甚至不用犁,觉得那样犁得不精细,因而用 铁锨一锨一锨地翻耕,翻完之后,施上底肥,再用绳子将田埂打得端端正正,像 花坛一样,非常适合作物生长。种子播进去后,他们对庄稼的生长管理也十分认 真,不管是浇水,施肥,还是打苗嫁接,样样都一丝不苟。久而久之,他们不仅 对每一寸土地都(c )(a 心知肚明 b 如数家珍 c 了如指掌),而且几乎对每一 棵长出的庄稼都能心中有数。 ⑴从意义、语气、感情色彩等方面考虑,给语段中 A、B 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⑵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找出来加以修改。 ⑶从语段中找出两个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例句。 a b 解析:以语段为载体综合考查了词语辨析、病句修改、修辞知识等内容。遣词造 句不仅要考虑它的意义,而且要注意它的语言环境,语气上,感情色彩上也必须 与上下文贴切搭配。如“井井有条”与上文“条条道路,条条田埂”语气连贯, 意思相接,其余两个词通俗味略显不足。第⑵题中“倾泻”用在这里不恰当,应 改为“倾注”,赞美的感情色彩更浓。第⑶题比喻的例句有“平坦如镜”“像花坛 一样”。 6.名著阅读(2 分) 根据《水浒传》章回题目中的绰号(黑体字),分别写出四个人名。 第十二回 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 ( 杨志 )( 索超 ) 第三十七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展浪里白条 ( 戴宗 )( 张顺 ) 解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其中第四 学段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 阅读两三部名著,目的是推动学生扩大学习资源,增多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为以后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为了更好体现课标要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 课外阅读,自 2004 年始,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大都设置了名著阅读题。时至今日, 名著阅读题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形式上看有选择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 题,从考查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这 些试题为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这道题比较简 单,而《水浒传》又家喻户晓,阅读过,或看过影视剧的同学应该轻松拣分。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7.陕西是文化旅游大省,为了更好的唱响陕西旅游,打造精品,促进经济大发展, 《陕西日报》《华商报》特举办“魅力陕西”评选活动,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为了体现公正、公平、科学的评选原则,请你设计两个评选办法。(2 分)
例答:网络投票,专家评审 【活动二】按照下面的分类,各推荐一个候选景点。(2分) A.最能代表陕西厚重历史文化的景点() B最具自然魅力的风景旅游区 例答:A秦兵马俑(大雁塔,法门寺等)B华山(壶口瀑布,红河谷野生动物园 【活动三】为了更好的宣传推介陕西旅游,请你拟写一段精彩、上口,包含陕西 历史、文化、自然的宣传语。(3分) 例答:人文始祖黄帝陵,世界奇迹兵马俑,佛教名刹法门寺,红色圣地宝塔山, 丝绸之路驼铃响,雁塔晨钟千余年,自然风光美秦岭,西岳华山第一景,周秦汉 唐代代传,魅力陕西看不完。 【活动四】有同学为“魅力陕西”编写了一幅对联,下联缺少一句,请你补充。 魅力陕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美名传千古 文化深厚,山清水秀,声誉闻九州 例答:精彩三秦(锦绣三秦、辉煌古都) 解析:从轩辕始祖到青铜文化,从丝绸之路到大唐帝国,从大秦岭到九曲黄河, 陕西,一个天赋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了解陕西,知晓陕西,是每一个陕 西考生必须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围绕陕西本土特色命题,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又有明显的导向性,同时考查语文能力,如,设计活动,编写广告宣传语等都是 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试题设计了三个活动,都以陕西的人文自然知识为考查对象 而且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答题时要充分联系课内外所学知识,节假日旅游见闻, 尽量多的罗列出陕西风景名胜,再从中仔细筛选,寻找到符合活动要求的答案。 特别是活动三开放性很强,要求也高,其中“精彩、上口”是对语言的要求,“历 史、文化、自然”又是对内容的要求,因此,答题时必须兼顾好这两个方面,缺 少一个或弱化一个都不符合题意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怀念路遥 蓝天翔 路遥走了二十年了,而我接触到路遥的作品还不到十来年的时间,那是在高 中一年级的时候,我看了他的《平凡的世界》,看了他的《人生》,也就是说,在 我认识到路遥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景 仰,对位作家给予一颗纯真心灵以成长的力量的深深敬意
例答:网络投票,专家评审。 【活动二】按照下面的分类,各推荐一个候选景点。(2 分) A.最能代表陕西厚重历史文化的景点( ) B.最具自然魅力的风景旅游区( ) 例答:A 秦兵马俑(大雁塔,法门寺等) B 华山(壶口瀑布,红河谷野生动物园 等) 【活动三】为了更好的宣传推介陕西旅游,请你拟写一段精彩、上口,包含陕西 历史、文化、自然的宣传语。(3 分) 例答:人文始祖黄帝陵,世界奇迹兵马俑,佛教名刹法门寺,红色圣地宝塔山, 丝绸之路驼铃响,雁塔晨钟千余年,自然风光美秦岭,西岳华山第一景,周秦汉 唐代代传,魅力陕西看不完。 【活动四】有同学为“魅力陕西”编写了一幅对联,下联缺少一句,请你补充。 魅力陕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美名传千古 ,文化深厚,山清水秀,声誉闻九州 例答:精彩三秦(锦绣三秦、辉煌古都) 解析:从轩辕始祖到青铜文化,从丝绸之路到大唐帝国,从大秦岭到九曲黄河, 陕西,一个天赋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了解陕西,知晓陕西,是每一个陕 西考生必须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围绕陕西本土特色命题,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又有明显的导向性,同时考查语文能力,如,设计活动,编写广告宣传语等都是 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试题设计了三个活动,都以陕西的人文自然知识为考查对象, 而且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答题时要充分联系课内外所学知识,节假日旅游见闻, 尽量多的罗列出陕西风景名胜,再从中仔细筛选,寻找到符合活动要求的答案。 特别是活动三开放性很强,要求也高,其中“精彩、上口”是对语言的要求,“历 史、文化、自然”又是对内容的要求,因此,答题时必须兼顾好这两个方面,缺 少一个或弱化一个都不符合题意。 三、阅读(共 15 小题,计 46 分) 【现代文阅读】(共 9 小题,计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怀念路遥 蓝天翔 路遥走了二十年了,而我接触到路遥的作品还不到十来年的时间,那是在高 中一年级的时候,我看了他的《平凡的世界》,看了他的《人生》,也就是说,在 我认识到路遥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景 仰,对一位作家给予一颗纯真心灵以成长的力量的深深敬意
高中的时候,我自信还很单纯,往往为了一些很小事情而感动,比如看了· 篇编织岀的感人的爱情或亲情故事,甚至都会落下几滴热泪,但路遥的作品给人 的感动却大不一样,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摧动着一颗青春萌动的心灵,虽然在那 个时候,我还不太懂得书中描写的一些情感纠葛,不太熟悉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 即便如此,路遥给人心灵的,除了感性的体验外,更多的是让人有理性的思考。 他在《人生》中引用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 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 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 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样的句子,对于一个在 人生道路上刚刚开始有自主性的青年人来说,其警醒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记得自 己当时读了这部作品,读了类似的话语,似乎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做事情更加谨 慎了,考虑问题更加周密了,在那个把学习当成第一要务的时代,对于学习,当 然是更加不敢马虎了。在今天看来,这些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平凡的世界》给了我太多前进的力量和生活的鼓励,作为一个不太富裕的 农村家庭中的孩子,我从书中看到了比自己生活更加艰难的人,看到了他们自强 不息的精神,然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处境,感觉自己面临的那些困难真的是太 微不足道了。人家穷得饿着肚子,甚至在课堂上晕倒,都用坚强的毅力支撑着, 我又凭什么不更加努力地奋斗呢?这样想想的时候,前进的动力又十足了 这些,都是路遥给的,用一种最能让人接受的方式给我的人生指引的道路, 比起任何的说教都有用得多。 现在的高中生,读路遥作品的大概已经很少了吧,也许他们认为《平凡的世 界》、《人生》这样的作品已经不合时代了。他们的生活优越了,再也不会像路遥
高中的时候,我自信还很单纯,往往为了一些很小事情而感动,比如看了一 篇编织出的感人的爱情或亲情故事,甚至都会落下几滴热泪,但路遥的作品给人 的感动却大不一样,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摧动着一颗青春萌动的心灵,虽然在那 个时候,我还不太懂得书中描写的一些情感纠葛,不太熟悉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 即便如此,路遥给人心灵的,除了感性的体验外,更多的是让人有理性的思考。 他在《人生》中引用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 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 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 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样的句子,对于一个在 人生道路上刚刚开始有自主性的青年人来说,其警醒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记得自 己当时读了这部作品,读了类似的话语,似乎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做事情更加谨 慎了,考虑问题更加周密了,在那个把学习当成第一要务的时代,对于学习,当 然是更加不敢马虎了。在今天看来,这些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平凡的世界》给了我太多前进的力量和生活的鼓励,作为一个不太富裕的 农村家庭中的孩子,我从书中看到了比自己生活更加艰难的人,看到了他们自强 不息的精神,然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处境,感觉自己面临的那些困难真的是太 微不足道了。人家穷得饿着肚子,甚至在课堂上晕倒,都用坚强的毅力支撑着, 我又凭什么不更加努力地奋斗呢?这样想想的时候,前进的动力又十足了。 这些,都是路遥给的,用一种最能让人接受的方式给我的人生指引的道路, 比起任何的说教都有用得多。 现在的高中生,读路遥作品的大概已经很少了吧,也许他们认为《平凡的世 界》、《人生》这样的作品已经不合时代了。他们的生活优越了,再也不会像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