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合命名 3、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基本特性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消化反应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合命名 3、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基本特性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消化反应 第一节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3大特点 1、识别位点的特异性每种酶都有其特定的DNA识别 位点,通常是由4、5、6或7个核苷酸组成的特定序 列(靶序列)。 2、识别序列的对称性靶序列通常具有双重旋转对称 的结构,即双链的核苷酸顺序呈回文结构。 3、切割位点的规范性双链DNA被酶切后,分布在两 条链上的切割位点旋转对称(可形成粘性末端或平 未端的DNA分子)
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3大特点 1、识别位点的特异性 每种酶都有其特定的DNA识别 位点,通常是由4、5、6或7个核苷酸组成的特定序 列(靶序列)。 2、识别序列的对称性 靶序列通常具有双重旋转对称 的结构,即双链的核苷酸顺序呈回文结构。 3、切割位点的规范性 双链DNA被酶切后,分布在两 条链上的切割位点旋转对称(可形成粘性末端或平 末端的DNA分子)
与∏型核酸内切酶有关的几个概念 粘性末端 cohesive ends因酶切位点在两条DNA单链上不同(对称)酶切后形 成的具有互补碱基的单链末端结构,酶切产生的两个粘性末端很 容易通过互补碱基的配对而重新连接起来。 平末端 Blunt end因酶切位点在两条DNA单链上相同,酶切后形成的平齐 的末端结构,这种末端不易重新连接起来 同裂酶 isoschizomers能识别和切割同样的核苷酸靶序列的不同内切酶。 同尾酶 isocaudamer识别的靶序列不同,但能产生相同粘性未端的一 类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注意:由同尾酶产生的粘性末端序列很容易重新连接,但是两种同尾酶 消化产生的粘性末端重新连接形成的新片段将不能被该两种酶的 任一种所识别
与II型核酸内切酶有关的几个概念 粘性末端 cohesive ends 因酶切位点在两条DNA单链上不同(对称)酶切后形 成的具有互补碱基的单链末端结构,酶切产生的两个粘性末端很 容易通过互补碱基的配对而重新连接起来。 平 末 端 Blunt end 因酶切位点在两条DNA单链上相同,酶切后形成的平齐 的末端结构,这种末端不易重新连接起来。 同裂酶 isoschizomers 能识别和切割同样的核苷酸靶序列的不同内切酶。 同尾酶 isocaudamers 识别的靶序列不同,但能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一 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注 意: 由同尾酶产生的粘性末端序列很容易重新连接,但是两种同尾酶 消化产生的粘性末端重新连接形成的新片段将不能被该两种酶的 任一种所识别
几种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Enzyme Biological source Recogmition sequence HaellI Haemophillus aegyptius GGICC CCIGG Sau3a Staphylococcus aureus 3a GATC CTAG Bamh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 GIGATC C C CTAGG EcoRI Escherichia coli RY13 GIAATT C C TTAA IG Pst I Provindenciastuartii 164 CTGC GACGtO HindII Haemophilus influenzae rd AAGCT T T TCGAA 22 Serratia marcescens CCCIGGG GGG CCC Boll Moraxella bovis GAAGANS CTTCTN7
几种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Pst I Provindencia stuartii 164 CTGCAG GACGTC Haemophilus influenzae Rd
经同尾酶消化的DNA末端连接示意图 BamhI Bglll 5XXXXGGATCCXXXXXX 3 52XXXXAGATCTXXXXXX 3 32XXXXCCTAGGXXXXXX 5> 3’ XXXXTCTAGAXXXXXX5 5,XXXXG GATCCXXXXXX 3 5 XXXXA GATCTXXXXXX 3 3’ XXXXCCTAG GXXXXXX 5 3’ XXXXTCTAG AXXXXXX5 5XXXXA GATCCXXXXXX 3 3’ XXXXTCTAG GXXXXXX5 BamHI 5'XXXXAGATCCXXXXXX3 Bg/Il 3’ XXXXTCTAGGXXXXXX5
经同尾酶消化的DNA末端连接示意图 5’ XXXXGGATCCXXXXXX 3’ 3’ XXXXCCTAGGXXXXXX 5’ BamH I 5’ XXXXG GATCCXXXXXX 3’ 3’ XXXXCCTAG GXXXXXX 5’ 5’ XXXXAGATCTXXXXXX 3’ 3’ XXXXTCTAGAXXXXXX 5’ Bgl II 5’ XXXXA GATCTXXXXXX 3’ 3’ XXXXTCTAG AXXXXXX 5’ 5’ XXXXA GATCCXXXXXX 3’ 3’ XXXXTCTAG GXXXXXX 5’ 5’ XXXXAGATCCXXXXXX 3’ 3’ XXXXTCTAGGXXXXXX 5’ BamH I Bgl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