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贝类的育种
第五章 贝类的育种
第一节贝类育种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贝类育种的基础研究
●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研究贝 类的染色体,不仅对阐明其遗传变异, 繁殖发育的规律和机理有重大意义,而 且也有助于对近缘物种的鉴定,群落结 构分析,亲系关系及系统分类等有关问 题的探讨,对育种及资源的开发利用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 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研究贝 类的染色体,不仅对阐明其遗传变异, 繁殖发育的规律和机理有重大意义,而 且也有助于对近缘物种的鉴定,群落结 构分析,亲系关系及系统分类等有关问 题的探讨,对育种及资源的开发利用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1、染色体数目 ●关于贝类的染色体,很早以前就进行过研究 对腹足类染色体的研究可追溯到1900年前后, 但直到1930年报道仍然较少。由于固定方法不 完善,贝类的染色体又比植物和昆虫的染色体 小,所以几乎没有可信赖的结果。50年代压片 法的发明对染色体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迄今已查明染色体数目的贝类约有850余种, 包括双壳类、腹足类、多板和头足类四个纲的 动物。关于无板纲、单板纲和掘足纲的染色体 数目的研究尚无报道
1、染色体数目 ⚫ 关于贝类的染色体,很早以前就进行过研究。 对腹足类染色体的研究可追溯到1900年前后, 但直到1930年报道仍然较少。由于固定方法不 完善,贝类的染色体又比植物和昆虫的染色体 小,所以几乎没有可信赖的结果。50年代压片 法的发明对染色体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迄今已查明染色体数目的贝类约有850余种, 包括双壳类、腹足类、多板和头足类四个纲的 动物。关于无板纲、单板纲和掘足纲的染色体 数目的研究尚无报道
●在双壳类中,对102科中的22科进行了染 色体的研究,其二倍体染色体数(2n) 范围14~480。这些2n值有3种典型情况: 2n=20,均为牡蛎科所有;2n=28,均 为珍珠贝科所有;2n=38是双壳类较常 见的染色体数目,多见于古异齿亚纲和 异齿亚纲。在已报道的双壳类中,中国 不等蛤( Anomia chinesis)的染色体数目 最少2n=14,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蚬科 的 Corbicula leana,2n=48。总的来说,隐 齿亚纲和翼形亚纲的染色体数目少于古 异齿亚纲和异齿亚纲
⚫ 在双壳类中,对102科中的22科进行了染 色体的研究,其二倍体染色体数(2n) 范围14~480。这些2n值有3种典型情况: 2n=20,均为牡蛎科所有;2n=28,均 为珍珠贝科所有;2n=38是双壳类较常 见的染色体数目,多见于古异齿亚纲和 异齿亚纲。在已报道的双壳类中,中国 不等蛤(Anomia chinesis)的染色体数目 最少2n=14,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蚬科 的Corbicula leana, 2n=48。总的来说,隐 齿亚纲和翼形亚纲的染色体数目少于古 异齿亚纲和异齿亚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