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作用减弱,叶绿素分解,叶柄基部形成离层而脱落。落叶后随着气温降低,树体内脂 肪和单宁物质增加,细胞液浓度和原生质粘度增加,原生质膜形成拟脂层,透性降低等 有利于抗寒越冬。树木经过这一系列准备后进入休眠期) (四)休眠期 从秋末冬初正常落叶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为树木的休眠期(相对休眠期)。 长短取决于树种遗传性。 休眠原因①度过严寒冬季②必须通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萌芽生长 温带0一10℃的紫计时数:暖温带5~15℃的崇计时数。 冬季低温不足会引起萌芽或开花的参差不齐。北方树种南移,常因冬季低温不足表 现为花芽少,新梢节间短,叶呈莲座状等现象。 二、常绿树木的年周期 常绿树因它们的叶子寿命长,当年不脱落,2年生以上的叶子也是陆续脱落。常绿 树叶子的寿命因树种不同而异。(松属2~5年,冷杉属3一10年,紫杉属6~10年。) 老叶脱落时间一般也是在秋冬之间。 常绿阔叶树老叶脱落时间常在春季与新叶开展同时,故常可见到新老叶交替现象。 第四节树木物候观测 一、树木物候的概念 树木物候是研究树木的生活现象与季节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实质上是研究树木生长 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树木物候观测是研究树木年周期的一个好方法,也是研究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 特性的一种途径。 林业上进行树木物候观测还有许多其他目的。树木物候期的早迟除树种本身的生物 学特性外还受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影响。 二、树木物候观测方法 (一)观测的目的与意义 树木的物候观测,除具有生物气候学方面的一般意义外,主要有以下的日的意义: 1,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为园林树木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 据。 2.为树木栽培(包括繁殖、栽植、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如确定繁殖时期确 定栽植季节与先后,树木周年养护管理(尤其是花木专类园),催延花期等,根据开花生 物学进行亲本选择与处理,有利杂交育种,不同品种特性的比较试验等。 (仁)观测方法 树木观测法,应在与中国物候观测法的总则和乔灌木各发育时期观测特征相统一的 16
前提下,增加特殊要求的细则项目。如:为观赏的春、秋叶色变化以便确定最佳观赏期 为芽接和嫩枝插进行粗生长和木质化程度的观测,为有利杂交授粉,选择先开优质花朵 和散粉、柱头液分泌时间的观测等等。 1.注意事项在较大区域内的物候观测,众多人员参加时,首先应统一树木种类、主 要项目(并立表格)入、标准和记录方法。人员(最好包括后备人员)经统一培训。 ()观测目标与地点的选定 ①按统一规定的树种名单,从露地栽培或野生(盆栽不宜选用)树木中.选生长 发育正常并已开花结实3年以上的树木。在同地同种树有许多株时,宜选3一5株作为 观测对象,对属唯雄异株的树木最好同时选有雌株和雄株,并在记录中注明雌(早)雄(名) 性别。 ②观测植株选定后,应作好标记,并绘制平面位置图存档 (2)观测时间与方法 ①应常年进行,可根据观测目的要求和项目特点,在保证不失时机的前提下,米 决定间隔时间的长短。那些变化快要求细的项目宜每天观测或隔日观测。冬季深休眠期 可停止观测。一天中一般宜在气温高的下午观测(但也应随季节、观测对象的物候表现 情况灵活掌握)。 ②应选向阳面的枝条或上部枝(因物候表现较早)。高顶部不易看清,宜用望远镜或 用高枝剪剪下小枝观察:无条件时可观察下部的外围枝。 ③应靠近植株观察各发育期,不可远站粗略估计进行判断。 (3)观测记录物候观测应随看随记,不应凭记忆,事后补记。 (4)观测人员物候观测须选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 人员要固定,不能轮流值班式观测。专职观测者因故不能坚持者,应经培训的后备 人员接替,不可中断。 2.树木物候观测项目与特征 )根系生长周期 (2)树液流动开始期从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液为准。如核桃、葡萄(在覆土防寒 地区一般不易观察到)等树种。 (③)萌芽期树木由休眠转入生长的标志。 ①芽膨大始期具鳞芽者,当芽鳞开始分离,侧面显露出浅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为 芽膨大始期(具裸芽者,如:枫杨、山核桃等,不记芽膨大期)。 ②芽开放(绽)期或显蕾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树木之鳞芽,当鳞片裂开,芽项部出 现新鲜颜色的幼叶或花蕾顶部时,为芽开放(绽)期。 (4)展叶期 ①展叶开始期从芽苞中仲出的卷曲或按叶脉褶叠者的小叶,出现第一批有1一2片 平展时,为展叶开始期。不同树种,具体特征有所不同。针叶树以幼针叶从叶鞘中开始 17
出现时为准:具复叶的树木,以其中1一2片小叶子展时为准。 ②展叶盛期阔叶树以其半数枝条上的小叶完全平展时为准。针叶树以新针叶长度 达老针叶长度1/2时为准。有些树种开始展叶后,就很快完全展开,可以不记展叶盛 期。 ③春色叶呈现始期以春季所展之新叶整体上开始呈现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特有色彩 时为准。 ④春色叶变色期:以春叶特有色彩整体上消失时为淮,如由鲜绿转暗绿,由各种红 色转为绿色。 (⑤)开花期 ①开花始期在选定观测的同种数株树上,见到一半以上植株,有5%的(只有一株 亦按此标准)花瓣完全展开时为开花始期。 ②开花盛期(或盛花期)在观测树上见有一半以上的花蕾都展开花瓣或一半以上的 茶黄花序松散下垂或散粉时,为开花盛期。针叶树可不记开花盛期。 ③开花末期在观测树上残留约5%的花时,为开花末期。针叶树类和其他风媒树 木以散粉终止时或菜荑花序脱落时为准。 ④多次开花期 (6)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自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 (⑦)新梢生长周期由叶茅萌动开始,至枝条停止生长为止。新梢的生长分一次梢(习 称春梢,二次梢(习称夏梢或秋梢或副梢):三次梢(习称秋梢)。 (⑧)花芽分化期 (9)叶秋季变色期 (0)落叶期观测树木秋冬开始落叶,至树上叶子全部落尽时止 ①落叶始期约有5%的叶子脱落时为落叶始期。 ②落叶盛期全株约有30一50%的叶片脱落时,为落叶盛期。 ③落叶末期树上的叶子几乎全部(约90一95%)脱落为落叶末期。当秋冬突然降温 至零度或零度以下时,叶子还未脱落,有些冻枯于树上,应注明。 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指树木生长发育规律(个体发育)称为树木的~。它是指树木 由种子萌发经幼苗幼树逐渐发育到开花结果,最后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 律。 包括系统发育、个休发育、年生长周期 本章思考题: 1.树木的生命周期分哪几个时期,如何划分? 2.什么是树木年周期,观测树木物候有何实践意义? 18
第三章树木与环境 讲授内容: 环境因子 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树木的生活型和生态型 树木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讲授重点: 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第一节环境因子 树木生活的地血和空间称为环境。构成树木生活环境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 子通常有下列5类: 气候因子: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土壤因子:土裳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 地形因子:山岳、平原和坡向、坡度等。 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人为因子:人对树木资源的利用、发展、保护与破坏等作用。 在研究树木与生态因子关系时,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观念: 1.综合作用 生念环境是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者综合的生念作用。通常所谓环境的 生态作用,也是指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各个单因子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五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环境中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光照强度的变化,不仪可以 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气候因子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因此,环 境对植物的生态作用,通常是各个生态因子共同组合在一起,对植物起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 组成环境的所有生态因子,都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其中必有一、二个因子 是起主导作用的,这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就是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包括二方面的含义:第一,从因 子本身来说,当所有的因子在质和量相等时,其中某一个因子的改变能引起植物全部生态关系发生 变化,这个能对环境起主要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第二,对植物而言,山于某一因子的存在与 否和数量的变化,而使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类因子也称为主导因子。例如植物 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光周期现象中的口照长度,低温对南方喜温植物的危害作用等等。 3.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可调剂性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一光、热、水分、空气、无机盐类等因子,对植物 19
的作用组不是等价的,但都是同等要而不可缺少的。如果其中随便缺少一种,便能引起植物的正 常生活失调,生长受到阻碍,甚全死亡:而且任何一个因子,都不能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这就是 植物生念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同等重要性规律。但是另一方面,在一定情况下,某一因子在量上的 不足,可以山其它因子的增加或加强而得到调剂,并仍然有可能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增加 CO,浓度,可以补偿山于光照减弱所引起的光合强度降低的效应,但是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也并 非是经常的和普泡的 4.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每一个生念因子,或彼此有关联的若干因子的结合,对同一植物的各个不同阶段所起的生态作 用,是不相同的。也可以说植物对生态因子的需要是分阶段的,植物的一生中,并不需要固定不变 的生态因子,而是随者生长发育的推移而变化。例,低温在某些作物春化阶段中是必需的条件, 但在以后的生长时期中,低温对植物则是有害的。另外,同一生态因子在植物某一发有阶段可能不 起作用,而在另一阶段则为植物所必需,例光照的长短在植物的春化阶段并不起作用,但在光局 期阶段则是必需的 5.生态幅 各种树木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有一定的适应范用,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生长不适 或死亡。 第二节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树木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了对该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 能力,称为生态学特性 一、气候因子 (一)光是绿色植物生命和能量的源泉。根据树木的耐荫性的差别分为 喜光树种:落叶松属、松属(2针松)、桦属、杨属、柳属、臭椿、刺槐、泡桐等。 耐荫树种:冷杉属、红豆杉属、铁杉属、八角属、楠木属、水青冈属、云杉属中 些种类。 中等耐荫树种:红松、杉木、樟树、械属、橙属、鹅耳枥属、青冈属等。 (二)温度是树木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子,也是树种分布区的主导因子。 耐寒树种:落叶松属、樟子松、冷杉属、高山柏、白桦、蒙古栎等。 较耐寒树种:油松、侧柏、榆、毛白杨、胡桃、辽东栎、刺槐、苹果等。 较喜温树种:杉木、马尾松、白栎、油桐、乌柏、苦棟、茶、棕榈等。 喜温树种:橡胶树、椰子、油棕等。 研究树种耐寒性对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和树木引种有极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水彭响树木生长发育和分布的重要因子根据树种对水分的适应性,可以将树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