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等的形容词,例如:卫矛、华北卫矛。但是已经广泛使用的正确名称就不必强求统一, 仍应保留原名如丝棉木。 (3)中文属名是植物中名的核心,在拟定属名时,除查阅中外文献外,应到群众 中收集地方名称,经过反复比较研究,最后采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用广泛、并与 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有联系而又不引起混乱的名称。 (4)集中分布于少数民族的地区的植物,宜采用少数民族所惯用的原来的名称 (5)生僻、怪字及有封建色彩的不可用。 (6)凡纪念中外古人和现代人的名称均要取消,但有些经济植物名称可适当保留 (二)植物鉴定的方法 1.鉴定植物的概念 简单的讲:鉴定植物(标本)就是确定植物名称的过程。 2.鉴定植物的过程 ①分析植物标本(形态解剖) ②借助工具书(植物志等) ③确定种 3.植物检索表 ①检索表的编制原理 二歧分类法的原理。 ②常见检索表的格式 A.定距式 1.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 2.小形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或有时仅为扁平的叶状体,不具真 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门Bryophyt 2.通常为中形或大形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并有维管 束 …蕨类档物门Pteridophyta 1.植物有花,有种子,以种子繁殖 3.胚珠棵露,不包于子房内…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c。 3.胚珠包于子房内…被子植物门Angiospernac B.平行式: 1.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2 1.植物有花,有种子,以种子繁殖 …3 2小形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或有时仅为扁平的叶状体,不具真正的根利 维管束…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2.通常为中形或大形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并有雏管 …葳类植物门Peridophyta 11
3.胚殊裸露,不包于子房内…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3.胚包于子房内…被子植物Angi0Sp心rna 本章思考题 1.被子植物常用的分类系统有哪几个?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植物种是怎样定义的? 3.植物的拉丁种名包括哪几部分?举例说明。 4.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有哪些?其缩写符号如何表示? 5.简述检索表编制的原理,常用的检索表有哪几种形式? 12
第二章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与树木物候观测 讲授内容: 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 树木的生命周期 树木的年周期 树木物候观测 重点讲授: 树木的年周期 树木物候观测 第一节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 生长是指树木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和扩大,使树木的体积和重 量产生不可逆的增加 发育是指树木的个体从受精卵最初的分裂开始,经过种子的萌发,营养体形成,生 殖体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等阶段,直至衰老和死亡。实际上就是指树木一生 所经历的全过程。但是,一般是从种子萌发或营养体的萌芽算作开始阶段。 生长和发育关系密切,生长是发育的基础。 第二节树木的生命周期 树木是多年生植物,可以生活几十年至几千年。 树木的一生要经历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直至衰老死亡,这一全过程称为生命 周期 一、树木发育的阶段 (一)实生树木的发育阶段 分为4个时期,如果加上胚胎期可分为5个时期。各时期在形态上和生理上均有不 同的表现。 1.幼年期从种子萌发起至性成熟为幼年期。一般以第一次开花为性成熟的标志。 2.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连续每年开花结实5一6次为止。这个时期结实量很 少,仍以营养生长为主。这个时期根系和树冠增长很快。 3.壮年期从大量结实开始到结实衰退为止。这个时期也称繁殖期。这个时期根系 与树冠生长都已达到高峰。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均较稳定。 13
4.老年期从结实衰退开始到死亡前为止。这个时期生理机能明显衰退,新生枝数 量显著减少,主干顶端和侧枝开始枯死,抗性下降,容易发生病虫害。 (二)营养繁殖树的发育阶段 树木的营养繁殖一般都用树冠上1一2年嫩枝或根部上的幼嫩部分为材料。从发育 阶段上来讲,一般都已过了幼年期,因此没有性成熟过程,只要生长正常,有成花诱导 条件,随时就可以成花。它们的生命周期只有成年期和老年期。 二、树木的寿命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生物是树木。 树木中寿命最长的是乔木,其次是灌木和藤本。乔木中因种类不同,寿命长短差异 很大。一般针叶树的寿命比阔叶树长。松、云杉、落叶松寿命长250~4400年,红松达 3000年,巨杉达4000年以上:栎树达400一500年,山杨、桦木通常为80~100年。 乔木年龄的测定用数木质部年轮来确定。有些树种也可从树皮年轮测定。热带常绿 树不形成年轮,测定年龄较困难。用数年轮方法测定树龄也不是十分准确,有时存在假 年轮。 灌木的年龄较难测定,至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灌木的根茎通常分黛性强,逐 代更替,不能以个别茎的年龄代替灌丛的年龄,它们的年龄应该是积案的。 三、树木生命周期中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 (一)实生树生长衰亡的变化规律 树木从种子萌发以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因具向地性,向下形成根系。茎因具背地 性,向上生长成主干、侧枝形成树冠。各种树木的根系与树冠的幅度和大小均因各自的 遗传性而有一定的范围。树木从幼年期、青年期到开始进入壮年期生长都很旺盛。随着 年龄增长逐渐衰亡。主茎上的骨干枝不断萌发侧枝,形成茂密的树冠,树膛内光照不足, 早年形成的侧枝营养不良,长势衰退以至枯菱,造成树膛空缺成年树进入旺盛开花结实 以后,新产生的叶、花果都集中在树冠外围,增大了从根尖至树冠外围的运输距离。开 花、结果消耗了大量养分,而补偿不足,使树木生长势减弱。而且生长到一定年龄以后, 生活潜能也逐渐降低,使树木出现衰老现象。如主干结顶、骨干枝分枝角张开、枝端弯 曲下垂和枯稍等。环境污染和病虫危害也能促使树木衰老和死亡。 (二)树木自身的更新复壮 当树冠空缺时,具有长寿潜伏芽的树种,能在主要枝上萌生出粗壮而直立的徒长枝, 在徒长枝上又形成小树冠。由许多徒长枝形成的小树冠代替了原来的树冠,使树冠形态 发生了变化。当新树冠达到最大限度以后又会出现衰弱和更新。一般更新与衰亡由树冠 外向树膛内,由顶端向下部直到根颈进行的。当主干死亡以后,如果根颈处有长寿潜伏 芽,又可萌发成小树,并按照上述更新规律进行第二轮生长和更新。但树冠一次比一次 小,直至死亡。 对于潜伏芽寿命短的树种,一般自身更新比较因难。凡无潜伏芽的树种就不可能进 14
行自我更新。许多种针叶树都没有这种更新能力 (三)营养繁殖树的生长衰亡变化规律 营养繁殖树的发育特性,主要取决于繁殖材料自实生树的什么部位,取自成年树冠 外围的枝,本身已具有开花的潜力,繁殖后是实生母树的继续,故开花早。若取自实生 树的基部或根颈,其发育阶段年青,故开花迟。营养繁殖树的遗传基础与母树相同,其 发育性状(花、果颜色、雌雄性别等)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抗逆性基本相同。老化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通过施肥、修剪可更新复壮。 第三节树木的年周期 树木在一年内随着季节的变化,在生理活动和形态表现上,其生长发有育的周期变化 称为年周期, 树木每年萌芽、展叶、抽梢、开花、果熟和落叶休眠都是年周期变化。树木在长期 适应环境的年周期变化中,在生理机能上形成了相应的有节奏的变化特性,称为树木的 物候学特性。 一、落叶树木的年周期 落叶树木的年周期明显地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在生长期与休眠期之间又各有一个 过渡期。 (一)从休眠转入生长期 休眠时,生命活动并非完全停止,缓慢地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如呼吸、蒸腾、根 的吸收,养分合成和转化、芽的分化和芽鳞生长等。 树木春季萌芽,最主要取决于从休眠到萌芽所需的积温和萌芽前3~4周的日平均 气温。(积温要求低萌芽期早,要求高者则萌芽期晚。花芽萌发所需积温较叶芽低,故 先开花后发叶,如毛白杨、榆等。) (二)生长期 树木从萌芽到落叶算作一个生长期。成年树要进行萌芽、发枝、展叶、开花、结果 和形成新芽的活动。 (三)生长期转入休眠期 以秋季树木正常落叶作为进入休眠期的标志。渐变的,树体各部位进入休眠期的早 晚也各不相同。小枝夏末秋初停止生长,尔后进行木质化和养分积累,为进入休眠期作 准备。 秋季正常落叶也不是一次落光,而是逐渐脱落。长枝下部的芽进入休眠期早,主茎 进入休眠期晚,根颈进入休眠期最晚 光照时间的长短是导致落叶和进入休眠的主要因素。 (秋季昼渐短,夜渐长,细胞分裂浙慢,树液停止流动,温度降低.光合作用与呼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