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随着对母亲病情的了解,“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口口—一口囗一一口口一一口口 16.文中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 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样写在结构与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17.有人把本文的题目改为《刀尖上的舞蹈》你认为怎样?为什么?(4分) 18.谈谈①段中“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 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 化不开的渴望”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5分) 三、写作(50分) 19.题目:我为此而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可叙写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横线上可填“快乐”“伤心”“感动”“自豪”、“喝彩”、“苦恼”、“愤怒”等词语。(2)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四、附加题名著阅读(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甲】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 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 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 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 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 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 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乙】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 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 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 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汘,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 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气, 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 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人物是谁?(2分) (1)【甲】出自《 其中“我”是指 (2)【乙】出自《 其中“他”是指 2.请说说【甲】【乙】两段文字在写人方面的不同特点。(4分) 3.上面两个文段中的“他”都有一个悲剧结局,除了社会因素,你认为造成他们悲剧的性格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
2016 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6页(共 6 页) 15. 随着对母亲病情的了解,“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 16. 文中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 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样写在结构与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17. 有人把本文的题目改为《刀尖上的舞蹈》你认为怎样?为什么?(4分) 18. 谈谈⑪段中“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 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 化不开的渴望”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5分) 三、写作(50分) 19.题目:我为此而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可叙写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横线上可填“快乐”“伤心”“感动”“自豪”、“喝彩”、“苦恼”、“愤怒”等词语。(2)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四、附加题 名著阅读(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甲】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 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 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 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 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 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乙】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 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 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 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 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 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 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人物是谁?(2分) (1)【甲】出自《 》,其中“我”是指 (2)【乙】出自《 》,其中“他”是指 2.请说说【甲】【乙】两段文字在写人方面的不同特点。(4分) 3.上面两个文段中的“他”都有一个悲剧结局,除了社会因素,你认为造成他们悲剧的性格
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4分)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7页(共6页)
2016 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7页(共 6 页) 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