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11年初中毕业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试卷6页,答卷4页,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 得超过150分。 3.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基础(3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苏轼《浣溪沙》) (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莲是高洁的象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来表现自己洁身自 好的品质。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囗。(陶渊明《归园田居》) (5)完整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 feng shuo )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2)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 yi fen tian ying( ):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3)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 yin bi()树下的幽花芳草。 (4)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xiang xing jian ch()。 3.语言运用(8分) (1)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错误的一项是()(4分) 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把“不 管”改为“尽管”)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关键”一词太绝对,要把“关键” 改为“重要因素之一”) C.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 建议。(句中“阅读”一词与“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D.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贵昂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事实上,不是“诱惑”“无 法”,而是“现代人”“无法”,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 (2)从A组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从B组修辞手法中至少选用一种,写一段话,描写某人的 神态动作。(4分) A组备选词语:惬意蹒跚茫然聆听凝重细细打量闲庭信步无地自容 B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 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 2011 年初中毕业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试卷6页,答卷4页,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 得超过150分。 3.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基础(3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莲是高洁的象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来表现自己洁身自 好的品质。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5)完整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fēng shuò ( )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2)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 fèn tián yīng ( );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3)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yìn bì( )树下的幽花芳草。 (4)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 )。 3.语言运用(8 分 ) (1)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把“不 管”改为“尽管”)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关键”一词太绝对,要把“关键” 改为“重要因素之一”) C.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 建议。(句中“阅读”一词与 “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D.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贵昂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事实上,不是“诱惑”“无 法”,而是“现代人”“无法”,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 (2)从 A 组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从 B 组修辞手法中至少选用一种,写一段话,描写某人的 神态动作。(4 分) A 组备选词语:惬意 蹒跚 茫然 聆听 凝重 细细打量 闲庭信步 无地自容 B 组修辞手法:比喻 夸张 对偶 排比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 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据调査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 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3分) 二、阅读(6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题 (一)伤仲永(16分)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 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 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 耶?” 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未尝识书具/乡书何处达 B.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以为是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B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其才能衰退,并最终沦为平庸的情形。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突出仲永天资过人,以烘托“不使学”的严重后果,表达作者惋惜之情,使读者警醒。 C.本文先抑后扬,跌宕多姿。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表明作者对不让人才”受于人"这一错误做法的 否定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本文语言精当,言简意丰。写幼年方仲永的表现时,用"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 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8.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你引用文中原句说说后两个阶段的情况。并用自己的话分析 方仲永最后如同常人的原因。(4分) (二)大自然的浪费(14分) 庞启帆 ①我们的头脑似乎天然地反对浪费,在这方面,我们人类是自然界中比较独特的物种。在动物界,哺 乳动物繁育的后代数量最少:于是我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保护每一个幼体,以使它能长大成年。每个
材料二: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 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3 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3 分) 二、阅读(6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题。 (一)伤仲永(16分)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 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 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 耶?” 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未尝识书.具/乡书.何处达 B.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以为是.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B.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其才能衰退,并最终沦为平庸的情形。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突出仲永天资过人,以烘托“不使学”的严重后果,表达作者惋惜之情,使读者警醒。 C.本文先抑后扬,跌宕多姿。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表明作者对不让人才"受于人"这一错误做法的 否定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本文语言精当,言简意丰。写幼年方仲永的表现时,用"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 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8.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你引用文中原句说说后两个阶段的情况。并用自己的话分析 方仲永最后如同常人的原因。(4 分) (二)大自然的浪费(14分) 庞启帆 ①我们的头脑似乎天然地反对浪费,在这方面,我们人类是自然界中比较独特的物种。在动物界,哺 乳动物繁育的后代数量最少;于是我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保护每一个幼体,以使它能长大成年。每个
人类个体的死亡都是一个悲剧,因而,生者有时永远也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而且,我们认为人的生命高 于一切。 ②因而我们心里反对浪费的道德感高度强烈。对被丢弃的玩具或者没吃完的食物,我们觉得可惜。有 时候这种感觉挺有道理,因为我们明白浪费会造成较高的社会成本,但很多时候,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原 因只有一个:我们那哺乳动物的大脑就是这么设定的 ③然而,自然界的其它物种可不是那样。一条雌性金枪鱼在一个繁殖季能产1000万个受精卵,但大 约只有10个受精卵能成功孵化并存活至成年。也就是说每一尾金枪鱼活下来,就有100万尾其它的金枪 鱼死去 ④可那是有充分理由的。大自然浪费生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命。它不断令DNA发生突变,虽然 失败无数次但仍不放弃,就是希望最终有某种新的DNA排序胜过老的排序,使物种进化。换句话说,大 自然总是通过杀死大多数的方式来测试它的创造之物—一这是一场“充满血腥,胜者为王”的残酷战斗, 它决定了繁殖优势的归属 ⑤大自然如此浪费,是有根据的:数学家公认,充分探索“可能性空间”的最佳策略就是“随机尝试” 假设一片沙漠里只有两个池塘,而且还相隔很远。假设你是生长在其中一个池塘附近的植物,你有两种繁 殖策略。一种是把种子播在自己的根附近,这样它们就有相当大的机会能够找到水源。不可否认,这种策 略比较安全,但很快就会导致池塘边拥挤不堪。另一种策略是让种子随风飘送。这种策略意味着差不多所 有的种子都会在途中死去,但只有这样才能有个别种子找到另外那个池塘,生命才能在一块新的、也许更 肥沃的土地上繁衍。从数学家所说的“局部最大值”拓展到“全局最大值”的办法,就是不断探索大量无 果而终的最小值。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浪费,但最终还是值得的。 ⑥科幻作家考瑞·多克特罗把这称作“像蒲公英那样思考”。他说:“从蒲公英的观点来看,单个种 子甚至大多数种子落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每一个春天,每一条路的每一处裂缝都会长满蒲公英。 由此可见,蒲公英并不是只想照顾某一个后代,而是在种子离巢之时,将它小心地送到最好的成长环境里 去,以使其能世代繁衍下去。也就是说,蒲公英只想保证用光每一个繁殖后代的机会!” ⑦这就是大自然善用浪费的办法:不计较大量地播撒种子。一下子撒那么多种子出去,让人觉得是错 误的,甚至是疯狂的,但这正是利用过剩资源的正确方法 9.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说明其作用。(5分) 10.根据④⑤两段内容填空:文章首先提出 然后再 :最后得出 的结论。。(5分) 1.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大自然不计较大量地播撒种子,这正是利用过剩资源的正确方法 B.大自然浪费生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命 C.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自然浪费是值得的 D.人类应该向大自然学习,转变节俭的思想意识。 (三)那些雪,那些暖(20分) 丁立梅 ①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 水,一到夜晚,整个城,黑的让人恐慌
人类个体的死亡都是一个悲剧,因而,生者有时永远也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而 且,我们认为人的生命高 于一切。 ②因而我们心里反对浪费的道德感高度强烈。对被丢弃的玩具或者没吃完的食物,我们觉得可惜。有 时候这种感觉挺有道理,因为我们明白浪费会造成较高的社会成本,但很多时候,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原 因只有一个:我们那哺乳动物的大脑就是这么设定的。 ③然而,自然界的其它物种可不是那样。一条雌性金枪鱼在一个繁殖季能产 1000 万个受精卵,但大 约只有 10 个受精卵能成功孵化并存活至成年。也就是说,每一尾金枪鱼活下来,就有 100 万尾其它的金枪 鱼死去。 ④可那是有充分理由的。大自然浪费生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命。它不断令 DNA 发生突变,虽然 失败无数次但仍不放弃,就是希望最终有某种新的 DNA 排序胜过老的排序,使物种进化。换句话说,大 自然总是通过杀死大多数的方式来测试它的创造之物——这是一场“充满血腥,胜者为王”的残酷战斗, 它决定了繁殖优势的归属。 ⑤大自然如此浪费,是有根据的:数学家公认,充分探索“可能性空间”的最佳策略就是“随机尝试”。 假设一片沙漠里只有两个池塘,而且还相隔很远。假设你是生长在其中一个池塘附近的植物,你有两种繁 殖策略。一种是把种子播在自己的根附近,这样它们就有相当大的机会能够找到水源。不可否认,这种策 略比较安全,但很快就会导致池塘边拥挤不堪。另一种策略是让种子随风飘送。这种策略意味着差不多所 有的种子都会在途中死去,但只有这样才能有个别种子找到另外那个池塘,生命才能在一块新的、也许更 肥沃的土地上繁衍。从数学家所说的“局部最大值”拓展到“全局最大值”的办法,就是不断探索大量无 果而终的最小值。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浪费,但最终还是值得的。 ⑥科幻作家考瑞·多克特罗把这称作“像蒲公英那样思考”。他说:“从蒲公英的观点来看,单个种 子甚至大多数种子落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每一个春天,每一条路的每一处裂缝都会长满蒲公英。 由此可见,蒲公英并不是只想照顾某一个后代,而是在种子离巢之时,将它小心地送到最好的成长环境里 去,以使其能世代繁衍下去。也就是说,蒲公英只想保证用光每一个繁殖后代的机会!” ⑦这就是大自然善用浪费的办法:不计较大量地播撒种子。一下子撒那么多种子出去,让人觉得是错 误的,甚至是疯狂的,但这正是利用过剩资源的正确方法。 9.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说明其作用。(5 分) 10. 根据④⑤两段内容填空:文章首先提出 然后再 ;最后得出 的结论。。(5 分) 11.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A.大自然不计较大量地播撒种子,这正是利用过剩资源的正确方法。 B.大自然浪费生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命。 C.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自然浪费是值得的。 D.人类应该向大自然学习,转变节俭的思想意识。 (三)那些雪,那些暖(20 分)[来源:学,科,网 Z,X ,X, K] 丁立梅 ①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 水,一到夜晚,整个城,黑的让人恐慌
②那晩,朋友下班回家,曾经灯光活泼的窗口,变得黑沉沉一片。一个城,寂静如荒岛。朋友家在五 楼,黑暗中,楼梯充淸恐怖地对着她。她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想着那长长的楼梯,她该如何一步一步走 到头,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 ③这时,朋友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过来,暗黑的楼梯上,霎时 跳跃着温暖的光芒。朋友回过头去,灯光处,隐约看见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身影。孩子举着手电筒,温 暖的光芒,一直把她送至五楼。 ④朋友说,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那束灯光,于漆黑寒冷中,把她无助的心,焐得温热潮湿 ⑤我的另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雪有关温暖的故事。那是春节返家的途中,她所乘的中巴车, 被大雪困在一座桥上。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车的人,又冷又饥。大家焦虑不已,一边抱怨着,一边诅 咒着外面的雪。突然,雪地里,一个农民远远地来了。肩上担着副担子,担子两头,挑着两只铅桶。扁担 头上,挂着一些白瓷缸,随着他的走动,白瓷缸叮当作响。车上有人苦笑说,这个农民真聪明,知道趁火 打劫呢,准是高价来卖什么吃的了。 ⑥近了。一张黑脸庞,笑吟吟地贴在车窗外。大雪的天,他的额上,居然沁岀细密的汗。司机打开车 门跳下车,他跟司机嘀咕了两句,司机一脸是笑,赶紧把他让上车。他歇下担子,揭开挑来的铅桶,里面 热腾腾的,竟全是生姜红糖水。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 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 ⑦一车人,都喝了他的生姜茶。一车人的心,都被他的生姜茶烫暖了。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 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一车人目送他走远, 眼前困住他们的雪,也变得可爱起来。一瓷缸姜茶的温暖,从此留在他们心上 ⑧看报,看到河北唐山市13个农民的事迹。南方雪灾,让他们坐立不安。他们自掏腰包,自发组成 只抗灾抢险队伍,于大年三十这天,千里迢迢奔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冲到抗灾最前线,吃尽辛苦。他 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年龄最小的,仅19岁 ⑨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朴素: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帮了他们的,现在,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 ⑩这世上,真诚的付出,从来不会落空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 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 (选自《扬州晚报》) 12.文章记叙了“有关雪有关温暖”的三个故事,请你概括。(6分) 1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的妙处。(4分) 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 14.试结合第⑥⑦两段内容,具体分析那位送生姜茶农民的性格特征。(6分) 1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 A.文章通过三个故事告诉我们:身处这个世界上,我们应怀一颗感恩之心生活,学会付出爱。 B.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突出停电后城市和楼梯的恐怖,反衬那束手电光芒给人带 来的别样的光明和温暖。 C.文中的第二个故事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了那位农民乐观向上的高尚情操。 D.文章的结尾处是本文的“点睛”语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②那晚,朋友下班回家,曾经灯光活泼的窗口,变得黑沉沉一片。一个城,寂静如荒岛。朋友家在五 楼,黑暗中,楼梯充满恐怖地对着她。她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想着那长长的楼梯,她该如何一步一步走 到头,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 ③这时,朋友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过来,暗黑的楼梯上,霎时 跳跃着温暖的光芒。朋友回过头去,灯光处,隐约看见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身影。孩子举着手电筒,温 暖的光芒,一直把她送至五楼。 ④朋友说,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那束灯光,于漆黑寒冷中,把她无助的心,焐得温热潮湿。 ⑤我的另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雪有关温暖的故事。那是春节返家的途中,她所乘的中巴车, 被大雪困在一座桥上。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车的人,又冷又饥。大家焦虑不已,一边抱怨着,一边诅 咒着外面的雪。突然,雪地里,一个农民远远地来了。肩上担着副担子,担子两头,挑着两只铅桶。扁担 头上,挂着一些白瓷缸,随着他的走动,白瓷缸叮当作响。车上有人苦笑说,这个农民真聪明,知道趁火 打劫呢,准是高价来卖什么吃的了。 ⑥近了。一张黑脸庞,笑吟吟地贴在车窗外。大雪的天,他的额上,居然沁出细密的汗。司机打开车 门跳下车,他跟司机嘀咕了两句,司机一脸是笑,赶紧把他让上车。他歇下担子,揭开挑来的铅桶,里面 热腾腾的,竟全是生姜红糖水。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 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 ⑦一车人,都喝了他的生姜茶。一车人的心,都被他的生姜茶烫暖了。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 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一车人目送他走远, 眼前困住他们的雪,也变得可爱起来。一瓷缸姜茶的温暖,从此留在他们心上。 ⑧看报,看到河北唐山市 13 个农民的事迹。南方雪灾,让他们坐立不安。他们自掏腰包,自发组成 一只抗灾抢险队伍,于大年三十这天,千里迢迢奔赴受灾最严重 的郴州,冲到抗灾最前线,吃尽辛苦。他 们中年龄最大的 62 岁,年龄最小的,仅 19 岁。 ⑨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朴素: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帮了他们的,现在,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 ⑩这世上,真诚的付出,从来不会落空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 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 (选自《扬州晚报》) 12.文章记叙了“有关雪有关温暖”的三个故事,请你概括。(6 分) 1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的妙处。(4 分) 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 14.试结合第⑥⑦两段内容,具体分析那位送生姜茶农民的性格特征。(6 分) 1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A.文章通过三个故事告诉我们:身处这个世界上,我们应怀一颗感恩之心生活,学会付出爱。 B.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突出停电后城市和楼梯的恐怖,反衬那束手电光芒给人带 来的别样的光明和温暖。 C.文中的第二个故事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了那位农民乐观向上的高尚情操。 D. 文章的结尾处是本文的“点睛”语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10分) 夏洛克这我倒不能说;我只是叫它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可是先生,您听我说。 安东尼奥你听,巴萨尼奥,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哩。一个指着神圣的名字作证的 恶人,就像一个脸带笑容的奸徒,又像一只外观美好、心中腐烂的苹果。唉,奸伪的表 面是多么动人! 夏洛克三千块钱,这是一笔可观的整数。三个月一—一年照十二个月计算一一让我看看利钱应 该有多少 安东尼奥好,夏洛克,我们可不可以仰仗你这一次? 夏洛克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 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您骂我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 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好,看来现在是您来向 我求助了;您跑来见我,您说,“夏洛克,我们要几个钱,”您这样对我说。您把唾沫 吐在我的胡子上,用您的脚踢我,好像我是您门口的一条野狗一样:现在您却来问我要 钱,我应该怎样对您说呢?我要不要这样说,“一条狗会有钱吗?一条恶狗能够借人三 千块钱吗?”或者我应不应该弯下身子,像一个奴才似的低声下气,恭恭敬敬地说,“好 先生,您在上星期三用唾沫吐在我身上:有一天您用脚踢我;还有一天您骂我狗:为了 报答您这许多恩典,所以我应该借给您这么些钱吗?” 安东尼奥·我恨不得再这样骂你、唾你、踢你。要是你愿意把这钱借给我,不要把它当作借给你的朋 友一—哪有朋友之间通融几个钱也要斤斤较量地计算利息的道理?——你就把它当作借 给你的仇人吧:倘使我失了信用,你尽管拉下脸来照约处罚就是了 夏洛克嗳哟,瞧您生这么大的气!我愿意跟您交个朋友,得到您的友情:您从前加在我身上的 种种羞辱,我愿意完全忘掉;您现在需要多少钱,我愿意如数供给您,而且不要您一个 子儿的利息:可是您却不愿意听我说下去。我这完全是一片好心哩。 安东尼奥这倒果然是一片好心 16.夏洛克真的是好心“不要您一个子儿的利息”吗?联系全剧说说夏洛克与安东尼奥最后签了一份 什么合约?(4分 17.这部戏剧是一部喜剧作品,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说说这部戏剧的喜剧效果是如何展现的?(6分) 、作文(60分) 18.小树不拒绝风雨,才会茁壮成长;江河不拒绝险峻,才有急流与瀑布:大地不拒绝尘埃,终于肥 沃而丰厚;天空不拒绝云翳,终有朝霞灿烂……而生活中,我们“拒绝”的一些东西往往是我们成长中不 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为了成长,我们也不应该“拒绝”它们 请以“我不拒绝 为题,完成作文。文体自定。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童子驱蚊
(四)(10 分) 夏 洛 克 这我倒不能说;我只是叫它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可是先生,您听我说。 安东尼奥 你听,巴萨尼奥,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哩。一个指着神圣的名字作证的 恶人,就像一个脸带笑容的奸徒,又像一只外观美好、心中腐烂的苹果。唉,奸伪的表 面是多么动人! 夏 洛 克 三千块钱,这是一笔可观的整数。三个月——一年照十二个月计算——让我看看利钱应 该有多少。 安东尼奥 好,夏洛克,我们可不可以仰仗你这一次? 夏 洛 克 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 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您骂我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 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好,看来现在是您来向 我求助了;您跑来见我,您说,“夏洛克,我们要几个钱,”您这样对我说。您把唾沫 吐在我的胡子上,用您的脚踢我,好像我是您门口的一条野狗一样;现在您却来问我要 钱,我应该怎样对您说呢?我要不要这样说,“一条狗会有钱吗?一条恶狗能够借人三 千块钱吗?”或者我应不应该弯下身子,像一个奴才似的低声下气,恭恭敬敬地说,“好 先生,您在上星期三用唾沫吐在我身上;有一天您用脚踢我;还有一天您骂我狗;为了 报答您这许多恩典,所以我应该借给您这么些钱吗?” 安东尼奥 我恨不得再这样骂你、唾你、踢你。要是你愿意把这钱借给我,不要把它当作借给你的朋 友——哪有朋友之间通融几个钱也要斤斤较量地计算利息的道理?——你就把它当作借 给你的仇人吧;倘使我失了信用,你尽管拉下脸来照约处罚就是了。 夏 洛 克 嗳哟,瞧您生这么大的气!我愿意跟您交个朋友,得到您的友情;您从前加在我身上的 种种羞辱,我愿意完全忘掉;您现在需要多少钱,我愿意如数供给您,而且不要您一个 子儿的利息;可是您却不愿意听我说下去。我这完全是一片好心哩。 安东尼奥 这倒果然是一片好心。 16.夏洛克真的是好心“不要您一个子儿的利息”吗?联系全剧说说夏洛克与安东尼奥最后签了一份 什么合约?(4 分) 17.这部戏剧是一部喜剧作品,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说说这部戏剧的喜剧效果是如何展现的?(6分) 三、作文(60分)[来源:Zxxk.Com] 18. 小树不拒绝风雨,才会茁壮成长;江河不拒绝险峻,才有急流与瀑布;大地不拒绝尘埃,终于肥 沃而丰厚;天空不拒绝云翳,终有朝霞灿烂……而生活中,我们“拒绝”的一些东西往往是我们成长中不 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为了成长,我们也不应该“拒绝”它们。 请以“我不拒绝 ”为题,完成作文。文体自定。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1 至 4 题。 童子驱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