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五十一章虚劳 【目的要求】 1.掌握虚劳的定义,虚劳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和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2.熟悉虚劳常见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虚劳与肺痨、其他虚证的类 证鉴别。 3.了解虚劳的源流,虚劳的演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虚劳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三、课时分配 章次 序号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时数 讲授时数 总时数 总论 总论 自学 自学 各论 感冒 二 咳嗽 3 三 喘证 3 PBL准备 3 ·26·
·26·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五十一章 虚劳 【目的要求】 1.掌握虚劳的定义,虚劳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和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2.熟悉虚劳常见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虚劳与肺痨、其他虚证的类 证鉴别。 3.了解虚劳的源流,虚劳的演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虚劳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三、课时分配 章次 序号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时数 讲授时数 总时数 总论 总论 自学 自学 各论 一 感冒 2 二 咳嗽 3 三 喘证 3 PBL 准备 3
四 肺痈 3 PBL准备 3 五 肺痨 2 PBL讨论 4 六 肺胀 2 PBL讨论 七 哮病 3 八 胸痹 3 九 心悸 3 十 不寐 n 十- 郁证 3 中内 +二 厥证 2 +三 痫证 2 期中考试 1 十四 耳鸣耳聋 2 PBL准备 3 十五 头痛 3 PBL准备 3 十六 眩晕 3 PBL讨论 4 十七 痴呆 2 PBL讨论 十八 中风 3 十九 呕吐 2 ·27·
·27· 中内 (一) 四 肺痈 3 PBL 准备 3 五 肺痨 2 PBL 讨论 4 六 肺胀 2 PBL 讨论 4 七 哮病 3 八 胸痹 3 九 心悸 3 十 不寐 2 十一 郁证 3 十二 厥证 2 十三 痫证 2 期中考试 1 十四 耳鸣耳聋 2 PBL 准备 3 十五 头痛 3 PBL 准备 3 十六 眩晕 3 PBL 讨论 4 十七 痴呆 2 PBL 讨论 4 十八 中风 3 十九 呕吐 2
二十 呃逆 2 二十- 噎膈 2 二十二 胃痛 3 二十三 泄泻 3 二十四 痢疾 3 二十五 便秘 3 期未考试 2 中内(二) 二十六 湿阻 二十七 腹痛 2 二十八 血证 3 PBL准备 3 二十九 自汗盗汗 2 PBL准备 U 三十 淋证 PBL讨论 4 三十一 癃闭 2 PBL讨论 4 三十二 水肿 2 中内 期中考试 1 (二) 三十四 黄疸 3 ·28·
·28· 中内 (二) 二十 呃逆 2 二十一 噎膈 2 二十二 胃痛 3 二十三 泄泻 3 二十四 痢疾 3 二十五 便秘 3 期末考试 2 中内(二) 二十六 湿阻 2 二十七 腹痛 2 二十八 血证 3 PBL 准备 3 二十九 自汗盗汗 2 PBL 准备 3 三十 淋证 3 PBL 讨论 4 三十一 癃闭 2 PBL 讨论 4 三十二 水肿 2 期中考试 1 三十四 黄疸 3
三十五 积聚 心 PBL准备 3 三十六 鼓胀 2 PBL准备 3 三十七 疟疾 2 PBL讨论 4 三十八 瘿病 3 PBL讨论 4 三十九 消渴 2 四十 痹证 3 四十一 痿证 2 四十二 痉证 2 四十三 颤证 四十四 腰痛 2 四十五 遗精 2 四十六 饮证 2 四十七 癫狂 2 四十八 内伤发热 3 四十九 虚劳 3 期未考试 2 合计 124 56 180 ·29·
·29· 三十五 积聚 3 PBL 准备 3 三十六 鼓胀 2 PBL 准备 3 三十七 疟疾 2 PBL 讨论 4 三十八 瘿病 3 PBL 讨论 4 三十九 消渴 2 四十 痹证 3 四十一 痿证 2 四十二 痉证 2 四十三 颤证 2 四十四 腰痛 2 四十五 遗精 2 四十六 饮证 2 四十七 癫狂 2 四十八 内伤发热 3 四十九 虚劳 3 期末考试 2 合计 124 56 180
四、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七年制中医、中基、中药、管理、针灸、推拿等专业使用。 2.本大纲所规定的讲课时数、教学内容和授课次序均为七年制生设立,在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本大纲对见习安排以PBL教学模式为主,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修时间,便于学生查询 资料,进行讨论。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临床中医内科学》,王永炎等,北京出版社,1993年: 《中医内科医案精选》,张小萍等,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陈湘君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析》,陈湘君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诊断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31.0.1 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 Diagnostic Fundament 开课(二级)学院:曙光临床医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7.5学分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10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87学时,教学见习15学时。 前期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 ·30·
·30· 四、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七年制中医、中基、中药、管理、针灸、推拿等专业使用。 2.本大纲所规定的讲课时数、教学内容和授课次序均为七年制生设立,在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本大纲对见习安排以 PBL 教学模式为主,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修时间,便于学生查询 资料,进行讨论。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 《临床中医内科学》,王永炎等,北京出版社,1993 年; 《中医内科医案精选》,张小萍等,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 年; 《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陈湘君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年;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析》,陈湘君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 《诊断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31.0.1 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 Diagnostic Fundament 开课(二级)学院:曙光临床医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7.5 学分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 102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87 学时,教学见习 15 学时。 前期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