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人才培美方 UNDERGRADUATE CATALOGUE 学时分 塌 露 课程名称 先修课 3A0307 Eicomcntsin 0 16 16 无 考试 17A840 3.5 56 56 4 模批电技术 考试 3A0345 0 16 无 考订 17A8402 3.0 64 32 C语言程序设 考试 17A8156 Modelin 32 实用分析软件 机原理与接口 48 3 6 数学电子技术 考试 技学院 08A0905 32 6.7 无 9A0041 80 9A0042 8 atics B 09A0043 数装 Mathematics C 业拓展课程最低 分cd 25 明 【教师语言》、 《书写技能》 《班级管理》 《融合教有理论与实践》
课程 类别 Course Category 课程 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学分 Cour se Credi ts 学时分配 Credit Hours Distribution 开课 学期 Semes ter 先修课 Pre-requisites 考核 方式 Assess ment Metho d 授课单位 Teaching School 计划 学时 Planne d Credit Hour 讲课 Lectu re 实验/实 践 Interns / Experi ments 上机 Com puter Oper ation 专业拓 展课程 Elective Course 学科 知识 能力 模块 Disci plinar y Know ledge and Abilit y Modu le 03A03070 电子技术实验(1) Experiments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1) 0.5 16 16 3 无 考试 自动化与电 气工程学院 17A84013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3.5 56 56 4 模拟电子技术 或电磁学 考试 物理科学与 技术学院 03A03450 电子技术实验(2) Experiments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2) 0.5 16 16 4 无 考试 自动化与电 气工程学院 17A8402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Fundamentals of Mono-Chip Computers & Applications 3.0 64 32 32 4 C 语言程序设 计 考试 物理科学与 技术学院 17A81560 数学建模 Mathematical Modeling 2.5 48 32 16 4 实用分析软件 考查 物理科学与 技术学院 17A8408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 术 Principle & Interface Technique of Micro-computer 2.5 48 32 16 5 数字电子技术 考试 物理科学与 技术学院 专业 提升 模块 Prom otion Modu le 08A09051 进阶大学英语 Progressive College English 2 32 32 6-7 无 外国语 学院 09A00410 高等数学选讲 A Selected Topics in Advanced Mathematics A 5 80 80 6-7 无 数学科学学 院 09A00420 高等数学选讲 B Selected Topics in Advanced Mathematics B 3 48 48 6-7 无 数学科学 学院 09A00430 高等数学选讲 C Selected Topics in Advanced Mathematics C 4 64 64 6-7 无 数学科学 学院 专业拓展课程最低学分要求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25.5 说明: 1. 下列教师教育课程必须选修:《教师语言》、《书写技能》、《班级管理》、《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
本科专业人才培美方案 UNDERGRADUATE CATALOGUE (三)集中实践课程 集中实践课程均为必修课,共8门,计19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限学用 投漫地位 33A01010 2 1 武装部(组织) 34A01701 2 7 17A88981 学技能训练1 都 hysics Teaching 2 现定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82 2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30 2 al Probation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40 6 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50 Research and Study 1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20 Graduation Dissertation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9 说明: 1.物理学(教育)方向的毕业论文教学进程安排与教育实习、教有研习并行,但不占用教有实习、教 有研习的时间。 2.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Ⅱ教学进程安排与当学期其它课程并行,但不占用其它课程的时间:中 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未修习的情况下,不得先修习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Ⅱ。 3.实际上创新实践活动是学生分散进行的各种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 专业负责人:张仲教学院长:张仲
(三)集中实践课程 集中实践课程均为必修课,共 8 门,计 19 学分。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学分 Course Credits 周数 Weeks 开课学期 Semester 授课单位 Teaching School 33A01010 军事理论与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2 2 1 武装部(组织) 34A01701 创新实践 Innovation Practice 2 2 7 校团委与学院 共同认定 17A88981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I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I 2 8 秋季学期滚动开课,学 生在 3、5 等学期内修 满规定学分即可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82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II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II 2 8 春季学期滚动开课,学 生在 4、6 等学期内修 满规定学分即可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30 教育见习 Educational Probation 2 4 7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40 教育实习 Educational Practice 6 12 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50 教育研习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tudy 1 2 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A88920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Dissertation 2 4 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合计 Total 19 42 说明: 1. 物理学(教育)方向的毕业论文教学进程安排与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并行,但不占用教育实习、教 育研习的时间。 2.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I、II 教学进程安排与当学期其它课程并行,但不占用其它课程的时间;中 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I 未修习的情况下,不得先修习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II。 3. 实际上创新实践活动是学生分散进行的各种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 专业负责人:张仲 教学院长:张仲
本科专业人才倍美方案 UNDERGRADUATE CATALOGUE 物理学专业(应用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070201) 专业简介 物理学专业是济南大学最早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2001年济南大学成立物 理系专门负责该专业的教学与建设。以2011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为契机,以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 点(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等二级学科)为依托,紧 扣“博士点授予权”建设,大力引进人才,兼顾软硬件基础建设,本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本专业拥有 基础物理与近代物理2个教研室和1个教有研究所。 师资队伍数量和 构均高于物理学类 本科专业国家教学质量标准要求,目前有专任教师20余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半数以上具有国外留 学访学经历: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比例超80%,同时还聘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兼职教授多人。本专业 拥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门山东省精品课程,以及 你足稳定的教学设施(实验宝、堂践基地等)、信息资源等教学条件。 本右业 贯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历届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创项目 ,赛事活动已成为优良传 统,极大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 学生学风良好、思想素质过硬,为社会各单位输送了大批创新型高素质 才,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培装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差能将物理学应用技术和社 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高 专门人才 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 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 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 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本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和德有方面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根据本校制订的政策统一实施教育:在体有方 面,要求掌握体有运动的一般知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有锻炼合 格标准:在业务方面,则要求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三方面协调全面发展: 1、知识要求 1)专业知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较系统和完整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汉和基本技能 以及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对物理学相关专业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有所了解 2)工具知识: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及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 2、素质要求 )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现代意识、全球意识、 团队精神 6)专业素质:具有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意识及工程 技术素养。 7)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能力要求 8)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自学能力、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9)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和工程实践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物理学专业(应用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070201) 一、专业简介 物理学专业是济南大学最早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至今已有近 40 年的历史,2001 年济南大学成立物 理系专门负责该专业的教学与建设。以 2011 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为契机,以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 点(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等二级学科)为依托,紧 扣“博士点授予权”建设,大力引进人才,兼顾软硬件基础建设,本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本专业拥有基础物理与近代物理 2 个教研室和 1 个教育研究所。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均高于物理学类 本科专业国家教学质量标准要求,目前有专任教师 20 余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半数以上具有国外留 学访学经历;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比例超 80%,同时还聘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兼职教授多人。本专业 拥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门山东省精品课程,以及 充足稳定的教学设施(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信息资源等教学条件。 本专业一贯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历届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创项目、赛事活动已成为优良传 统,极大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学生学风良好、思想素质过硬,为社会各单位输送了大批创新型高素质人 才,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 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 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 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本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根据本校制订的政策统一实施教育;在体育方 面,要求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 格标准;在业务方面,则要求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三方面协调全面发展: 1、知识要求 1)专业知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较系统和完整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汉和基本技能 以及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对物理学相关专业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有所了解。 2)工具知识: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及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 2、素质要求 5)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现代意识、全球意识、团队精神。 6)专业素质:具有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意识及工程 技术素养。 7)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能力要求 8)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自学能力、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9)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和工程实践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本科专业人才培美方宗 UNDERGRADUATE CATALOGUE 术应用能力。 10)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 11)组织管理能办:具有技术管理能力、较好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协调能力和活动策 划能力 四、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 物理学 2.专业核心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 量子力学1、固体物理、计算物理基础、普通物理实验(123)、近代物理实验(1)2).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实践、毕业论文 4.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附表1: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学分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属性 学时数(个) 学分数(个) 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必修课程 788 34.5 20.9 通识教有误科 通识选修课程 160 10(核心课程4,普通课程26 61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1184 74 448 专业敦育误召 专业拓展课程(选修》 488 30.5 185 集中实践课程(必修 18周 16 97 合计 2620+18周 165 100 附表2:实践课学时学分分配表 类型 学时数(个) 学分数(个) 占总学分比例(%) 独立实验/实践课 257 7 42 非独立课内实验实践课 684 214 13 集中实践环节 18周 16 9.7 合计 941+18周 44.4 26.9
术应用能力。 10)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 11)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技术管理能力、较好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协调能力和活动策 划能力。 四、课程设置 1. 主干学科 物理学 2. 专业核心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 量子力学 I、固体物理、计算物理基础、普通物理实验(1)(2)(3)、近代物理实验(1)(2)。 3.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实践、毕业论文。 4. 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附表 1: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学分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属性 学时数(个) 学分数(个) 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 788 34.5 20.9 通识选修课程 160 10(核心课程≥4,普通课程≥6) 6.1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1184 74 44.8 专业拓展课程(选修) 488 30.5 18.5 集中实践课程(必修) 18 周 16 9.7 合计 2620+18 周 165 100 附表 2:实践课学时学分分配表 类型 学时数(个) 学分数(个) 占总学分比例(%) 独立实验/实践课 257 7 4.2 非独立课内实验/实践课 684 21.4 13 集中实践环节 18 周 16 9.7 合计 941+18 周 44.4 26.9
本科专业人才倍美方案 UNDERGRADUATE CATALOGUE 5.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程课程名称要求1要2要求要求4要宋要求6要求7要求8要求9快号 2 5形势与政 6大学英语1 7大学英语2 8大学英语3 9大学英语4 10使 2级程序 13大学写作 4 15管学 16 17高等数学 9受物 20力学 2引理论力学 22光学 24
5. 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要求 1 要求 2 要求 3 要求 4 要求 5 要求 6 要求 7 要求 8 要求 9 要求 10 要求 11 1 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 律基础 √ √ √ √ 2 中国近现 代史纲要 √ √ √ √ 3 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 √ √ √ 4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 理概论 √ √ √ √ 5 形势与政 策 √ √ √ √ 6 大学英语 1 √ √ √ √ √ 7 大学英语 2 √ √ √ √ √ 8 大学英语 3 √ √ √ √ √ 9 大学英语 4 √ √ √ √ √ 10 大学体育- 基础课 √ √ √ √ 11 大学体育- 选项课 √ √ √ √ 12 C 语言程序 设计 √ √ 13 大学写作 √ √ √ √ 14 职业生涯 指导与创 业基础 √ √ √ √ 15 高等数学 (一) √ √ √ 16 线性代数 与空间解 析几何 √ √ √ 17 高等数学 (二)A √ √ √ 18 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 A √ √ √ 19 普通物理 实验(1) √ √ √ √ √ √ 20 力学 √ √ √ √ √ √ 21 理论力学 √ √ √ √ √ √ 22 光学 √ √ √ √ √ √ 23 普通物理 实验(2) √ √ √ √ √ √ 24 普通物理 实验(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