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 舍圆高国蜀粉晏员谷 全年舰理化学6限 电电 电压V F14【直字电条 3.0000 0.0145 感.18u 电压表 电流表
电流I 电压V 电压表 电流表 0.00002 0.40006 0.8000 10.2000 14.6000 18 2.00002 2.40006 2.8000 30 0.00002 0.00034 0.00052 0.00456 0.008510 0.02514 第十节 电极极化和过电位
,分解电压 电化学 实验:电解0.5 molkg- H2SO4记录电压-电流 当E>167V时个个 R 分解开始,H2、O2产生 Pt 分解=1.67V 人庆卫比出版
一、分解电压 实验:电解0.5molkg−1H2 SO4 记录电压-电流 V A R Pt Pt H2SO4溶液 I V E分解=1.67V 当E>1.67V时 I 分解开始,H2、O2产生
分解电压 电化学 分解电压定义: 使电解质溶液连续不断发生电解所需要的最小电压。 电解H2SO4时理论分解电压=123V,由于电极的极化, 实际分解电压要比理论值大很多 298K,几种浓度为-mol.解质溶液的分解电压 实际分解电压 理论分解电压 电解质溶液 E公/V 分解 电解产物 E 理论 HNO3 1.69 H2+O2 1.23 H2SO4 1.67 H2+O2 1.23 NaoH 69 H2+O2 1.23 KOH 1.67 H2+0 1.23 CuSO4 1.49 CutE 0.51 NiSOA 2.09 Ni+O2 1.10 AgNO3 0.70 Ag+o 0.04 Znso 2.55 +0人氏底出版社
一、分解电压 分解电压定义: 使电解质溶液连续不断发生电解所需要的最小电压。 电解H2SO4时理论分解电压=1.23V, 由于电极的极化, 实际分解电压要比理论值大很多。 电解质溶液 实际分解电压 E分解/V 电解产物 理论分解电压 E理论/V HNO3 H2SO4 NaOH KOH CuSO4 NiSO4 AgNO3 ZnSO4 1.69 1.67 1.69 1.67 1.49 2.09 0.70 2.55 H2+O2 H2+O2 H2+O2 H2+O2 Cu+O2 Ni+O2 Ag+O2 Zn+O2 1.23 1.23 1.23 1.23 0.51 1.10 0.04 1.60 298K, 几种浓度为 电解质溶液的分解电压 3 mol dm 1 − z
二、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 电化学 (一)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 ·由于电流i≠0,电极的电极电势φ偏离可逆值的现象称为电 极的极化。偏差的大小即为超电势η。 =不可逆一可逆 电极极化的结果: 阴极电势降低 9不可逆<9可逆 阳极电势升高 9不可逆>①可逆 电极极化的原因: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人庆卫比出版
二、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 • 由于电流 i 0,电极的电极电势 偏离可逆值的现象称为电 极的极化。偏差的大小即为超电势 。 电极极化的结果: η = 不可逆 − 可逆 阴极电势降低 不可逆 可逆 阳极电势升高 不可逆 可逆 电极极化的原因: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一)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
二、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 电化学 1.浓差极化 电流通过电极时,若电极反应速率较快,而离子的扩散速率 较慢,则电极表面附近离子的浓度m和本体溶液的m不同。 如 阴极:Cu2+2e→Cu 阳极:Cu-2e→Cu2+ Cu C C C 人庆卫比出版
电流通过电极时,若电极反应速率较快,而离子的扩散速率 较慢,则电极表面附近离子的浓度m’和本体溶液的m不同。 如: m’ < m Cu2+ m’ > m 阴极: Cu2+ + 2e– → Cu 阳极: Cu – 2e– → Cu2+ 1. 浓差极化 Cu Cu2+ Cu2+ Cu2+ Cu2+ Cu2+ Cu Cu 2+ 2+ Cu2+ Cu2+ Cu2+ Cu2+ Cu Cu2+ Cu2+ Cu2+ Cu2+ Cu2+ Cu2+ Cu2+ Cu2+ Cu2+ 二、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