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的描绘:P、qE 极化强度矢量P:描述介质在外电场作用 下被极化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体积内电偶极矩的矢量和 介质中一点的 微观量 P(宏观量) P= lir P分子 △→÷0△Z 介质的体积,宏 观小微观大(包 含大量分子) 2005.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2005.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V p P V ⎯→ = 分子 0 lim 极化的描绘:P、q’、E’ ◼ 极化强度矢量P:描述介质在外电场作用 下被极化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 定义:单位体积内电偶极矩的矢量和 介质的体积,宏 观小微观大(包 含大量分子) 介质中一点的 P(宏观量 ) 微观量
极化电荷 q(o'、p 极化后果:从原来处处电中性变成出现了宏 观的极化电荷 ■可能出现在介质表面(均匀介质)面分布 ■可能出现在整个介质中(非均匀介质)体分布 极化电荷会产生电场—附加场(退极化场) 外场 FEo+ 极化电荷 产生的场 极化过程中:极化电荷与外场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过程复杂达到平衡(不讨论过程) ■平衡时总场决定了介质的极化程度 2005.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2005.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极化电荷 ◼ 极化后果:从原来处处电中性变成出现了宏 观的极化电荷 ◼ 可能出现在介质表面 (均匀介质)面分布 ◼ 可能出现在整个介质中 (非均匀介质)体分布 q'( ' 、') ◼ 极化电荷会产生电场——附加场(退极化场) ' E E0 E = + 极化电荷 产生的场 外场 ◼ 极化过程中:极化电荷与外场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过程复杂——达到平衡(不讨论过程) ◼平衡时总场决定了介质的极化程度
退极化场E E E E ■附加场E: 在电介质内部:附加场与外电场方向相反,削弱 在电介质外部:附加场与外电场方向相同,加强 2005.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2005.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退极化场E’ ◼ 附加场E’: ◼ 在电介质内部:附加场与外电场方向相反,削弱 ◼ 在电介质外部:附加场与外电场方向相同,加强
极化的后果 P g(o,p) 描绘极化 E= Eo+E ■三者从不同角度定量地描绘同一物理现象 极化,之间必有联系,这些关系 电介质极化遵循的规律 2005.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2005.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极化的后果 ◼ 三者从不同角度定量地描绘同一物理现象 ——极化,之间必有联系,这些关系—— 电介质极化遵循的规律 描绘极化 = + ' '( ', ') E E0 E q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