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政治地位高的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品德高尚的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政治地位高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君子”、“小人”本来是就人的政治 地位来说的。上层阶级的人称为“君 子”;下层阶级的人称为“小人”。 在对人的反思中,孔丘认为,人的评价 的标准,应该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 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
“君子” 、 “小人”本来是就人的政治 地位来说的。上层阶级的人称为“君 子”;下层阶级的人称为“小人” 。 在对人的反思中,孔丘认为,人的评价 的标准,应该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 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6) 译文】 孔子说:“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 游习六艺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7•6) 【译文】 孔子说:“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 游习六艺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1.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2.《诗》、《书》、《礼》 《乐》、《易》、《春秋》 六种儒家经书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 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1 .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2.《诗》、《书》、《礼》、 《乐》、《易》、《春秋》 六种儒家经书
本章讲述君子的道德修养主要内容。 第一、要立志,要立定远大的志向。志立在什么地 方呢?必须立足在求“道”上,即修已治人之道。 第二:讲述修己的问题,他要求学生“据于德,依 于仁”,完善自我。德是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 行事的准则。而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德目中,仁又 是主要的,它统摄各种道德.所以必须依于仁,只 有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修养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 步第 论述治人之道,即游于六艺之中,掌握礼乐 射御书数的本领,将来为治人作好充分的准备。当 然修已与治人的修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所以这四 者,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
第一、要立志,要立定远大的志向。志立在什么地 方呢?必须立足在求“道”上,即修已治人之道。 第二:讲述修己的问题,他要求学生“据于德,依 于仁” ,完善自我。德是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 行事的准则。而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德目中,仁又 是主要的,它统摄各种道德.所以必须依于仁,只 有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修养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 步。 第三,论述治人之道,即游于六艺之中,掌握礼乐 射御书数的本领,将来为治人作好充分的准备。当 然修已与治人的修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所以这四 者,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 本章讲述君子的道德修养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