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铁路客站的规模 最高聚集人数:系指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平均一昼夜在 候车室(厅)内瞬时出现的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 建筑规模:(如表1-1) 客运站规模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小型站 50—600人以下 中型站 600—2000人 大型站 2000—10000人 特大型站 10000人以上
1.1.2 铁路客站的规模 最高聚集人数:系指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平均一昼夜在 候车室(厅)内瞬时出现的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 建筑规模: (如表1-1) 客运站规模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小型站 50 —— 600人以下 中型站 600 —— 2000人 大型站 2000 —— 10000人 特大型站 10000人以上
11.3铁路客站的站址选择 、基本要求:满足乘降方便。 中小城镇的旅客站,铁路线和客站应沿城市的外侧边缘通过 既方便旅客乘降,又不影响城市的发展。 大城市的旅客站,尤其有几个站时,它的主要旅客站应利用城市 的死角伸入市区或伸入到市区的边缘地带,尽量减少铁路对于城 市交通和环境的干扰,避免铁路分割城市和影响城市的发展。 (见下图1-3)
1.1.3 铁路客站的站址选择 1、基本要求: 满足乘降方便。 中小城镇的旅客站,铁路线和客站应沿城市的外侧边缘通过, 既方便旅客乘降,又不影响城市的发展。 大城市的旅客站,尤其有几个站时,它的主要旅客站应利用城市 的死角伸入市区或伸入到市区的边缘地带,尽量减 少铁路对于城 市交通和 环境的干扰,避免铁路分割城市和影响城市的发展。 (见下图1-3)
虬 天 京 津 d舞 海 式响城 嘶是
2、考虑与城市公共交通密切配合 大型旅客站应设在市中心外围的主要干道附近有多条辅助道路网 与主要干道相连 不能使市区的主要干道和城市过境道路通过站前广场,也要避免 铁路路线和城市干道平面交叉 3、考虑与城市长途汽车站等其他交通运输设施的关系 4、当大城市从不同方向引入几条铁路时,主要的客站选 址应在主要客流线的线路上。如成都图13D 5、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6、相关的技术问题 地形、技术作业站的选址、节约用地,尽量减少拆迁量等 7、考虑客站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的重要作用
2、考虑与城市公共交通密切配合 大型旅客站应设在市中心外围的主要干道附近有多条辅助道路网 与主要干道相连。 不能使市区的主要干道和城市过境道路通过站前广场,也要避免 铁路路线和城市干道平面交叉。 3、考虑与城市长途汽车站等其他交通运输设施的关系。 4、当大城市从不同方向引入几条铁路时,主要的客站选 址应在主要客流线的线路上。如成都图1-3D 5、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6、相关的技术问题 地形、技术作业站的选址、节约用地,尽量减少拆迁量等 7、考虑客站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的重要作用
1.1.4铁路客站的功能流线组成与总体布局 1、功能流线 进站流线、出站流线(如图1-4) 贵宾 专用候率 ““} 悔票 车 行包 行包 r包 行包线 广场口F叫桧票 胺客阵线 贵宾 进出站旅客流线系统总体分析
1.1.4 铁路客站的功能流线组成与总体布局 1、功能流线 进站流线 、出站流线 (如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