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了解:数据结构以及算法的作用 12抽象数据类型的表 2 现,抽象数据类型的今。 掌握:算法分析的方法 了解:循环链表、双(循环)链表的结 构特点和在其上施加的插入、删除等 第二章线性表 模作。 2 2.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理解:线性表的定义及其运算:顺序 表和链表的定义、组织形式、结构特 和类型说 表上实现的插入、刑除 理 二音找和队列 特征及在其上所员 的其本 3.1栈的基本概念、表示和实现(重点 队列的定义、特征及 3.2栈的应用举例(重点、难点) 33队列的基本概念、表示和实现(重点) 掌握:栈的基本运算的实现:队列的 基本运算的实现。 第四章串 4.1串及其基本运算 了解:串的定义 4 4.2串的定长顺序存储及基本运算(重点) 理解:串的存储方式。 2 4.3串的堆存储结构 学提:常用的串运算 第五章数组与广义表 了解:广义表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解: 5.多维数组 多维数组的结构特点和在内存 5 34广义表(难点) 中 元素在存储 3 第六章树与二叉树 单运的定义、作质及其存 6.2存储实现基本操作的实现(重点) :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方式 63一叉树的遍历(重占,难占) 一叉树的三对 6 结点结构和类型定义: 6.4线索二叉树(难点) 遍历算法:二叉树的线索化方法:树 8 6.5 Huffman树及其应用(重点,难点) 的各种存储结构:森林与二叉树间的 6.6树的概念、表示与存储 相互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 6.7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熟练掌握:Huffman树及其应用。 第七章 了解:图 基 A 73图的流历(重点) 步, A 公出遍历序列 74图的连通性难点) 掌握:图的两种存储结构(邻接矩阵和 7.5最小生成树(重点) 邻接表)的表示方法:拓扑排序、关健
5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结构的概念、基本术语(重点) 1.2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难点) 1.3 算法和算法分析(重点、难点) 了解:数据结构以及算法的作用。 理解:数据、数据元素和数据项的概 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数据结构的逻 辑结构、存储结构的联系与区别,以 及在数据结构上施加的运算及其实 现;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 掌握:算法分析的方法。 2 2 第二章 线性表 2.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和实现 2.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表示和实现 了解:循环链表、双(循环)链表的结 构特点和在其上施加的插入、删除等 操作。 理解:线性表的定义及其运算;顺序 表和链表的定义、组织形式、结构特 征和类型说明。 掌握:这两种表上实现的插入、删除 和按值查找的算法。 4 3 第三章 栈和队列 3.1 栈的基本概念、表示和实现(重点) 3.2 栈的应用举例(重点、难点) 3.3 队列的基本概念、表示和实现(重点) 理解:栈的定义、特征及在其上所定 义的基本运算;队列的定义、特征及 在其上所定义的基本运算。 掌握:栈的基本运算的实现;队列的 基本运算的实现。 4 4 第四章 串 4.1 串及其基本运算 4.2 串的定长顺序存储及基本运算(重点) 4.3 串的堆存储结构 了解:串的定义。 理解:串的存储方式。 掌握:常用的串运算。 2 5 第五章 数组与广义表 5.1 多维数组 5.2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重点) 5.3 稀疏矩阵(重点,难点) 5.4 广义表(难点) 了解:广义表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理解:多维数组的结构特点和在内存 中的两种顺序存储方式。 掌握:矩阵和特殊矩阵元素在存储区 中地址的计算;稀疏矩阵的压缩方式 和简单运算。 3 6 第六章 树与二叉树 6.1 定义与性质 6.2 存储实现基本操作的实现(重点) 6.3 二叉树的遍历(重点,难点) 6.4 线索二叉树(难点) 6.5 Huffman 树及其应用(重点,难点) 6.6 树的概念、表示与存储 6.7 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理解: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及其存储 方法;树的定义、术语。 掌握: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方式、 结点结构和类型定义;二叉树的三种 遍历算法;二叉树的线索化方法;树 的各种存储结构;森林与二叉树间的 相互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 熟练掌握:Huffman 树及其应用。 8 7 第七章 图 7.1 图的基本概念 7.2 图的存储表示(重点) 7.3 图的遍历(重点) 7.4 图的连通性 (难点) 7.5 最小生成树 (重点) 了解:图的基本概念及术语。 理解:图的两种遍历(深度优先搜索遍 历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的算法思想、 步骤,能给出遍历序列。 掌握:图的两种存储结构(邻接矩阵和 邻接表)的表示方法;拓扑排序、关键 7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76最短路径(难点) 路径、最短路径的算法思想:最小生 7.7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难点) 成树的概念,能按Prim算法,Kruskal 算法格浩最小生成树 了解:查找的基本思想及查找成功和 第八章查找 不成功的概念: 81基本概念与术语 理解: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B 8 树的各种算法。 6 第九章内部排序 01甘概今 子.基数排序的定义和基本方制 9.2插入排序 理2。排序的其木用相知其木概 9 9.3快速排序 掌握: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 9.4选择排序 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 4 9.5二路归并排序(难点)》 序的基本思想、步骤、算法及排序效 9.6基数排序 率比较。 9.7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实验(上机)部分 序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 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除、查 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顺序存储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运算。 时间安排:第2章线性表授课后 仪器要求:PC机、VC6.0/VS2010软件。 验证 掌握栈、队列的思想及其存储实现,掌握 栈、队列的常见算法的程序实现 栈的基本操作 时间安排:第3章栈和队列授课后。 仪器要求:PC机、VC6.0/VS2010软件 掌握 叉树的存储实现,掌握二叉树的运 历思想。 3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时间安排:第6章树与二叉树授课后 仪器要求:PC机、VC6.0/VS2010软件 掌握图的存储实现,掌握图的深度、广度优 验证 图的基本操作 4 先遍历算法思想及其程序实现 时间安排:第7章图授课后。 仪器要求:PC机、VC6.0/VS2010软件。 五、说明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等。 后续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6
6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7.6 最短路径 (难点) 7.7 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难点) 路径、最短路径的算法思想;最小生 成树的概念,能按 Prim 算法, Kruskal 算法构造最小生成树。 8 第八章 查找 8.1 基本概念与术语 8.2 静态查找表(重点) 8.3 动态查找表(重点,难点) 8.4 哈希表(重点) 了解:查找的基本思想及查找成功和 不成功的概念。 理解: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 B_ 树的各种算法。 掌握:顺序表、有序表等的查找方法。 熟练掌握:哈希表的构造及冲突处理 方法。 6 9 第九章 内部排序 9.1 基本概念 9.2 插入排序 9.3 快速排序 9.4 选择排序 9.5 二路归并排序(难点) 9.6 基数排序 9.7 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了解:基数排序的定义和基本方法 理解:排序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 掌握: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 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 序的基本思想、步骤、算法及排序效 率比较。 4 实验(上机)部分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1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4 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 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 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运算。 时间安排:第 2 章 线性表 授课后。 仪器要求:PC 机、VC6.0 / VS2010 软件。 1/2 必 二选一 验证 2 栈的基本操作 4 掌握栈、队列的思想及其存储实现,掌握 栈、队列的常见算法的程序实现。 时间安排:第 3 章 栈和队列 授课后。 仪器要求:PC机、VC6.0 / VS2010软件。 3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4 掌握二叉树的存储实现,掌握二叉树的遍 历思想。 时间安排:第6章 树与二叉树 授课后。 仪器要求:PC机、VC6.0 / VS2010软件。 3/4 必 二选一 验证 4 图的基本操作 4 掌握图的存储实现,掌握图的深度、广度优 先遍历算法思想及其程序实现。 时间安排:第7章 图 授课后。 仪器要求:PC机、VC6.0 / VS2010软件。 五、说明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等。 后续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数据结构课程是在程序设计之后,在集合论、图论等理论基础上,以算法语言为工具。 通过数据抽象的方法,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操作的算法。数据结构不仅是 学习、设计、实现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等的重要基 础,而且是一般程序设计、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设计的重要基础,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采用日常性考核(作业、实验)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20%(包 括课堂考勤和作业),实验成绩占10%,期末为闭卷笔试考试,考试成绩占70%。 期末终结性考核/考查方式:闭卷,独立完成,120分钟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 1.《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重印。 2.《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箭敏、吴伟民、米宁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重印。 参考书: 1.《数据结构(C语言版)》,(美)霍罗威茨等著,李建中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 2.《数据结构编程实验: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附光盘)》,吴永辉、王 建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3.《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殷人昆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数据结构与算法 面向对象的C+设计模式》,胡广斌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 5.《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数据结构是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之后,在集合论、图论等理论基础上,以算法语言 为工具,通过数据抽象的方法,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操作的一门课程。数 据结构不仅是学习、设计、实现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 程等的重要基础,而且是一般程序设计、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设计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并辅以上机实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结 构的基本概念,以及数据操作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数据结构的程序设计思维, 掌握正确、有效地组织、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初步具备利用 计算机分析设计算法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莫定良好的基础。 In computer data structure is a particular way of storing and organizing data in computer so that it can be used efficiently.The Data structure is major course of computer software,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7 数据结构课程是在程序设计之后,在集合论、图论等理论基础上,以算法语言为工具, 通过数据抽象的方法,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操作的算法。数据结构不仅是 学习、设计、实现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等的重要基 础,而且是一般程序设计、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设计的重要基础。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采用日常性考核(作业、实验)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 20%(包 括课堂考勤和作业),实验成绩占 10%,期末为闭卷笔试考试,考试成绩占 70%。 期末终结性考核/考查方式:闭卷,独立完成,120 分钟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 1.《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重印。 2.《数据结构题集》(C 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米宁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重印。 参考书: 1. 《数据结构(C 语言版)》,(美)霍罗威茨等著,李建中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 2. 《数据结构编程实验: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附光盘)》,吴永辉、王 建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 3. 《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 C++描述)》,殷人昆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 《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的 C++设计模式》,胡广斌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5. 《C 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数据结构是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之后,在集合论、图论等理论基础上,以算法语言 为工具,通过数据抽象的方法,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操作的一门课程。数 据结构不仅是学习、设计、实现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 程等的重要基础,而且是一般程序设计、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设计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并辅以上机实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结 构的基本概念,以及数据操作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数据结构的程序设计思维, 掌握正确、有效地组织、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初步具备利用 计算机分析设计算法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In computer science, a data structure is a particular way of storing and organizing data in a computer so that it can be used efficiently. The Data structure is major course of computer software,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undamental dynamic data structures,including linear lists,queues,trees,and othe linked structures;arrays strings,and hash tables.Storage management.Elementary principl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bstract data types.Algorithms for sorting and searching Pre-course include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C programming language etc.The follow-up courses include Linux operating system(OS).Database system and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There are many programs involved in the lecture,so it is efficient to use projecting machine in lessons. 《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 课程编号 0BH17901 学 分 3 总学时 48 实验/上机学时 课程名称 Microprocessor and interfacing 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 英文名称 Techniaue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执笔人 王勇 审核人 周金和 先修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一、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其他电气与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微处理器原理和接口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等,通过理论讲授 和实践应用结合促进学生掌握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开发方法,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 微处理器应用的后续课程,并利用软硬件知识解决本专业以及相关领域的问题奠定良好的基 袋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4.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 定需求的电子信息系统及其子模块的能力,并制定实验方案和测试方案,能够分析、解释实 验结果,得到有效的结论:在设计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 制约因素: 5.初步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软、硬件工程开发工具 的能力: 6.可根据工程问题选择合适的技术、资源、和现代工程与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 问题进行模拟仿真、预测可能的结果,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8.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科学的专业知识 的学习方法,能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新知识,具备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终身学习 能力: 1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针对专业领域问题以报告、文稿等形式书面表 8
8 Engineering. Fundamental dynamic data structures, including linear lists, queues, trees, and other linked structures; arrays strings, and hash tables. Storage management. Elementary principl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bstract data types. Algorithms for sorting and searching. Pre-course include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C programming language etc. The follow-up courses includ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OS), Database system and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There are many programs involved in the lecture, so it is efficient to use projecting machine in lessons. 《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 课程编号 0BH17901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实验/上机学时 16 课程名称 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 英文名称 Microprocessor and Interfacing Technique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执 笔 人 王勇 审 核 人 周金和 先修课程 C 语言程序设计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其他电气与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微处理器原理和接口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等,通过理论讲授 和实践应用结合促进学生掌握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开发方法,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 微处理器应用的后续课程,并利用软硬件知识解决本专业以及相关领域的问题奠定良好的基 础。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4. 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 定需求的电子信息系统及其子模块的能力,并制定实验方案和测试方案,能够分析、解释实 验结果,得到有效的结论;在设计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 制约因素; 5. 初步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软、硬件工程开发工具 的能力; 6. 可根据工程问题选择合适的技术、资源、和现代工程与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 问题进行模拟仿真、预测可能的结果,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8. 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科学的专业知识 的学习方法,能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新知识,具备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终身学习 能力; 12.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针对专业领域问题以报告、文稿等形式书面表
达,具备与同行和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进行陈述发言与回应指令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讲述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力求将微处理器原理的学习和单片机 应用实践密切结合。本课程全面介绍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技术、基本组成和原理,存储器系 统,重点进述32位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软硬件系统开发方法、GPIO接口与中断、定时/ 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如RS232、12C、SP、液晶显示接口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硬件基础知识及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微处理 器的基本原理和硬件结构,初步具备32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培养学生掌握 单片机原理,学会实际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实际动 手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基础知识 了解课程基本信息、学习方法及考 核方法等。掌握硬件系统的基木脚 1 1计算机的休系结构 2.计算机的运算基本知识 微处理器分类与技术参数 理解微处理器的分类和基本技术 2.1微处理器的分类 参数:理解8位和32位单片机的 2.2微处理器的基本技术参数 体系结构及技术特点:了解现代微 23现代微处理器技术与嵌入式系统的应 外理器术与入式系统的应用 用与发展 与发展趋势。 32位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 3.1微处理器内核 理解3)位微外理累的内核结构 32寄存器 寄存器、存储空间、中断等基木知 3.3指令集 识。 34存储器管理 3.5异常与中断 32位微处理器硬件系统设计 掌握32位微处理器的最小系统设 4.132位微处理器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案 4.2最小系统设计的要素 计方法和硬件基本结构,初步了解 43原理图和PCB图设计 硬件设计软件和工具 开发软件与库函数 5,1MDK开发基础 掌握32位单片机的软件开发工具 5 5.2寄存器与库函数 和开发函数库,掌握软件开发的工 4 5,3建立工程模板-库函数 程设置和调试方法。 5.4调试与下载
9 达,具备与同行和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进行陈述发言与回应指令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讲述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力求将微处理器原理的学习和单片机 应用实践密切结合。本课程全面介绍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技术、基本组成和原理,存储器系 统,重点进述 32 位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软硬件系统开发方法、GPIO 接口与中断、定时/ 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如 RS232、I2C、SPI)、液晶显示接口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硬件基础知识及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微处理 器的基本原理和硬件结构,初步具备 32 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培养学生掌握 单片机原理,学会实际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实际动 手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2. 计算机的运算基本知识 了解课程基本信息、学习方法及考 核方法等。掌握硬件系统的基本概 念、特点及其发展与应用领域。掌 握计算机运算的基本知识。 2 2 微处理器分类与技术参数 2.1 微处理器的分类 2.2 微处理器的基本技术参数 2.3 现代微处理器技术与嵌入式系统的应 用与发展 理解微处理器的分类和基本技术 参数;理解 8 位和 32 位单片机的 体系结构及技术特点;了解现代微 处理器技术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与发展趋势。 4 3 32 位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 3.1 微处理器内核 3.2 寄存器 3.3 指令集 3.4 存储器管理 3.5 异常与中断 理解 32 位微处理器的内核结构、 寄存器、存储空间、中断等基本知 识。 3 4 32 位微处理器硬件系统设计 4.1 32 位微处理器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案 4.2 最小系统设计的要素 4.3 原理图和 PCB 图设计 掌握 32 位微处理器的最小系统设 计方法和硬件基本结构,初步了解 硬件设计软件和工具。 3 5 开发软件与库函数 5.1 MDK 开发基础 5.2 寄存器与库函数 5.3 建立工程模板--库函数 5.4 调试与下载 掌握 32 位单片机的软件开发工具 和开发函数库,掌握软件开发的工 程设置和调试方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