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瓷器的意味》P156 属于哪类散文?归结点何在?主要的物 有何特点?作者的情感、观点是什么? 14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 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5、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 器的演变。(6分) 16、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 的思路。(6分) 17、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 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 评价作者的观点。(6分)
训练:《瓷器的意味》P156 属于哪类散文?归结点何在?主要的物 有何特点?作者的情感、观点是什么? 14.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 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5、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 器的演变。(6分) 16、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 的思路。(6分) 17、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 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 评价作者的观点。(6分)
(四)悟出三个意图。 理清基本思路之后,还要对上述三部曲的作 用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主要景、物、人、事本身的描写主要是为了 揭示散文的主旨 其它景、物、人、事的描写主要是起到对比或 类比,形成反衬或正衬,引出主要对象、做铺垫 等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烘托 形象。 例如:如《痛哭和珍》中,作者直接写出了 刘和珍的勇气、毅力与乐观热情。同时也写到自 己,写自己的“渺小”,以此来衬托出面对凶残 敌人时和珍的勇敢
(四)悟出三个意图。 理清基本思路之后,还要对上述三部曲的作 用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主要景、物、人、事本身的描写主要是为了 揭示散文的主旨。 其它景、物、人、事的描写主要是起到对比或 类比,形成反衬或正衬,引出主要对象、做铺垫 等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烘托 形象。 例如:如《痛哭和珍》中,作者直接写出了 刘和珍的勇气、毅力与乐观热情。同时也写到自 己,写自己的“渺小”,以此来衬托出面对凶残 敌人时和珍的勇敢
(五)记住两个关系。 是因果关系。 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主旨与谋篇、主 旨与选材、技巧与主旨、技巧与语言, 都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 系给我们启示:作者选择什么材料、技 巧,怎样布局谋篇,都是为服从主旨的。 切的形式都是为中 心(主旨)服务
(五)记住两个关系。 一是因果关系。 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主旨与谋篇、主 旨与选材、技巧与主旨、技巧与语言, 都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 系给我们启示:作者选择什么材料、技 巧,怎样布局谋篇,都是为服从主旨的。 一切的形式都是为中 心(主旨)服务
二是句段关系。 理清句段的关系是我们读懂文章、准确答题的重 要方法。一般而言,文章段与段间关系种类有: ①并列、②层进、③对比、④承上启下、⑤为 下文做铺垫、⑥前后呼应、⑦总起下文、⑧总结 上文。 句与句的关系有: ①转折②承上启下、③总分、④递进,⑤因果等。 找出文本主旨,理清句段关系,才算真正读 懂散文。 题干信息所在段落,避免漏要点
二是句段关系。 理清句段的关系是我们读懂文章、准确答题的重 要方法。一般而言,文章段与段间关系种类有: ①并列、②层进、③对比、④承上启下、⑤为 下文做铺垫、⑥前后呼应、⑦总起下文、⑧总结 上文。 句与句的关系有: ①转折 ②承上启下、③总分、④递进,⑤因果等。 找出文本主旨,理清句段关系,才算真正读 懂散文。 题干信息所在段落,避免漏要点
例如:2007年广东卷《泥泞》中:作者为 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请联系全文回答。 考生往往只答到“泥泞诞生了跋涉者” 以及“泥泞使人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 而漏答了“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 气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出这一段是过 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只关注了 下面的段落,没有关注上面的部分
例如:2007年广东卷《泥泞》中:作者为 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请联系全文回答。 考生往往只答到“泥泞诞生了跋涉者” 以及“泥泞使人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 而漏答了“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 气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出这一段是过 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只关注了 下面的段落,没有关注上面的部分